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123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炼焦工艺,具体为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
(二)技术背景将配合煤在入炉前用捣固机捣固成体积略小于碳化室的煤饼后,推入碳化室内炼焦称捣固炼焦。其特点是可以提高堆密度,增加焦碳强度,降低气孔率,其捣固过程是在炼焦前完成的,为了保证煤饼的稳定性,煤饼的高宽比一般都在小于9∶1,限制了捣固炼焦在大型焦炉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该工艺不仅工艺简单,而且成本低。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其特征是先将煤经粉碎、混料后,进入煤仓,然后经传送带送至碳化室一侧的上料溜槽,待碳化室的煤达到200-450℃时,煤处于软熔状态,然后由设置在碳化室顶部的捣固机构对软熔状态的煤进行捣固,使煤在碳化室内直接捣固成密度较大的煤饼。
本发明的工艺设备是在炉体的碳化室顶部安装有捣固机构,该捣固机构包括液压缸或机械压下提升机构带动的缸杆及耐火材料压头,液压缸或机械压下提升机构设置在碳化室外,缸杆穿经炉盖,并伸入碳化室内,耐火材料压头固定在缸杆的下端,并由液压缸式机械压下提升机构带动往复下压,将碳化室内的煤粉压制成高密度煤饼。
上述碳化室内进行捣固的最佳煤温范围是350-4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彻底改变了常规炉外捣制炼焦工艺,采用在焦炉碳化室干馏过程中,即碳化室温度在400℃左右时,煤处在软融状态下进行捣固炼焦,大大提高了捣固强度,M40可提高8-10%,使非主焦煤配比增加,减少了焦碳的气孔率。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其特征是先将煤经粉碎、混料后,进入煤仓,然后经传送带送至碳化室一侧的上料溜槽,待碳化室的煤达到350-400℃时,由设置在碳化室顶部的捣固机构对处于软熔状态的煤进行捣固,使煤在碳化室内直接捣固成密度较大的煤饼。
实施例二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其特征是先将煤经粉碎、混料后,进入煤仓,然后经传送带送至碳化室一侧的上料溜槽,待碳化室的煤达到380℃时,由设置在碳化室顶部的捣固机构对处于软熔状态的煤进行捣固,使煤在碳化室内直接捣固成密度较大的煤饼。
权利要求
1.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其特征是先将煤经粉碎、混料后,进入煤仓,然后经传送带送至碳化室一侧的上料溜槽,待碳化室的煤达到200-450℃时,煤处于软熔状态,然后由设置在碳化室顶部的捣固机构对软熔状态的煤进行捣固,使煤在碳化室内直接捣固成密度较大的煤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其特征是在碳化室内进行捣固的最佳煤温范围是350-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其特征是先将煤经粉碎、混料后,进入煤仓,然后经传送带送至碳化室一侧的上料溜槽,待碳化室的煤达到380℃时,由设置在碳化室顶部的捣固机构对处于软熔状态的煤进行捣固,使煤在碳化室内直接捣固成密度较大的煤饼。
全文摘要
一种热态捣固炼焦工艺,其特征是先将煤经粉碎、混料后,进入煤仓,然后经传送带送至碳化室一侧的上料溜槽,待碳化室的煤达到200-450℃时,煤处于软熔状态,然后由设置在碳化室顶部的捣固机构对软熔状态的煤进行捣固,使煤在碳化室内直接捣固成密度较大的煤饼。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彻底改变了常规炉外捣制炼焦工艺,采用在焦炉碳化室干馏过程中,即碳化室温度在400℃左右时,煤处在软融状态下进行捣固炼焦,大大提高了捣固强度,M40可提高8-10%,使非主焦煤配比增加,减少了焦碳的气孔率。
文档编号C10B45/00GK1818021SQ200610045969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6日
发明者周久乐 申请人:沈阳东方钢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