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燃料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1341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燃料过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用燃料过滤器。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可延长燃料过滤器(尤其是用于灵活燃料车辆(FFV)的燃料过滤器)的更换周期的车辆用燃料过滤器。



背景技术:

车辆用燃料供给系统主要包括储存燃料的燃料箱、传送燃料的燃料泵、过滤燃料中的水分、灰尘等的燃料过滤器、将燃料从燃料过滤器传输至发动机的喷射器的燃料管等。

燃料过滤器可过滤燃料中包含的杂质(例如,水分、灰尘等),并实现正常的过滤功能,除非是根据寿命周期进行更换时。

近来,作为一种碳排放量小的环保型车辆,已制造了所谓的使用生物乙醇燃料的灵活燃料车辆(FFV),但与普通汽油燃料相比,其杂质的含量高,且需要频繁更换燃料过滤器。

在FFV的情况下,由于除了因乙醇燃料变质而产生的酸之外还包含水分、氯离子等,因此存在FFV燃料过滤器的寿命(更换周期)进一步缩短的问题。

因此,为了便于频繁更换燃料过滤器,FFV应用了外部燃料过滤器,其中燃料过滤器安装在燃料箱的外部上。

在本发明的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整体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不应被认为是承认或以任何形式建议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已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旨在提供一种车辆用燃料过滤器,其中在燃料过滤器内的主过滤器的两侧上进一步安装有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和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以允许燃料除了通过主过滤器过滤之外还通过第一辅助过滤器和第二辅助过滤器过滤,从而实现了增加过滤面积并延长燃料过滤器的寿命。

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用燃料过滤器,包括:上壳,在一侧具有燃料入口;下壳,设置成具有燃料出口的结构并结合至上壳的另一端;以及主过滤器,放置在通过使上壳与下壳结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并过滤燃料,其中在主过滤器的一个表面上安装有过滤朝向主过滤器的内径的燃料的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并且在主过滤器的另一表面上安装有过滤朝向主过滤器的另一个表面的燃料的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

在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可包括:上板,设置成这样的结构,即,在该结构中穿刺有与主过滤器的内径连通的第一燃料通孔,并且上板结合至主过滤器的一个表面;以及第一辅助过滤器,附设至上板的外表面。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上板的外表面上可形成有第一辅助过滤器附设槽,并且在第一辅助过滤器附设槽的表面上可一体地突出支撑第一辅助过滤器的多个支撑突起。

在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板可通过卤素熔合结合至主过滤器的一个表面。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可包括:下板,具有与下壳的形成在中央的燃料出口耦接的耦接孔,下板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其中在耦接孔的外周边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辅助过滤器附设孔,下板结合至主过滤器的另一表面;以及第二辅助过滤器,附设至第二辅助过滤器附设孔并面向主过滤器的另一表面。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下板可通过卤素熔合结合至主过滤器的另一表面。

在再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壳和下壳可通过热熔合彼此结合。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用燃料过滤器,包括:上壳,在一侧具有燃料入口;下壳,设置为这样的结构,即,该结构具有燃料出口并与上壳的另一端接合;以及主过滤器,放置在通过使上壳与下壳结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并过滤燃料,其中燃料过滤器包括:上板;结合至主过滤器的一个表面并在中央具有燃料通孔;下板,结合至主过滤器的另一表面并在中央具有燃料通孔;以及辅助过滤器,附设至上板或下板的外表面。

通过上述解决问题的装置,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效果。

首先,第一辅助过滤器和第二辅助过滤器进一步安装在嵌入燃料过滤器内的主过滤器的两侧上,以允许燃料除了通过主过滤器过滤之外还通过第一辅助过滤器和第二辅助过滤器过滤,从而增加了燃料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并且因此延长了燃料过滤器的寿命。

其次,由于第一辅助过滤器和第二辅助过滤器安装在燃料过滤器中的主过滤器的两侧上,因此可容易地增加燃料过滤器的过滤面积,而不会增大燃料过滤器的外部尺寸。

以下将讨论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示例性实施方式。

应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车辆”或“车辆的”或其它相似术语通常包括机动车辆,例如载客汽车(包括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公共汽车、卡车、各种商用车辆)、船舶(包括各种船和舰)、飞行器等,且包括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氢动力车辆以及其它替代燃料车辆(例如,从除了石油之外的资源获得的燃料)。如本文中所提到的,混合动力车辆为具有至少两种动力源的车辆,例如汽油动力和电动车辆。

以下将讨论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

本发明的方法和设备具有其它特征和优点,所述特征和优点从结合在本文中的附图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将显而易见或者在附图和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更详细地阐述,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某些原理。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相关技术中的燃料过滤器及其过滤过程的剖面图。

图2和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燃料过滤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燃料过滤器的组件透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嵌入燃料过滤器内的主过滤器的过滤过程的剖面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嵌入燃料过滤器内的第一辅助过滤器的过滤过程的剖面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嵌入燃料过滤器内的第二辅助过滤器的过滤过程的剖面图。

在附图中列出的附图标记包括如下文将进一步讨论的以下元件的标记。

应理解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而是给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某种程度的简化表示。如本文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定向、位置、以及形状,将部分地由特定预期应用和使用环境确定。

在附图中,贯穿附图的几幅图,附图标记指代本发明的相同或等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其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并在下文中描述。虽然将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的是,本描述并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那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本发明意在不仅涵盖示例性实施方式,而且还涵盖包括在如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替代、修改、等同物以及其它实施方式。

鉴于此,以下将描述相关技术中的外部燃料过滤器的构造和操作流程。

图1是图示相关技术中的燃料过滤器及其过滤操作的剖面图。

在图1中,附图标记11表示燃料过滤器10的外壳,附图标记20表示嵌入外壳内的主过滤器。

外壳11模制为圆柱形,在外壳的前端形成有燃料入口12,且在外壳的后端形成有燃料出口16。

主过滤器20具有圆柱形,且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其中上盖22和下盖24分别与前端和后端耦接。

在这种情况下,外壳11的前端的内壁与主过滤器20的上盖22之间的空间和外壳11的内径表面与主过滤器20的外径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燃料流动空间14,燃料在过滤前在该燃料流动空间内流动。

因此,通过外壳11的燃料入口12引入的过滤前的燃料流动至燃料流动空间14,然后通过主过滤器20过滤,且过滤后的燃料经由主过滤器20的内径空间通过燃料出口16排放至发动机。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燃料过滤器具有以下问题。

首先,由于仅实现了过滤从主过滤器的外径至内径的燃料的周向过滤,因此燃料过滤器的燃料过滤面积存在限制。

其次,在FFV中使用乙醇燃料的情况下,由于与普通汽油燃料相比杂质的含量高,因此因燃料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存在限制而经常发生燃料过滤器的堵塞现象,结果,存在经常更换燃料过滤器的问题。

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可包括不构成在本国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已公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

图2和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燃料过滤器的分解透视图,图4图示了组件透视图。

在图2至图4中,附图标记100表示主过滤器。

具有圆柱形结构的主过滤器100用于当燃料从外径部分流动至内径部分时对燃料进行过滤。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主过滤器100的一个表面上安装有过滤朝向主过滤器100的内径的燃料的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进一步地,主过滤器100的另一表面上安装有过滤朝向主过滤器100的另一表面的燃料的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120。

因此,除了燃料从主过滤器100的外径部分流动至内径部分的周向过滤之外,同时还实现了通过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和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120过滤燃料的线性过滤,以增加燃料过滤器的过滤面积。

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包括:上板112,具有这样的结构并附设至主过滤器100的一个表面,在该结构中穿刺有与主过滤器100的内径部分连通的第一燃料通孔111;以及第一辅助过滤器113,附设至上板112的外表面。

更详细地,上板112具有圆盘式结构并设置成这样的结构,即,在上板112的中央穿刺有与主过滤器100的内径部分连通的第一燃料通孔111,并且在上板112的外表面上形成具有预定深度的第一辅助过滤器附设槽114,第一辅助过滤器113结合至第一辅助过滤器附设槽114。

具体而言,在第一辅助过滤器附设槽114的表面上一体地突出支撑第一辅助过滤器113的多个支撑突起115,并且支撑突起115用于均匀地支撑第一辅助过滤器113的整个表面,以防止第一辅助过滤器113因施加至第一辅助过滤器113的燃料压力而在燃料流动方向上弯曲或受损。

在这种情况下,上板112的内表面通过卤素熔合结合至主过滤器100的一个表面,结果,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安装在主过滤器100上。

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120具有作为框架的下板123,该下板包括用于与下壳140耦接的耦接孔121以及用于附设第二辅助过滤器124的多个第二辅助过滤器附设孔122。

更详细地,下板123具有与下壳140的中央的燃料出口141耦接的耦接孔121,且具有这样的圆盘式结构,即,在该结构中,在耦接孔121的外周边上穿刺有扇形的多个第二辅助过滤器附设孔122。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辅助过滤器124附设至下板123的第二辅助过滤器附设孔122,因此第二辅助过滤器124面向主过滤器100的另一表面。

优选地,下板123的内表面通过卤素熔合结合至主过滤器100的一个表面,结果,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120安装在主过滤器100上。

在此,安装在主过滤器100的两个表面上的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和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120嵌入上壳130和下壳140内,上壳130和下壳140为燃料过滤器的除了主过滤器100之外的外壳组件。

在上壳130的一侧形成有燃料入口131,燃料从燃料箱流入该燃料入口,并且从燃料箱伸出的燃料供给软管的快速连接器紧固至燃料入口131。

在下壳140的一侧形成有燃料出口141,过滤后的燃料通过该燃料出口排放,并且向发动机供给过滤后的燃料的燃料排放软管的快速连接器紧固至燃料出口141。

因此,下壳140的燃料出口141装配在形成于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120的下板123中的耦接孔121内,此后,上壳130的另一端通过热熔合结合到下壳140的内表面上,结果,安装在主过滤器100的两个表面上的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和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120除了嵌入主过滤器内之外还嵌入上壳130和下壳140内,同时上壳130与下壳140彼此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在主过滤器100的外径部分与上壳130的内壁之间形成供燃料流动的分离空间,并且供给至该分离空间的燃料具有这样的流动,即,其中燃料从主过滤器100的外径部分流至内径部分而被过滤。

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用于辅助过滤上壳130的内壁与主过滤器100的一个表面之间的燃料。

第二辅助过滤器组件120用于辅助过滤主过滤器100的另一表面与下壳140的内壁之间的燃料。

在此,以下将描述通过如上所述地构造的本发明的燃料过滤器的燃料过滤过程。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嵌入燃料过滤器内的主过滤器的过滤过程的剖面图。

如图5中所示,当来自燃料箱的燃料首先通过上壳130的燃料入口131引入、穿过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并到达上壳130的内表面与主过滤器100的外径之间时,燃料在从主过滤器100的外径流动至内径的同时被过滤。

接下来,通过主过滤器100过滤的燃料通过下壳140的燃料出口141排放至发动机。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嵌入燃料过滤器内的第一辅助过滤器的过滤过程的剖面图。

如图6中所示,来自燃料箱的燃料通过上壳130的燃料入口131引入,之后,通过穿过上板112的第一燃料通孔111而朝向主过滤器100的内径流动,同时通过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的第一辅助过滤器113过滤。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待过滤的燃料的压力施加于第一辅助过滤器113的外表面,但形成在上板112的第一辅助过滤器附设槽114的表面上的支撑突起115支撑第一辅助过滤器113,结果,可以容易地防止第一辅助过滤器113在燃料流动方向上弯曲或受损。

接下来,通过第一辅助过滤器113过滤且之后朝向主过滤器100的内径流动的燃料通过下壳140的燃料出口141排放至发动机。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嵌入燃料过滤器内的第二辅助过滤器的过滤过程的剖面图。

如图7中所示,当来自燃料箱的燃料首先通过上壳130的燃料入口131引入、穿过第一辅助过滤器组件110和主过滤器100、并到达上壳130的内表面与第二辅助过滤器124的外表面之间时,燃料通过第二辅助过滤器124过滤,之后,进入主过滤器100。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第二辅助过滤器124过滤且之后进入主过滤器100的另一表面的燃料已通过第二辅助过滤器124过滤,因此即便燃料进入主过滤器100,燃料也不会污染主过滤器100。

接下来,通过第二辅助过滤器124过滤的燃料通过穿过主过滤器100的内径部分而经由下壳140的燃料出口141排放至发动机。

如此,由于来自燃料箱的燃料除了通过主过滤器100过滤之外还通过第一辅助过滤器113和第二辅助过滤器124过滤,因此过滤燃料的燃料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可增加,并且燃料过滤器的寿命可通过增加过滤面积而延长。

同时,尽管已在本发明的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安装有第一辅助过滤器和第二辅助过滤器二者的结构,但是公开了,即使除了放置在通过使上壳与下壳结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并过滤燃料的主过滤器之外仅有 一个辅助过滤器安装在上板或下板的外表面上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为了便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解释和精确定义,术语“上部”、“下部”、“内部”和“外部”用于参考附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的位置来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

以上已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前面的描述并非意在是穷尽的,或者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进行很多修改和变化。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某些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替代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