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连续排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7602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连续排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发电机组能量回收技术,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连续排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轮发电机机组除氧器的排汽管道均为直接对大气排放高温乏汽,虽然在排汽管后安装了消音器,但依然存在很大的噪音,并且乏汽的热量也会对环境温度造成破坏,因此除氧器的连续排汽不仅浪费了大量乏汽余热,同时噪音污染也对厂区及周边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造成很大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直接排汽存在的噪音污染及能量浪费问题,提供一种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连续排汽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连续排汽回收装置,在除氧器的排汽电动总阀门后方的排汽管路上设置第一隔离阀门,所述排汽电动总阀门和第一隔离阀门之间引出一排汽旁路,所述排汽旁路连接至发电机组所需的加热区域作为热源,所述排汽旁路上设有第二隔离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排汽旁路的低处设置放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排汽旁路与加热区域的加热管路之间还设有第三隔离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加热区域包括尿素区热水箱、尿素区备用热水箱或制粉岛、锅炉灰斗。

本实用新型将发电机组除氧器的乏汽通过排汽旁路引至机组其他需要热源加热的区域,既解决了乏汽直排造成的噪音及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对发电机组中的需要加热的用户进行热源补充,有效利用了除氧器排放乏汽的热量,降低了发电机组的能源消耗。通过设置在排放管路和排汽旁路上的隔离阀门,可对蒸汽排放和回收利用进行切换调整,操作更方便。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在现有的汽轮发电机组上进行改进,通过布置旁路管道系统将乏汽不直接对空排放,引至相应需要加热的用户,实现发电机组节能环保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连续排汽回收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的汽轮发电机组除氧器连续排汽回收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除氧器,2-第二除氧器,3-尿素区热水箱,4-尿素区备用热水箱,5-第一排汽旁路,6-第二排汽旁路,7-排汽电动总阀门,8-第一隔离阀门,9-第二隔离阀门,10-放水阀,11-第三隔离阀门,12-制粉岛供汽电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大唐湘潭发电公司对600MW的两台机组的除氧器连续排汽管道进行改造治理,在两台机组的第一除氧器1和第二除氧器2的排汽电动总阀门7后的排汽管路上分别设置第一隔离阀门8,通过两个第一隔离阀门8可将两个除氧器的蒸汽直排管路切断,然后在两个除氧器的排汽电动总阀门7和第一隔离阀门8之间分别引出第一排汽旁路5和第二排汽旁路6,第一排汽旁路5和第二排汽旁路6之间并联在一起,在第一排汽旁路5和第二排汽旁路6上均设有第二隔离阀门9。排汽旁路系统和原直排系统可根据机组运行情况进行切换,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在关闭第一隔离阀门8时,将第二隔离阀门9打开,除氧器排放的蒸汽通过排汽旁路引至其他加热区域作为热源,反之,关闭第二隔离阀门9,打开第一隔离阀门8认可实现除氧器的蒸汽直排。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排汽旁路5和第二排汽旁路6并联后在分别连接至尿素区热水箱3和尿素区备用热水箱4,与尿素区热水箱3和尿素区备用热水箱4的加热管路连通,通过除氧器排放的乏汽热量对尿素区热水箱加热,在尿素区热水箱3和尿素区备用热水箱4与排汽旁路之间均设置有第三隔离阀门11。

本实施例中在排汽旁路的管路最低段加装两个放水阀10,避免了因管路较长,管道积水而影响除氧器乏汽的排放。

本实施例将除氧器的蒸汽通过旁路管道引至脱硝尿素区热水箱,利用除氧器的排汽余热对水箱进行加热,因除氧器排汽不再直接对大气排放,从而使得排汽噪音远远低于52分贝,满足环保要求,同时,除氧器乏汽余热的利用,减少了辅汽供热的热源损失,从根本上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

实施例2

参见图2,大唐湘潭发电公司对300MW的两台机组的除氧器连续排汽管道进行改造治理,与实施例1的改造思路类似,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排汽旁路5和第二排汽旁路6在并联后,一同连接至制粉岛供汽电动阀门12的后端,对制粉岛的灰斗加热。本实施例中的两组机组分别连出两路排汽旁路,两两并联后分别对应连接至两组机组的制粉岛供汽电动阀门(本实施例中仅表示出一组制粉岛供汽管路),在每条排汽旁路上均设有第二隔离阀门9。

本实施例将除氧器的排汽引至制粉岛供汽管路对灰斗加热,同样也实现除氧器乏汽直排的噪音治理和乏汽余热的再利用。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