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097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电晕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如下电晕点火装置,该电晕点火装置包括通向至少一个点火尖端的中心电极、中心电极位于其中的绝缘体、以及保持绝缘体的金属外壳。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电晕点火装置是从DE 10 2009 059 649 A1获知的。



背景技术:

电晕点火装置通过电晕放电在内燃机中实现点火,并且因此是通过电弧放电实现点火的常规火花塞的一种替代方案。

电晕点火装置过早失效的常见原因是,电晕点火装置内部的局部放电和飞弧。绝缘体主体上的导电涂层可以改善绝缘体的介电强度并且因此可以减少局部放电和飞弧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示出一种能够如何以更好的方式避免电晕点火装置内部中的局部放电和飞弧的方式。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电晕点火装置来实现。本发明的有益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晕点火装置的情况下,导电涂层的端部区段由介电涂覆层覆盖。以此方式能够进一步减小内部局部放电和飞弧的风险。该风险是由于这样的事实造成的,即在导电涂层的端部处可能形成局部场增强,在不利的条件下,这会导致飞弧和局部放电。通过用介电涂覆层覆盖导电涂层的端部,能够在该特别易受影响的区域处增加介电强度,并且能够抵消局部放电和飞弧的发生。

导电涂层具有燃烧室侧处的端部(即,面向至少一个点火尖端的端部)和远离燃烧室的端部(即,背离至少一个点火尖端的端部)。介电涂覆层覆盖导电涂层的远离燃烧室的端部区段。

可以例如通过化学气相淀积从气相来淀积介电涂覆层。另一种可能性是施加墨、漆或糊剂(paste)形式的介电涂覆层,在施加上述形式的介电涂覆层之后可以对其进行焙烧或烧结。原则上,任何绝缘体都适合作为介电涂覆层的材料,尤其是诸如聚对二甲苯的聚合物、以及陶瓷。

本发明的有益改进建议,介电涂覆层具有大于导电涂层的厚度。以此方式,能够实现特别高的介电强度并且因此实现抵抗局部放电和内部飞弧的特别有效的保护。

本发明的另一个有益改进建议,绝缘体具有如下第一绝缘体区段和第二绝缘体区段,外壳抵靠第一绝缘体区段,第二绝缘体区段邻接第一绝缘体区段,外壳以一距离围绕第二绝缘体区段,其中导电涂层覆盖第一绝缘体区段且覆盖第二绝缘体区段的一部分,并且其中涂覆层仅布置在第二绝缘体区段上。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通过说明性实施例解释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电晕点火装置的说明性实施例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2示出电晕点火装置的在燃烧室侧处的端部的示意性详细视图;以及

图3示出图2的示意性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以纵剖面示意性示出的电晕点火装置产生电晕点火,用于点燃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的燃料。电晕点火装置具有由金属外壳1保持的绝缘体2。具有一个或多个点火尖端的中心电极3从绝缘体2的前端突出,处于燃烧室处。中心电极3的一个区段可以由导电玻璃形成,该导电玻璃密封绝缘体2穿过的通道。

中心电极3连同绝缘体2和外壳1形成电容,该电容与连接到中心电极3的线圈4串联连接。线圈4由缠绕到线圈主体5上的电线构成。该电容和线圈4是谐振电路的一部分,通过激励该谐振电路,可以在 点火电极3的一个或多个点火尖端处产生电晕放电。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线圈4布置在绝缘体2所位于的金属外壳1中。线圈4也可以布置在外壳1的外部,并且可以经由例如电缆连接到中心电极3。

图2放大地示出此类电晕点火装置的前端区段。前端区段位于燃烧室侧上。可以看到,绝缘体2提供有沿其长度的一部分延伸的导电涂层7。涂层7可以由例如金属或导电陶瓷制成。绝缘体的从金属外壳1突出的端部区段可以没有导电涂层7。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绝缘体2的远离燃烧室的后端区段没有导电涂层7。因此,绝缘体2朝向外壳1的远离燃烧室的端部延伸得比导电层7远。

图3示意性地示出图2的图像细节A的放大视图。图3也示出绝缘体2的包括导电涂层7的后端区段的放大视图,导电涂层7的后端区段即远离燃烧室的端部区段,也就是绝缘体2的导电涂层7的、背离一个或多个点火尖端的端部区段。远离燃烧室的涂层7的端部区段由介电涂覆层(dielectric coat)8覆盖。介电涂覆层8除了覆盖导电涂层7的背离点火尖端的端部区段之外,还可以覆盖绝缘体2的与导电涂层7的该端部区段邻接的一个区段。介电涂覆层8可以是例如聚合物或陶瓷。介电涂覆层8防止了在导电涂层7的端部处形成局部放电或飞弧发生,并且因此增加电晕点火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介电涂覆层8可以比导电涂层7厚。介电涂覆层可以具有5μm或更大的厚度。介电涂覆层8的厚度可以被选择为如期望的那样大。然而,增加厚度超出0.1mm通常不具有实质性的优点。

如图2所示,金属外壳1具有抵靠导电涂层7的第一区段。内径大于第一区段的第二区段邻接该金属外壳1的第一区段。介电涂覆层8完全布置在金属外壳1的第二区段内。金属外壳1以/隔一距离围绕介电涂覆层8。绝缘体2和金属外壳1的第二区段之间的环形腔室可以用绝缘气体填充,例如用六氟化硫或氮气填充。绝缘气体优选地处于例如5巴或更高的压力下,以便实现尽可能高的介电强度。

因此,绝缘体2具有外壳1接触的第一绝缘体区段、以及邻接第一绝缘体区段且由外壳1隔一距离而围绕的第二绝缘体区段。导电涂层7 布置在第一绝缘体区段上且布置在第二绝缘体区段的一部分上。介电涂覆层8仅布置在第二绝缘体区段上。因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金属外壳1隔一距离围绕介电涂覆层8的每个地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