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6595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尾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上设置有与机动车尾气排气管连接的接口(1)和净化后尾气排出口(8),在壳体(2)的腔内设置有吸油板(4)、净化剂喷嘴(6)和由电机(11)带动的风扇(15)。机动车尾气进入壳体的腔内,机动车尾气首先冲向吸油板,机动车尾气中的未燃烧完全的燃油和渗进尾气中的机油被吸油板吸附,然后尾气与净化剂喷嘴喷出的雾状净化剂混合并被风扇充分搅拌,尾气中的污染物最后完全融合进净化剂中并以雾状由净化后尾气排出口排出。所述的净化剂为水或盐水,也可添加适量清香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尾气净化彻底,适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普及。
【专利说明】机动车尾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器,尤其是一种机动车尾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固体悬浮颗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铅等多种有害物质,是雾霾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固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即使是微量吸入一氧化碳,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氮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它们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在二氧化氮浓度为9.4毫克/立方米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失调。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其中包含有臭氧、醛类、硝酸脂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这种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汽车用油大多数掺有防爆剂四乙基铅或甲基铅,燃烧后生成的铅及其化合物均为有毒物质。城市大气中的铅60%以上来自汽车含铅汽油的燃烧。人体中铅含量超标可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影响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神经系统。由于铅尘比重大,通常积聚在I米左右高度的空气中,因此对儿童的威胁最大。
[0003]目前,降低机动车尾气有害物质的方法,主要为提高燃油标准,这种方法是能够从源头减少污染污染物,但同时其同时造成燃油成本提高。
[000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降低机动车尾气中含有的固体悬浮颗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铅等多种有害物质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机动车尾气中含有的固体悬浮颗粒、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铅等多种有害物质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7]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上设置有与机动车尾气排气管连接的接口和净化后尾气排出口,在壳体的腔内设置有吸油板、净化剂喷嘴和由电机带动的风扇。机动车尾气进入壳体的腔内,机动车尾气首先冲向吸油板,机动车尾气中的未燃烧完全的燃油和渗进尾气中的机油被吸油板吸附,然后尾气与净化剂喷嘴喷出的雾状净化剂混合并被风扇充分搅拌,尾气中的污染物最后完全融合进净化剂中并以雾状由净化后尾气排出口排出。所述的净化剂为水或盐水,也可添加适量清香剂。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吸油板为可重复使用,其由底板和岩棉粘合而成,岩棉朝向机动车尾气过来的方向,在壳体上设有吸油板插装孔,使用时将吸油板插进壳体的腔内即可,拔出吸油板进行清洗后重新插进壳体的腔内,实现重复利用。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壳体的腔为相互连通的三个腔,腔II与腔I中后部垂直连通,腔III在前部与腔II的中部连通,腔III为圆柱形腔,所述的风扇为涡扇,风扇设在腔III内,与机动车尾气排气管连接的接口设在腔I的前端,净化后尾气排出口设在腔III的壳体侧壁上,净化剂喷嘴设在腔II的后壳壁上,吸油板设在腔I的后尾部。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腔II为矩形腔或U形腔。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腔III的前壁为活动端盖,在腔III的圆柱壁的前端设有连接法兰,活动端盖通过螺栓与圆柱壁连接;在活动端盖的前端面上焊接有端部带销孔的连接柱,电机的前端盖上有与连接柱匹配的光孔,电机前端盖上的光孔穿装在连接柱上,在接柱上设有减振环,在连接柱端部的销孔的装有销。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但结构简单。而且尾气净化彻底,适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普及。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上设置有与机动车尾气排气管连接的接口 I和净化后尾气排出口 8,在壳体2的腔内设置有吸油板4、净化剂喷嘴6和由电机11带动的风扇15。
[0015]所述的吸油板4为可重复使用,其由底板和岩棉粘合而成,岩棉朝向机动车尾气过来的方向,在壳体2上设有吸油板4插装孔,使用时将吸油板4插进壳体2的腔内即可,拔出吸油板4进行清洗后重新插进壳体2的腔内,实现重复利用。
[0016]壳体2的腔为相互连通的三个腔,腔117与腔13中后部垂直连通,腔II19在前部与腔117的中部连通,腔III9为圆柱形腔,所述的风扇15为涡扇,风扇15设在腔III9内,与机动车尾气排气管连接的接口 I设在腔13的前端,净化后尾气排出口 8设在腔III9的壳体侧壁上,净化剂喷嘴6设在腔117的后壳壁上,吸油板4设在腔13的后尾部。
[0017]所述的腔117为矩形腔或U形腔。
[0018]腔II19的前壁为活动端盖16,在腔II19的圆柱壁的前端设有连接法兰,活动端盖16通过螺栓与圆柱壁连接;在活动端盖16的前端面上焊接有端部带销孔的连接柱12,电机11的前端盖上有与连接柱12匹配的光孔,电机11前端盖上的光孔穿装在连接柱12上,在接柱12上设有减振环14,在连接柱12端部的销孔的装有销13。
【权利要求】
1.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上设置有与机动车尾气排气管连接的接口(1)和净化后尾气排出口(8),在壳体(2)的腔内设置有吸油板(4)、净化剂喷嘴(6)和由电机(11)带动的风扇(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板(4)为可重复使用,其由底板和岩棉粘合而成,岩棉朝向机动车尾气过来的方向,在壳体(2)上设有吸油板(4)插装孔,使用时将吸油板(4)插进壳体(2)的腔内即可,拔出吸油板(4)进行清洗后重新插进壳体(2)的腔内,实现重复利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壳体(2)的腔为相互连通的三个腔,腔Π(7)与腔1(3)中后部垂直连通,腔III (9)在前部与腔II (7)的中部连通,腔III (9)为圆柱形腔,所述的风扇(15)为涡扇,风扇(15)设在腔III (9)内,与机动车尾气排气管连接的接口(1)设在腔1(3)的前端,净化后尾气排出口(8)设在腔III (9)的壳体侧壁上,净化剂喷嘴(6)设在腔11(7)的后壳壁上,吸油板(4)设在腔1(3)的后尾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II(7)为矩形腔或U形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腔III(9)的前壁为活动端盖(16),在腔111(9)的圆柱壁的前端设有连接法兰,活动端盖(16)通过螺栓与圆柱壁连接;在活动端盖(16)的前端面上焊接有端部带销孔的连接柱(12),电机(11)的前端盖上有与连接柱(12)匹配的光孔,电机(11)前端盖上的光孔穿装在连接柱(12)上,在接柱(12)上设有减振环(14),在连接柱(12)端部的销孔的装有销(13)。
【文档编号】F01N3/00GK204113395SQ201420578946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4日
【发明者】宋建民 申请人:宋建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