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静音型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40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式静音型电站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是可移动式静音型电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产业的不断入驻,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环保意识的警惕。生活需求以及人文环境的改造大大提升了环保的呼吁,所以环保意识也就在每个人心中根深蒂固。对于便携式可移动静音型电站来说,自身噪音大,工作时会产生震动和噪声污染,只有采取技术措施,将噪声降低到当前国家标准规定的噪声要求之下,才能满足当前环保的要求。而且可移动式的静音型电站相当于一个可以随时移动的小型电站,这对于某些特殊的的作业要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型的操作无意又解决了那些老套、落后、繁琐的系统操作,这也是它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小型静音型电站设计还是采用传统的焊接结构,维修性差,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噪声和震动指标不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范围。而且,市场上的很多的厂家生产的设备并不能便携的随时移动,运用范围小,并不能满足客户与市场的需求。然而它的操作的系统也还是采用原先旧版的控制模块,很多的信息与操作并没有日益更新。目前那种小型静音型电站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不能确保市场的生产和发展,不能做大价值最大化,环保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的静音型电站。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可移动式静音型电站,包括发动机机体组件,所述发动机机体组件安装在密封的防音罩壳内,所述发动机机体组件的下端与防音罩壳底端之间设置有对发动机机体组件进行隔震处理的减震垫,所述防音罩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由高效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层;所述发动机机体组件上还设置有能够隔断震动传播的波纹管避震节,所述防音罩壳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便携式手提杆,在防音罩壳的底端外侧上安装有便于移动电站整体的滑轮,通过便携式手提杆可以便捷的移动该静音型电站。

作为优选,所述发动机机体组件的上端还设置有加油口和加水口,设置方便,操作简单,能够快速地加油和加水供给。

作为优选,所述防音罩壳内部还安装有控制发动机机体组件工作的控制面板并安装在发动机机体组件上,能够有效的控制该静音型电站工作而且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防音罩壳的顶端设有便于进入防音罩壳内部的检修盖板。

作为优选,所述滑轮的数量至少为4个且均匀分布在防音罩壳的底端外侧上,运行平稳,轻松便携,推拉方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搬抬的劳力劳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装置总体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维修,造型新颖美观,且具有显著的低噪声性能同时能够较好地改善了通信车辆的工作环境;减震和隔音效果好而且移动便捷,在通信、铁路、医院、商店及工程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迫切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发动机机体组件;11、加油口;12、加水口;2、防音罩壳;21、检修盖板;3、减震垫;4、吸音层;5、波纹管避震节;6、便携式手提杆;7、滑轮;8、控制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可移动式静音型电站,包括发动机机体组件1,所述发动机机体组件1安装在密封的防音罩壳2内,所述发动机机体组件1的下端与防音罩壳2底端之间设置有对发动机机体组件1进行隔震处理的减震垫3,所述防音罩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由高效吸音材料制成的吸音层4;所述发动机机体组件1上还设置有能够隔断震动传播的波纹管避震节5,所述防音罩壳2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便携式手提杆6,在防音罩壳2的底端外侧上安装有4个滑轮7,通过便携式手提杆6可以方便快捷的移动整个静音型电站。所述发动机机体组件1的上端还设置有方便用户加油、加水的加油口11和加水口12,在防音罩壳2上还安装有控制发动机机体组件1工作的控制面板8并且和发动机机体组件1电连接,通过控制面板8可以方便快捷的操控整个静音型电站工作,所述防音罩壳2的顶端设有便于进入防音罩壳2内部的检修盖板21,便于检修和维护,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装置减震和隔音效果好应用市场广阔,通过便携式手提杆6和滑轮7方便移动该静音型电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搬抬的劳力劳动。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