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及其流体传输通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及其流体传输通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流体传输通路,用于发动机所包括的涡轮增压器与缸盖之间的流体传输,该流体传输通路包括导流管,其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导流管的第一连接口与涡轮增压器的流体输入孔固定连接;导流管的第二连接口与缸盖的流体排出孔固定连接;与缸盖相配合的缸体,缸体与缸盖之间形成有配合面。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传输通路可以实现通过导流管将流体排出孔排出的流体传输到涡轮增压器,这就优化了流体传输路径,使得涡轮增压器与缸体之间的预留安装空间达到最大化利用。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该流体传输通路的发动机。这样的发动机整体结构紧凑,利于发动机在有限安装空间内的安装。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及其流体传输通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通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所包括的涡轮增压器与缸盖之间的流体传输通路。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有该流体传输通路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涡轮增压器应指发动机进气涡轮增压器,包括三种形式:废气涡轮涡轮增压器、机械涡轮涡轮增压器、电辅助涡轮涡轮增压器。通过涡轮增压器压缩空气,提高发动机的进气密度,从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升功率。同时由于发动机的混合燃烧调节得到了改善,提高了燃烧效率,还可以起到节省燃油和降低排放的效果。是现代发动机的一项重要的技术进步。现在应用最普遍的就是发动机废气涡轮涡轮增压器。
[0003]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宄发现,目前涡轮增压器使用的机油主要是从发动机的缸体获取。而连接涡轮增压器和缸体的导油管必须布置在涡轮增压器与缸体之间的空间内,这样就对其他零部件的安装造成影响,使得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必须避开导油管,导致涡轮增压器与缸体之间的预留空间不能达到最大化利用,浪费了安装空间,因此,这样的取油路线是不合理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流体传输通路。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传输通路可以实现通过导流管将缸盖上的流体排出孔排出的流体传输到涡轮增压器,这样的流体传输方式优化了传输路径,导流管的安装位置避开了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位置,使得涡轮增压器与缸体之间的预留安装空间达到最大化利用,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安装空间。
[000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首先提出一种流体传输通路,用于发动机所包括的涡轮增压器与缸盖之间的流体传输,该流体传输通路包括导流管,其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 ;导流管的第一连接口与涡轮增压器的流体输入孔固定连接;导流管的第二连接口与缸盖的流体排出孔固定连接;与缸盖相配合的缸体,缸体与缸盖之间形成有配合面。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传输通路,在本实施例中以及下述各个实施例中,该传输通路传输的流体可以是机油,导流管将机油从缸盖的流体排出孔传输到涡轮增压器的流体输入孔。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涡轮增压器从发动机缸体取油的方式,涡轮增压器通过导流管从缸盖上取油,这样的取油方式优化了取油路径,导流管的安装位置避开了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位置,使得涡轮增压器与缸体之间的预留安装空间达到最大化利用,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安装空间。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缸盖上设置有排气歧管,涡轮增压器设置在排气歧管上。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的出口与涡轮增压器设置在缸盖的同一侧面。这样,一方面流体排出孔到涡轮增压器的距离短,使得流体排出孔与导流管连接安装时也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流体排出孔可以与排气歧管以及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位在一个加工步骤中完成加工,节约加工工序,节省加工成本和生产成本。这里描述的以及下面描述的流体排出孔的出口是流体排出孔与外部环境之间相连通的一个过渡面。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的出口设置在缸盖与缸盖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的侧面相邻并距离流体输入孔较远的另一侧面。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流体排出孔避免因涡轮增压器散发出的热量而发生微量膨胀,进而导致密封性下降而发生机油泄露。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的中心轴线与配合面相平行。这样,在缸盖上会很容易地加工流体排出孔,利于使用夹具夹持进行定位加工,缩短加工时间,降低加工成本。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的中心轴线与配合面的夹角范围在30度到60度之间。优选地,流体排出孔的中心轴线与配合面的夹角为45度。这样,机油在流体排出孔与导流管之间的流向更加趋近同一方向,使得机油在流体排出孔内流动更加平缓,不会在流动过程中出现压力突变。因为压力的突变会使机油的流速不同进而导致机油中出现气泡,这对使用机油的零部件是非常不利的,而本申请上述方式设置的流体排出孔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的出口靠近配合面而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在实现从缸盖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缩短缸盖内部的油路长度,有利于流体排出孔的机械加工,降低加工成本。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的出口远离配合面而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在实现从缸盖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缩短导流管的长度进而缩短机油流动路径,更快地将机油输送到涡轮增压器。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的出口的中心到配合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与流体排出孔的出口的中心到缸盖与配合面相平行的侧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在1: 2到2: I之间。当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在1:1到2: I之间时,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在实现从缸盖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缩短导流管的长度进而缩短机油流动路径,更快地将机油输送到涡轮增压器。当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在1: 2到1:1之间时,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在实现从缸盖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缩短缸盖内部的油路长度,有利于流体排出孔的机械加工,降低加工成本。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为1.8: 1.2。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时,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在实现从缸5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兼顾缩短导流管的长度进而缩短机油流动路径,较短时间地将机油输送到涡轮增压器以及缩短缸盖内设置的油路长度,适当地降低了加工难度,降低加工成本。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的出口与缸盖设置有流体排出孔的侧面相平行。这样,利于在加工缸盖整体时将流体排出孔的出口一起加工,例如铣削加工时,可以将缸盖与流体排出孔的出口一次完成铣削,这样就节约了加工步骤,降低了加工成本。另外,这样也可以使得操作者更加方便地使用安装工具将导流管与流体排出孔连接起来。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缸盖上靠近缸盖与配合面相平行的侧面即远离配合面的缸盖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用于固定导流管。固定件将导流管很好地限定在初始安装位置,防止导流管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安装位置的错移而影响到其他零部件。另外,固定件将导流管固定后可以提供一个额外的力使得导流管与流体排出孔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00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包括涡轮增压器、缸盖以及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传输通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涡轮增压器通过导流管从缸盖上取油,这样的取油方式优化了取油路径,导流管的安装位置避开了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位置,使得涡轮增压器与缸体之间的预留安装空间达到最大化利用,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安装空间。固定件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导流管在安装位置的限定,防止导流管长期从缸盖上取油时安装位置产生错移,避免导流管安装位置发生错移后而导致导流管与缸盖上流体排出孔的连接密封性的下降。另一方面,包括有该流体传输通路的发动机,整体结构紧凑,利于发动机在有限安装空间内的安装。

【附图说明】

[0020]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传输通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体排出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流体排出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4]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6]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传输通路10。
[0027]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传输通路10的实施例,主要用于发动机所包括的涡轮增压器13与缸盖15之间的流体传输,该流体传输通路10主要包括导流管11,其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 ;导流管11的第一连接口与涡轮增压器13的流体输入孔12固定连接;导流管11的第二连接口与缸盖15的流体排出孔14固定连接;与缸盖15相配合的缸体16,缸体16与缸盖15之间形成有配合面17。缸盖15上的流体排出孔14可以通过导流管11将排出的流体(例如机油)传输到涡轮增压器13,这样可以有效缩短流体传输路径。使得涡轮增压器13与缸盖15之间的安装空间主要用来布置导流管11,这样就避免了安装空间的浪费,各个零部件之间更加紧凑且不发生安装空间的干涉,这样就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安装空间。
[0028]在以下各个实施例的描述中,流体排出孔排出的流体可以是机油。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缸盖15上设置有排气歧管20,排气歧管20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13ο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14的出口与涡轮增压器13设置在缸盖15的同一侧面。这样,一方面流体排出孔14到涡轮增压器13的传输距离短,可以将使得流体排出孔14与导流管11连接安装时也方便快捷;另一方面,流体排出孔14可以与排气歧管20以及其他零部件的安装位在一个加工步骤中完成加工,节约加工工序,节省加工成本和生产成本。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14的出口设置在缸盖15的与缸盖15上设置有涡轮增压器13的侧面相邻并距离流体输入孔12较远的另一侧面上。采用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流体排出孔14避免因涡轮增压器13散发出的热量而发生微量膨胀,进而导致密封性下降而发生机油泄露。
[0032]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流体排出孔14的中心轴线141与配合面17相平行。这样,在缸盖15上会很容易地加工流体排出孔14,利于使用夹具夹持进行定位加工,缩短加工时间,降低加工成本。
[003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流体排出孔14的中心轴线141与配合面17的夹角α的夹角范围在30度到60度之间。优选地,流体排出孔14的中心轴线141与配合面17的夹角为45度。这样,机油在流体排出孔14与导流管11之间的流向更加趋近同一方向,使得机油在流体排出孔14内流动更加平缓,不会在流动过程中出现压力突变。因为压力的突变会使机油的流速不同进而导致机油中出现气泡,这对使用机油的零部件是非常不利的,而本申请中上述方式设置的流体排出孔14可以有效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0034]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14的出口靠近配合面17而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14在实现从缸盖15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缩短缸盖15内部的油路长度,有利于流体排出孔14的机械加工,降低加工成本。
[0035]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14的出口远离配合面17而设置。这样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14在实现从缸盖15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缩短导流管11的长度进而缩短机油流动路径,更快地将机油输送到涡轮增压器13。
[0036]在一个实施例中,流体排出孔14的出口的中心到配合面17的垂直距离为第一距离,与流体排出孔14的出口的中心到缸盖15与配合面17相平行的侧面的垂直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在1: 2到2:1之间。当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在1:1到2:1之间时,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14在实现从缸盖15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缩短导流管11的长度进而缩短机油流动路径,更快地将机油输送到涡轮增压器13。当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在1: 2到1:1之间时,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14在实现从缸盖15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缩短缸盖15内设置的油路长度,有利于流体排出孔14的机械加工,降低加工成本。
[0037]优选地,流体排出孔14的出口的中心到配合面17的垂直距离与流体排出孔14的出口的中心到缸盖15与配合面17相平行的侧面的垂直距离之间的比例,即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为1.8: 1.2。采用这样的设置方式时,可以使得流体排出孔14在实现从缸盖15顺利输出机油的同时兼顾缩短导流管11的长度进而缩短机油流动路径,较短时间地将机油输送到涡轮增压器13以及缩短缸盖15内设置的油路长度,适当地降低了加工难度,进而降低加工成本。
[003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缸盖15上靠近缸盖15与配合面17相平行的侧面,即缸盖15上远离配合面17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件18,固定件18用于固定导流管11。固定件18将导流管11很好地限定在初始安装位置,防止导流管11在长期使用后发生安装位置的错移而影响到其他零部件。另外,固定件18将导流管11固定后可以提供一个额外的力使得导流管11与流体排出孔14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003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有本实用新型的流体传输通路10的发动机,该发动机还包括涡轮增压器I以及缸盖15。这样的发动机整体结构紧凑,各零部件之间的安装位置合理,利于发动机在有限安装空间内的安装。
[0040]以上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涡轮增压器13与发动机的组合体10,如图1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机油流经路线19,即机油从缸体16进入缸盖15,再由缸盖15上的流体排出孔14流入导流管11,最后从导流管11流出后通过涡轮增压器13的流体输入孔12进入到涡轮增压器13。这种从缸盖15上的流体排出孔14取油的方式,有效地缩短了取油距离,不仅缩短了导流管11的长度而且也缩短了机油流入涡轮增压器13所消耗的时间。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改善了安装空间,使得安装空间的使用达到最大化利用。另外,固定件18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导流管11在安装位置的限定,防止导流管11长期从缸盖15上取油时安装位置产生错移,避免导流管11安装位置发生错移后而导致导流管11与缸盖15上流体排出孔14的连接密封性的下降。
[0041]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传输通路,用于发动机所包括的涡轮增压器与缸盖之间的流体传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传输通路包括: 导流管,第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口,第二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 ; 所述导流管的第一连接口与所述涡轮增压器的流体输入孔固定连接; 所述导流管的第二连接口与所述缸盖的流体排出孔固定连接; 与所述缸盖相配合的缸体,所述缸体与所述缸盖之间形成有配合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上设置有排气歧管,所述涡轮增压器设置在所述排气歧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孔的出口与所述涡轮增压器设置在所述缸盖的同一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孔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缸盖的与所述缸盖上设置有所述涡轮增压器的侧面相邻并距离所述流体输入孔较远的另一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配合面相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孔的出口靠近所述配合面而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孔的出口与所述缸盖设置有所述流体排出孔的侧面相平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上远离所述配合面的侧面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固定所述导流管。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排出孔的出口远离所述配合面而设置。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增压器、缸盖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流体传输通路。
【文档编号】F02B39-14GK204267127SQ201420618243
【发明者】孙莹, 张国基 [申请人]一汽海马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