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带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8178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管带式散热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冷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带式散热器。
【背景技术】
[0002]在车辆领域,已经普遍采用了管带式散热器为发动机提供冷却。设计优良的管带式散热器既要压降小,也要保证通过管带式散热器的流速以及温度分布均匀。由于管带式散热器内的水流分布不均,部分区域流速高而部分区域流速低,导致管带式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较低。水流分布不均还将导致管带式散热器中温度分布的不均,容易导致局部高温区和低温区的产生,从而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导致局部热应力增大,影响管带式散热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目前的散热器不能很好的分布气流而导致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具有导流装置的散热器,能有效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和可靠性。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上述目的:
[0005]研究表明上水室的主要作用是对进入散热器的水流进行分配,是水流流过各个散热管,上水室的设计好坏直接影响水流分配的均匀性,从而影响散热器的整体散热性能。本实用新型旨在改善上水室的水流分配作用,以提高散热器的水流分配均匀性,提高散热性會K。
[0006]如图1所示,散热器主要由上水室、散热器芯体、下水室、侧护板四部分组成,芯体主要由主片、侧板、散热管、散热带组成。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上水室内部设计了混流器,用于对进水水流进行整流分配,其主要结构特征是在散热器上水室的主片上焊接一个混流器,混流器上规律设计了孔,优选为圆孔。混流器距主片的距离优选为9?12mm,更优选地为10mm,不合适的距离将达不到进一步理想的水流分布效果。由于下水室不存在对分配水流的问题,所以散热器下水室未设计混流装置。该实用新型设计的管带式散热器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散热器的质量流量不均匀性降低8%。
[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一种管带式散热器,散热器包括上水室、芯体、下水室,其特征在于,在上水室的水流通道设置混流器,用于对进水水流导流,混流器为多孔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芯体包括主片、侧板、散热管、散热带,所述的混流器固定在主片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混流器焊接在主片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混流器的多孔结构距离主片的距离为9?12mm。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混流器包括多孔板、支架,支架固定在主片上,多孔板距离主片的距离为9?12_。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混流器的多孔结构距离主片的距离为10mm。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混流器的多孔板距离主片的距离为10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混流器的多孔板上均布有8mm的圆孔。
[0016]进一步地,散热器还包括侧护板;芯体包括主片、侧板、散热管、散热带,主片、散热管、散热带以及侧板之间采用钎焊连接;散热器芯体与上水室、下水室之间分别直接压紧;侧护板与上、水室采用机械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混流器为多个,布置在上水室内。
[0018]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制造、装配的可行性,未改变原有散热器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
[0019]把上水室内设计有混流器的管带式散热器命名为LanF管带式散热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带式散热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二维主视图;
[0021]图2为图1的A-A方向视图;
[0022]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带式散热器的散热器上水室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带式散热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如图1所示,管带式散热器主要由上水室1、芯体、下水室2、侧护板3四部分组成,芯体主要由主片4、侧板、散热管5、散热带组成。主片、散热管、散热带以及侧板之间采用钎焊连接,散热器芯体与上下水室之间直接压紧。侧护板与上下水室采用机械连接,共同组成了散热器的框架结构,以保证散热器的整体强度要求。
[0027]如图4、5所示,在散热器上水室的主片区域上焊接一个混流器6,混流器包括多孔板、支架,支架焊接或螺纹连接在主片上,多孔板距离主片的距离为9?12mm。多孔板上规律地设计了直径为8mm的圆孔,多孔板距主片的距离为10mm。
[0028]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混流器的多孔板距主片的距离为9mm。
[0029]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混流器的多孔板距主片的距离为11mm。
[0030]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混流器的多孔板距主片的距离为12mm。
[0031]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混流器的多孔结构可以为块状、弧形等其他结构,具备多孔的导流特性即可。
[0032]把上水室内设计有混流器的管带式散热器命名为LanF管带式散热器。
[0033]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案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案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管带式散热器,散热器包括上水室、芯体、下水室,其特征在于,在上水室的水流通道设置混流器,用于对进水水流导流,混流器为多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体包括主片、侧板、散热管、散热带,所述的混流器固定在主片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器焊接在主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器的多孔结构距离主片的距离为9?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器包括多孔板、支架,支架固定在主片上,多孔板距离主片的距离为9?12mm。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器的多孔结构距离主片的距离为10m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器的多孔板距离主片的距离为10mm。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器的多孔板上均布有8mm的圆孔。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器还包括侧护板;芯体包括主片、侧板、散热管、散热带,主片、散热管、散热带以及侧板之间采用钎焊连接;散热器芯体与上水室、下水室之间分别直接压紧;侧护板与上、水室采用机械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流器为多个,布置在上水室内。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管带式散热器,其应用于车辆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管带式散热器上水室内部设计了具有整流作用的混流器,对进入管带式散热器水室的水流进行整流分配,使流出管带式散热器水室的水流更加均匀,使进入管带式散热器芯子的水流分布均匀,从而提高管带式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混流器为多孔结构,芯体包括主片、侧板、散热管、散热带,混流器固定在主片上。由于减小了温度梯度,从而提高管带式散热器的可靠性。因为此项改进,特将上水室内设计有混流器的管带式散热器命名为LanF管带式散热器。
【IPC分类】F01P11/00
【公开号】CN204783231
【申请号】CN201520415379
【发明人】张博峰, 王芳兰, 姜小放
【申请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