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1956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气量为2.8L的涡轮增压中冷柴 油机。
背景技术
一台发动机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输出的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相比,可增加 约20%-30%甚至更多。这意味着一台小排量的发动机经增压后,可以产生与较大排量发 动机相同的功率。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知名汽车公司都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来作为 它们的"心脏"。经过几十年的应用和发展,涡轮增压器向着高压比、高效率、高转速、 小型化方向发展,目前径流式涡轮增压器的最高压比已达到3.5-4.5。最高转速15-26 万r/min,总效率已达0.65左右,最小可用于排量150ml的7. 4KW内燃机上,压气机直 径只有34mm。新结构增压器也不断发展,可变几何截面涡轮增压器、陶瓷涡轮增压器和 球轴承涡轮增压器以及采用径流、轴流一体式压气机的涡轮增压器等。近年来随着电控 技术的发展,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国内,增压和 增压中冷柴油机技术也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并成为各大公司拓宽功率范围,以较小的气 缸排量和紧凑的总体尺寸获得高功率的主要手段。但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大多数在传统自然吸气机型基础上开发研制的增压机 型近年来受到严峻的技术挑战,目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机油 耗较大,燃烧不够充分,环保水平底,整体强化程度低、外型尺寸偏大,重量偏重。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开发出了一种机油耗较低,燃烧充分,更环 保,整体强度高,外型尺寸和重量都相对较小的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气缸盖,气缸盖下方安装有活塞,活塞上方安装有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活塞下方安装有曲柄 连杆机构,机体内设有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装置、电气系统,其形式为直列、四 缸、四冲程、水冷、直喷、涡轮增压中冷,其特征在于缸套的薄壁上镀铬;活塞燃烧室 为圆形縮口哑铃结构;活塞第一道气环槽镶耐热合金铸铁环,裙部中途变椭圆;主油道 上安装有喷油嘴;曲轴表面作软氮化处理;气缸垫为金属层迭方式;供油系统中的喷油 器为双弹簧喷油器,燃油泵为轴向柱塞VE分配燃油泵。2. 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机体缸套内径4>90 4>96mm,缸套厚度为0.8 1.2mm, 缸心距为102 110mm,缸体总高为270 276mm,气缸孔中心线与主轴承孔中心线不 在一个平面,偏置l 3mm。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气缸盖高为92 95mm,进、排气门中心连线距气缸中 心线7 9mm,进、排气门间距46 50mm,喷油器安装孔与垂直方向倾斜8° 12° 。 2. 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活塞高度为90 94mm,压縮高度为50 54mm;活塞 销孔与活塞中心线不在一个平面,偏置0.7 lmm。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第一道气环采用双梯型球墨铸铁环,梯形夹角为12 18° ,宽度3 4mm,表面喷钼处理;第二道气环采用外切台扭曲环,厚度2 3mm, 宽度3 4mm,铸铁材料表面磷化处理;组合油环厚度3 4mm,宽度2 3mm,油环 表面氮化处理。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曲轴主轴径为4)68 4)72mm,连杆轴径为4> 50 4> 56mm, 曲拐半径为51 53mm。2. 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连杆大头孔径为d)53 4)59mm,小头孔径为4>35 d> 39mm,大小头孔中心距为165 17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 采用厚度为0.8 1.2111111的薄壁镀铬干式缸套,能有效的降低机油耗。2、 活塞燃烧室为圆形縮口哑铃结构,可以使得燃烧更充分。3、 活塞第一道气环槽镶耐热合金铸铁环,裙部中途变椭圆。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 排放更加的环保。4、 内腔喷油冷却,主油道上安装有喷油嘴,可以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降低机油 耗。5、 曲轴表面作软氮化处理,提高了强度。6、 气缸垫为金属层迭方式,保证了气缸垫的稳定性,增长了其使用寿命。
7、供油系统中的喷油器为双弹簧喷油器,燃油泵为轴向柱塞VE分配燃油泵,使得 燃烧更充分。


图l为本实用新型纵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横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 2、 3所示。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包括机体7,机体7上设有气缸盖6,气缸盖6下方安 装有活塞8,活塞8上方安装有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活塞8下方安 装有曲柄连杆机构,机体7内设有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装置、电气系统,机体7 内还设有电热塞4、缸盖护罩5、曲轴皮带轮9、飞轮ll、涡轮增压器13、排气歧管17、 挺柱19、凸轮轴20、机油泵总成23和油底壳24。其形式为直列、四缸、四冲程、水冷、 直喷、涡轮增压中冷,缸套18的薄壁上镀铬;活塞8的燃烧室为圆形縮口哑铃结构; 活塞8的第一道气环25槽镶耐热合金铸铁环,裙部中途变椭圆;主油道上安装有喷油 嘴22;曲轴12表面作软氮化处理;气缸垫16为金属层迭方式;供油系统中的喷油器3 为双弹簧喷油器,燃油泵21为轴向柱塞VE分配燃油泵。机体缸套18内径4>90 4> 96mm,缸套18厚度为0.8 1.2mm,缸心距为102 110mm,缸体总高为270 276mm, 气缸孔中心线与主轴承孔中心线不在一个平面,偏置1 3mm。气缸盖6高度为92 95mm,进气门1与排气门2中心连线距气缸中心线7 9mm,进气门1与排气门2间 距46 50mm,喷油器3的安装孔与垂直方向倾斜8。 12° 。活塞8高度为90 94mm, 压縮高度为50 54mm;活塞销孔与活塞中心线不在一个平面,偏置0.7 lmm。第一 道气环25采用双梯型球墨铸铁环,梯形夹角为12 18° ,宽度3 4mm,表面喷钼处 理;第二道气环26采用外切台扭曲环,厚度2 3mm,宽度3 4mm,铸铁材料表面磷 化处理;组合油环厚度3 4mm,宽度2 3mm,油环27表面氮化处理。曲轴12主轴 径为4)68 4)72mm,分为3个尺寸组与机体上的主轴承孔进行配瓦装配。连杆10轴径 为4)50 4)56mm,曲拐半径为51 53mm。采用合金钢精密锻造,并对表面作软氮化 处理,设置4个平衡重,平衡率达45 60%,连杆10大头孔径为4)53 4)59mm,小头 孔径为4)35 小39mm,大小头孔中心距为165 170mm。本实用新型采用厚度为0.8 1.2mm的薄壁镀铬干式缸套18,能有效的降低机油耗。 活塞8的燃烧室为圆形縮口哑铃结构,可以使得燃烧更充分。活塞8的第一道气环25 槽镶耐热合金铸铁环,裙部中途变椭圆。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排放更加的环保。内腔喷 油冷却,主油道上安装有喷油嘴22,可以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降低机油耗。曲轴12 表面作软氮化处理,提高了强度。气缸垫16为金属层迭方式,保证了气缸垫16的稳定 性,增长了其使用寿命。供油系统中的喷油器3为双弹簧喷油器,燃油泵21为轴向柱 塞VE分配燃油泵,使得燃烧更充分。
权利要求1、一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气缸盖,气缸盖下方安装有活塞,活塞上方安装有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活塞下方安装有曲柄连杆机构,机体内设有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装置、电气系统,其形式为直列、四缸、四冲程、水冷、直喷、涡轮增压中冷,其特征在于缸套的薄壁上镀铬;活塞燃烧室为圆形缩口哑铃结构;活塞第一道气环槽镶耐热合金铸铁环,裙部中途变椭圆;主油道上安装有喷油嘴;曲轴表面作软氮化处理;气缸垫为金属层迭方式;供油系统中的喷油器为双弹簧喷油器,燃油泵为轴向柱塞VE分配燃油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 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缸套内 径d)90 4)96mm,缸套厚度为0.8 1.2mm,缸心距为102 110mrn,缸体总高为270 276mm,气缸孔中心线与主轴承孔中心线不在一个平面,偏置1 3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 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高度 为92 95mm,进、排气门中心连线距气缸中心线7 9mm,进、排气门间距46 50mm, 喷油器安装孔与垂直方向倾斜8。 12°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高度为 90 94mm,压縮高度为50 54mm;活塞销孔与活塞中心线不在一个平面,偏置0.7 lmmo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 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气环 采用双梯型球墨铸铁环,梯形夹角为12 18。,宽度3 4mm,表面喷钼处理;第二道 气环采用外切台扭曲环,厚度2 3mm,宽度3 4mm,铸铁材料表面磷化处理;组合 油环厚度3 4mm,宽度2 3mm,油环表面氮化处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主轴径 为d)68 d)72mm,连杆轴径为d>50 4>56mm,曲拐半径为51 53m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大头孔 径为小53 4)59mm,小头孔径为4> 35 <1> 39mm,大小头孔中心距为165 17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8L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包括机体、气缸盖、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起动装置、电气系统,缸套的薄壁上镀铬;活塞燃烧室为圆形缩口哑铃结构;活塞第一道气环槽镶耐热合金铸铁环,裙部中途变椭圆;主油道上安装有喷油嘴;曲轴表面作软氮化处理;气缸垫为金属层迭方式;供油系统中的喷油器为双弹簧喷油器,燃油泵为轴向柱塞VE分配燃油泵。本实用新型机油耗较低,燃烧充分,更环保,整体强度高,外型尺寸和重量都相对较小。
文档编号F02F5/00GK201025112SQ200720035518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钱多德, 陆荣荣, 靳素华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