高效煤粉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76924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高效煤粉分离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厂煤粉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煤粉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细粉(煤粉)分离器是燃煤发电厂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一个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将煤粉与空气混合物气流中的煤粉分离下来,贮存到煤粉仓内。而分离后的乏气则从排气管排出,在闭式制粉系统中作为一次风或三次风由排粉机输往燃烧器进入锅炉炉膛内燃烧。细粉分离器的性能对于煤粉的有效分离、制粉系统的能耗和排粉机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大部分火力发电厂中应用的许多细粉分离器存在着阻力大、能耗高、分离效率低、乏气带粉多的弊端,实际运行中,除造成能源浪费外,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排粉机严重磨损的状况,影响正常生产。传统细粉分离器普遍存在3个主要问题:进气口附近的横向二次涡流,产生分离死区,降低分离效率;分离区湍流扩散;底部的粉尘返混,导致传统分离器很难彻底分离微米级和亚微米级煤粉颗粒。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煤粉分离器,能够避免常规煤粉分离器在进气口附近产生的二次涡流现象,并且通过改变分离区流场特性,有效降低煤粉的二次返混,提高分离效率。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煤粉分离器,包括筒体、煤粉仓和排气管,所述筒体的下端与煤粉仓连通,筒体的上端与排气管连通,
[0005]在筒体上设有与筒体的侧壁相切的主进气管和回流气管,所述主进气管和回流气管均与筒体连通,所述筒体包括圆管段和锥管段,所述圆管段位于锥管段的上方,所述主进气管和回流气管均设置在圆管段上,主进气管位于回流气管的下方,
[0006]所述排气管的底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安装有涡流增强杆,所述涡流增强杆的轴线与排气管的轴线重合。
[0007]可选的,所述涡流增强杆的下部位于锥管段内。
[0008]可选的,所述涡流增强杆呈圆管状。
[0009]可选的,所述筒体与煤粉仓的连接处通过支撑装置固定安装有稳流锥,所述稳流锥上小下大,所述涡流增强杆的底部与稳流锥的顶部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稳流锥的形状为正四棱锥形。
[0011]可选的,所述煤粉仓的侧壁上设置有下抽气管,所述下抽气管与煤粉仓连通,下抽气管位于煤粉仓的上部,所述主进气管上连接有主管路,所述下抽气管通过第一管路与主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管路上串联有第一引风机,所述煤粉仓内被抽出的气体依次流经下抽气管、第一管路、主管路和主进气管后,进入筒体内。
[0012]可选的,所述排气管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上抽气管,所述上抽气管与排气管连通,上抽气管通过第二管路与回流气管连通,第二管路上串联有第二引风机,所述排气管内被抽出的气体依次流经上抽气管、第二管路和回流气管后,进入筒体内。
[0013]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呈正方体状的框架结构,固定装置的四个立边固定连接在排气管的内壁上,固定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四根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位于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上,所述涡流增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四个安装杆相交处的交点上。
[0014]可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环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环上,所述支撑环固定连接在煤粉仓的内壁上,所述稳流锥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
[0015]可选的,所述主进气管位于筒体的圆管段的中部,所述涡流增强杆采用碳钢、不锈钢或石墨制作。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通过在筒体上设置有个主进气口和回流气口,通过回流气口通入气体,形成切向进气,能够防止气流在筒体上部形成横向的二次涡流;通过设置涡流增强杆,可以有效引导内、外旋流场的形成,形成高效分离场。因此本装置能够避免常规煤粉分离器在进气口附近产生的二次涡流现象,通过改变分离区流场特性,能够有效降低煤粉的二次返混,提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煤粉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煤粉分离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煤粉分离器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煤粉分离器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示意为:1-筒体;10-圆管段;11-锥管段;12-主进气管;13-回流气管;14-涡流增强杆;15_稳流锥;16_主管路;2_排气管;21_上抽气管;22_第二管路;23_第二引风机;3_煤粉仓;31_下抽气管;32_第一管路;33_第一引风机;34_煤粉仓出口 ;4-固定装置;41_安装杆;5_支撑装置;51_支撑环;52_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煤粉分离器,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煤粉仓3和排气管2,筒体I的下端与煤粉仓3连通,筒体I的上端与排气管2连通。排气管2固定安装在筒体I的上端,排气管2与筒体I同轴设置,排气管2的下端位于筒体I内,排气管2的上端位于筒体I的上部。筒体I包括圆管段10和锥管段11,圆管段10位于锥管段11的上方,圆管段10的下端与锥管段11的上端固定连接,锥管段11呈圆锥形,上大下小,锥管段11上端的直径等于圆管段10的直径。煤粉仓3的上端与筒体I的下端固定连接,煤粉仓3上大下小,煤粉仓出口 34设置于煤粉仓3的下部。
[0027]结合图2、图3所示,在筒体I上设有与筒体I的侧壁相切的主进气管12和回流气管13,主进气管12和回流气管13均与筒体I连通。主进气管12和回流气管13均设置在圆管段10上,主进气管12位于回流气管13的下方,本实施例中,主进气管12位于筒体I的圆管段10的中部,回流气管13位于圆管段10的顶部。
[0028]如图1所示,在排气管2的底部通过固定装置4固定安装有涡流增强杆14,涡流增强杆14的轴线与排气管2的轴线重合。涡流增强杆14的下端可以位于圆管段10内。涡流增强杆14采用碳钢、不锈钢或石墨制作。涡流增强杆14的下端沿其轴线向下有一定延伸即可,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涡流增强杆14的下部位于锥管段11内。本实施例中涡流增强杆14呈空心的圆管状,可增加涡流增强杆刚性。
[0029]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4为呈正方体状的框架结构,固定装置4的四个立边固定连接在排气管2的内壁上,固定装置4上固定连接有四根安装杆41,安装杆41位于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上,涡流增强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四个安装杆41相交处的交点上。
[0030]为了使筒体I内的分离场更加稳定,有效防止气流紊乱导致锥管末端的气流返混现象,在筒体I与煤粉仓3的连接处通过支撑装置5固定安装有稳流锥15,稳流锥15上小下大,本实施例中稳流锥15的形状为正四棱锥形,可有效防止粉尘返混,提高分离效率。
[0031]如图6所示,支撑装置5包括支撑环51和支撑杆52,支撑杆52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环51上,支撑环51固定连接在煤粉仓3的内壁上,稳流锥15固定安装在支撑杆52上。
[0032]优选的,涡流增强杆14的底端与稳流锥15的顶部连接,能够实现在保证较好分离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涡流增强杆的机械晃动及故障发生。
[0033]如图4所示,煤粉仓3的侧壁上设置有下抽气管31,下抽气管31与煤粉仓3连通,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