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217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风、水冷并用的摩托车发动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摩托车消费大国,也是摩托车生产大国,却不是摩托车生产的强国。我国摩 托车年生产量已高达1000万辆以上,但我国现有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大多采用风冷, 约占总数的90%左右,风冷发动机是以空气为冷却介质,高速运动的空气直接将高温零件 的热量带走,使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风冷发动机的冷却方式为与摩托车对流的 空气吹拂发动机上为扩大散热面积而与气缸头、气缸体设置一体的散热片。由散热片将发 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带到空气中,实现热交换。这种冷却方式结构简单可靠,但受发动机结 构和工艺限制,不能满足各工况条件下的热负荷需求。水冷发动机冷却均匀,冷却效果好, 运转噪声低,深受消费者及经销商的称赞,但现有的水冷发动机散热结构过于复杂,而且容 易出现气体、液体渗漏。 中国专利文献CN 201129224公开了一种风水冷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气缸体、气缸 头,由气缸头的下端面与气缸体的上端面之间一起围成一个空气冷却通道,在气缸头和/ 或气缸体上设置有与空气冷却通道相通的进口和出口,空气冷却通道的出口与气缸头内的 空气道相通而形成气体冷却通道。但上述发动机的缸体需要重新设计制造,其模具制造、铸 造均较困难,这无疑增加了水冷发动机开发、生产中的技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制造成本低 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气缸体及设置在汽缸体上的风冷散热片,在
所述气缸本体的外部周围设置有3 10个水冷孔腔,在该水冷孔腔的密封塞或密封柱上设
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与相应的送水管和回水管连通,送水管和
回水管分别连通至储水箱的下部和上部,使送水管与回水管内保持一定的水压差。 所述水冷孔腔为圆柱状。 所述水冷孔腔为圆台状。 所述水冷却孔腔为圆锥状。 所述水冷孔腔为蜂窝状。 所述水冷孔腔为钻孔状。 所述水冷孔腔与汽缸体的结合部位的汽缸壁厚1. 5 5mm。 所述密封塞或密封柱为与水冷却孔腔密封口相匹配的密封螺栓。所述水冷孔腔的留空长度为8 12mm,其直径8 1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有益的技术效果[0016] 1.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的通过水冷和风冷散热,显著增强发动机冷却效果,防止 气缸套脱落,避免活塞和缸体抱死而引起活塞"拉缸"和气门断裂,延长了发动机缸体的使 用寿命,即使进行长时间驾驶,也不会产生活塞粘缸、拉缸现象,较同类型的发动机功率大、 速度高、节油。 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它提高了气缸体的
散热效果,使气缸体、气缸头的温度低(可降低200 400°C ),解决了高温烧结积炭的问
题,还增强了汽缸的润滑度、促进汽油完全燃烧,使气缸内壁湿润并且光亮如镜,并提高了
汽缸、活塞、连杆、曲轴等部件的灵活性和使用寿命,可有效保障在各种工况下的发动机功
率的正常输出,显著提高了燃烧率,降低了废气的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3.本实用新型由于气缸体外型采用原有的风冷型的机壳,既可以使用现有的发动
机缸体进行改造,又对新生产的发动机缸体不进行大的改动,发动机缸体的模具制造、铸造
均较现有的水冷发动机缸体简单,因此还有成本低的特点。

图1为一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正视图(从缸体与缸头相接的一端 看);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A-A视图; 图5为一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的缸体水冷孔腔与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再一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局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卧式发动机,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包括 气缸本体6及设置在气缸本体6上的风冷散热片5,在所述汽缸体的外部周围(靠近缸头一 端)设置有三个钻孔状的水冷孔腔l,水冷却孔腔与汽缸本体的结合部位的汽缸壁厚2 4mm,该水冷孔腔的留空长度为10mm,其直径12mm。与水冷孔腔1相匹配的密封螺栓4上设 置有进水孔2和出水孔3,进水孔2和出水孔3分别与相应的送水管7和回水管连通8,送 水管和回水管分别连通至储水箱9的下部和上部,使送水管7与回水管8内保持一定的水 压差。 实施例2 —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卧式发动机,参见图6,包括气缸本体6及设置在 气缸本体6上的风冷散热片5,在所述汽缸体的外部周围对称地设置(靠近缸头一端)有四 个钻孔状的水冷孔腔l,该水冷孔腔的留空长度为8mm,直径10mm,水冷却孔腔与汽缸本体 的结合部位的汽缸壁厚2 3mm。与水冷孔腔1相匹配的密封螺栓4上设置有进水孔2和 出水孔3,进水孔2和出水孔3分别与相应的送水管7和回水管连通8,送水管和回水管分 别连通至储水箱9的下部和上部,使送水管7与回水管8内保持一定的水压差。 实施例3 —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卧式发动机,参见图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汽缸体的外部周围设置有六个钻孔状的水冷孔腔1 (在实施例1的基础 上,在三个有水冷孔腔的侧面上均增加一个水冷孔腔)。 实施例4 一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直立式发动机,有四个钻孔状的水冷孔腔,其排 列方式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发动机缸体的散热片排列方式与常规的直立式发动机缸体相 同。 实施例5 —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直立式发动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 在于,水冷孔腔为圆柱状,其留空长度为8mm,直径14mm。 实施例6 —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卧式发动机,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 于,其水冷孔腔为蜂窝状,共六个水冷孔腔分布在缸体三个侧面上,送水管和回水管为同一 管道(结构简单,且可节省原材料)连通至处于较高位置处的储水箱。
权利要求一种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包括气缸本体及设置在气缸本体上的风冷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本体外部周围布设有3~10个水冷孔腔,在密封该水冷孔腔的密封塞或密封柱上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与相应的送水管和回水管连通,送水管和回水管分别连通至储水箱的下部和上部,使送水管与回水管内保持一定的水压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孔腔为圆 柱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孔腔为圆 台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孔腔为圆 锥状。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孔腔为蜂 窝状。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孔腔为钻 孔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 于,所述水冷却孔腔与汽缸体的结合部位的汽缸壁厚1. 5 5mm。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或密封 柱为与水冷孔腔密封口相匹配的密封螺栓。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水冷并用摩托车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却孔腔的 留空长度为8 12mm,其直径8 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水冷并用的摩托车发动机。它包括气缸本体及设置在气缸本体上的风冷散热片,在气缸本体外部周围布设有3~10个水冷孔腔,在其密封塞或密封柱上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与相应的送水管和回水管连通,送水管和回水管分别连通至储水箱的下部和上部,使送水管与回水管内保持一定的水压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能显著增强发动机冷却效果,解决了高温烧结积炭的问题,增强了汽缸的润滑度,使气缸内壁湿润并且光亮如镜,并提高了气缸、活塞、连杆、曲轴等部件的灵活性和使用寿命,可有效保障在各种工况下的发动机功率的正常输出,显著提高了燃烧率,减少废气的排放。
文档编号F01P3/02GK201461060SQ2009200920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郑光升 申请人:郑光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