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152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散热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除雪车的发动机散热器。



背景技术:

除雪车是清除积雪的机械,其具有多种功能的工作装置,消化功率较大,单个发动机无法满足其工作功率的需求,因此,具有双发动机的除雪车应运而生;一种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散热器,包括设于除雪车车架01上的两个并排的发动机02之间的前置散热器03和设于两个所述发动机02之后的后置散热器04,所述前置散热器03的吸风口正对其之前的所述发动机02的出风口,所述前置散热器03的出风口正对其之后的所述发动机02的吸风口;所述后置散热器04的吸风口正对其之前的所述发动机02的出风口;这样的结构,位于两个发动机之间的前置散热器,其吹风口吹出来的热风,会被位于其后的发动机吸入,使之散热不及时,同时也增加了其后发动机的温度,造成其功率下降和油耗上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散热器,该发动机散热器可以解决现有除雪车的发动机散热器同时向后吹风散热时,增加了其后发动机的温度,造成其功率下降和油耗上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发动机散热器,包括设于除雪车的车架上的两个发动机之间的前置散热器和设于两个所述发动机之后的后置散热器,所述后置散热器的吸风口正对其之前的所述发动机的出风口;所述前置散热器通过连接件设于所述车架一侧的纵梁上,所述前置散热器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角度a。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前置散热器和后置散热器的输入轴均通过各自的液压马达与各自的液压泵相连接,所述液压泵的输入轴均通过各自的取力器与各自的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l”型的折弯板;所述角度a小于9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前置散热器通过连接件设于车架一侧的纵梁上,其出风口侧向上于其后的发动机的吸风口。这样,前置散热器出风口吹出的热气不会被其后的发动机吸入,提高了散热效能,有效的降低了其后的发动机的油耗,并延长了发动机各零配件的寿命。

2、由于前置散热器和后置散热器的输入轴均通过各自的液压马达与各自的液压泵相连接,液压泵的输入轴均通过各自的取力器与各自的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这样,弥补了发动机输出轴与散热器输入轴直接传动时存在的超短传动轴制造困难的缺陷,同时,该液压驱动,也获得了噪声较小、布管灵活、空间利用率高的效果。

3、由于角度a小于90°;这样,使前置散热器的出风口侧向上于其后的发动机的吸风口;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发动机散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2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2、图3所示的发动机散热器,包括前置散热器3和后置散热器4;前置散热器3设于两个发动机2之间,后置散热器4设于两个发动机2之后,两个发动机2和后置散热器4均设于除雪车的车架1上,前置散热器3通过连接件5设于车架1一侧的纵梁上,前置散热器3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角度a,a小于90°;前置散热器3的出风口侧向上于其后的发动机的吸风口;连接件5为“l”型的折弯板,后置散热器4的吸风口正对位于后置散热器4之前的发动机2的出风口;前置散热器3和后置散热器4的输入轴均通过各自的液压马达6与各自的液压泵相连接,液压泵的输入轴均通过各自的取力器与各自的发动机2的输出轴相连接。

这样,前置散热器出风口吹出的热气不会被其后的发动机吸入,提高了散热效能,有效的降低了其后的发动机的油耗,并延长了发动机各零配件的寿命。同时也弥补了发动机输出轴与散热器输入轴直接传动时存在的超短传动轴制造困难的缺陷,并获得了噪声较小、布管灵活、空间利用率高的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散热器,属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该发动机散热器,包括设于除雪车的车架上的两个发动机之间的前置散热器和设于两个所述发动机之后的后置散热器,所述后置散热器的吸风口正对其之前的所述发动机的出风口;所述前置散热器通过连接件设于所述车架一侧的纵梁上,所述前置散热器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角度a。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除雪车的发动机散热器同时向后吹风散热时,增加了其后发动机的温度,造成其功率下降和油耗上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泳松;李旭俊;唐毅林;吴亮熹;邱翰健;蒋春玲;陆鹏州;杨涵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柳州运力科迪亚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1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