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湿式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476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核电应急发电机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核电用应急发电机组的需求也逐年增加。作为核电应急发电机组核心部件之一的重型中速柴油机,其需求量也在同步增长。

由于核电应急发电机组的特殊需求,需要发电机组启动后,能无故障连续运行至少七天。现有船用中速柴油机油底壳容积无法携带满足其运行要求的润滑油量,故不能直接将其应用于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同时,由于现有图纸没有机带滑油泵的安装方案,油底壳设计时需要考虑主机滑油泵的安装。

油底壳是柴油机储存滑油的主要容器,如果滑油供给中断,不仅会影响柴油机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导致柴油机整机报废。机带滑油泵是为主机输送滑油的关键零件,其运行方式是通过中间齿轮驱动主滑油泵齿轮。为了保证齿轮的运行稳定,必须在油底壳设计时,精确定位主滑油泵的安装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湿式油底壳,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包括由底板和侧边围成的油底壳体,其特点在于,还包括安装有单向阀的主滑油吸管、主滑油吸口滤网体、预供油泵吸管和预供油吸口滤网体;

在该油底壳体内设有多块支撑板,该支撑板与所述底板和侧边焊接相连;

在所述的油底壳体的自由端布置有自由端端板,在该自由端端板的左边上部位置安装有主滑油吸口法兰,在该主滑油吸口法兰下部位置预留有电缆线接口;在自由端端板上部中间位置固定有主滑油泵安装法兰,用于安装柴油机主滑油泵,在自由端端板上部右边位置设有主滑油备用吸口,供主滑油吸管安装;在自由端端板下部中间位置设有备用接口,在该备用接口的左边预留有两个螺纹接口,用于安装滑油低位报警传感器,在备用接口的右边预留有预供泵吸口,用于柴油机预供泵的连接;

在所述的油底壳体的输出端布置有输出端端板,在该输出端端板的下部中间位置设有球阀,用于油底壳内部污油的泻放;

所述的主滑油吸管的一端插入主滑油吸口法兰,另一端插入主滑油吸口滤网体,该主滑油吸口滤网体的下部装有主滑油吸口滤网,该主滑油吸口滤网固定在油底壳体底部;

所述的预供油泵吸管的一端与所述的预供油吸口。另一端与所述的预供油吸口滤网体相连。

所述的支撑板为三块,且为“π”型结构,由5mm钢板切割而成。

所述的主滑油吸口法兰通过螺柱、螺母固定在自由端端板上。

所述的预供油吸口滤网体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的油底壳体的内部靠下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完全满足核电应急发电柴油机组的使用要求,同时为柴油机主滑油泵的安装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湿式油底壳的立体图。

图中:

1连接法兰 2油底壳体 3自由端端板

4输出端端板 5隔板 6滑油泵安装法兰

7电缆线接口 8备用接口 9主滑油备用吸口

10预供泵吸口 11球阀 12主滑油吸管

13单向阀 14主滑油吸口滤网体 15主滑油吸口滤网

16主滑油吸口法兰 17预供泵吸管 18预供油吸口滤网体

19螺纹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发明核电应急发电机用重型中速柴油机湿式油底壳包括:

油底壳体2,在油底壳体2内设置有三个支撑板5,支撑板5为“π”型结构,由5mm钢板切割而成,均布于油底壳体2内部,与油底壳体2底板、侧板焊接相连。其作用是增强油底壳强度与刚度,防止其产生过大的变形。

在油底壳体2自由端布置有自由端端板3。在自由端端板3左边上部位置预留有法兰接口,用于安装主滑油吸口法兰16,主滑油吸口法兰16通过螺柱、螺母固定在自由端端板3上。在主滑油吸口法兰16下部位置预留有电缆线接口,用于柴油机电气部分电缆的走线。在自由端端板3上部中间位置预留有一个六边形的开口,其内部布置有主滑油泵安装法兰6,用于安装柴油机主滑油泵。在自由端端板3上部右边位置预留有主滑油备用吸口9,用于顺时针柴油机的主滑油吸管安装。在自由端端板3下部中间位置预留有备用接口8,如有需要,此接口可以作为分油机、滑油预热器的安装接口。在备用接口8左边预留有两个螺纹接口,用于安装滑油低位报警传感器,防止主机因缺少滑油而造成柴油机运行故障。在备用接口右边预留有预供泵吸口10,用于柴油机预供泵的连接。在油底壳体2输出端布置有输出端端板4,其下部中间位置布置有球阀11,用于油底壳内部污油的泻放。

在油底壳体2、自由端端板3、输出端端板4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布置有连接法兰1,连接法兰1用于油底壳与机体的连接、固定。

在油底壳内部左边位置(从自由端看)布置有两根主滑油吸管12,主滑油吸管12一端为法兰,另一端为精加工的圆形管道结构。两根主滑油吸管12的法兰端相对布置,中间装有单向阀13,通过螺栓连接。两根主吸油管12的精加工管道一端插入主滑油吸口法兰16,一端插入主滑油吸口滤网体14。主滑油吸口滤网体下部装有主滑油吸口滤网15,通过螺栓固定在油底壳体2底部。

在油底壳内部右边靠下位置(从自由端看),装有预供油吸口滤网体18,预供油吸口滤网体1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油底壳体2上。预供油泵吸管17两端分别连接到预供油吸口10和预供油吸口滤网体18。

湿式油底壳容积的确定:明确主机运行时所需的最低滑油需求量和滑油消耗率,按照柴油机要求的尺寸运行时间,计算出主机正常运行所需的滑油储备量,从而确定油底壳的容积,具体如下:

油底壳滑油容积=最小容积+滑油消耗量

最小容积=0.2dm3/kw

滑油消耗量=0.37kg/h/cyl

主滑油泵安装位置的控制:结合中间齿轮的装配要求,通过调整油底壳的结构来确保主滑油泵的安装位置。最后,通过滑油泵安装法兰的加工,严格控制其形状及位置公差,从而保证中间齿轮及主滑油泵齿轮间的间隙要求。滑油泵的定位尺寸是根据专利图纸确定的。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