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R系统的管道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168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SCR系统的管道混合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排气后处理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CR系统的管道混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管道混合器在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尾气与尿素溶液在进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室之前,将其充分混合,使气流均匀进入反应室,提高反应效率,现已经成为降低NOX排放、减少尿素溶液在排气管内结晶的一种发展趋势;但是目前发动机SCR系统多采用轴向垂直于排气管喷射,这样尿素溶液比较容易撞到排气管管壁形成堆积,不利于尿素溶液与尾气的混合,易形成尿素结晶,另外SCR系统中布置混合器通常和降低排气阻力相矛盾,混合器布置的越多,排气系统的排气背压就越大,相应地发动机功率耗损也越多,而发动机的尾气与尿素溶液的混合效率又是整个SCR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布置混合器,则起不到大幅减少NOX排放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使尿素溶液与发动机尾气混合效果好,既减少排气管道中尿素的结晶,又不会产生很大的压降的SCR系统的管道混合器,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CR系统的管道混合器,包括由混合管、安装在所述混合管内的叶片组件和喷嘴组成的混合器,所述喷嘴设置在混合管上且在叶片组件的前端,喷嘴的末端为一折弯管,折弯管的出口朝向与废气气流方向一致,所述叶片组件包括两块十字交叉固定在混合管内的基片,基片的平面延伸方向与混合管轴向一致,每块基片上以十字交叉点为起始点均交替设有若干个叶片,每块基片上的叶片与对应的基片均成一个大于90°的倾斜角,且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位于基片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块基片上的叶片为长方形,其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块基片上的叶片与对应的基片之间的倾斜角为135°。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前端的排气管道和后端的反应室或排气管道相连。在混合管的两端连接法兰,可以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排气管道、反应室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组件焊接在混合管内,并位于混合管内的上游。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管的出口与混合管轴心线重合。

依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喷洒尿素溶液的方向与废气气流方向一致,在喷洒尿素溶液的轴线上形成扰流,减少尿素溶液在排气管道壁面的结晶,也使尿素溶液与废气更易混合,同时尿素溶液从喷嘴喷入混合管与发动机尾气汇合后,气流通过叶片组件上各个方向的叶片时,在叶片表面可形成强烈扰流,使得叶片处的气流快速混合,且叶片组件上各个方向的叶片有将气流分散的作用,气流通过叶片后形成涡流,使得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溶液在进入反应室之前得到充分的混合,从而提高混合气流在反应室的反应效率,又不会产生很大的压降。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合器结构示意图(没有画出喷嘴);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其中,1、混合器;11、混合管;12、叶片组件;121、基片;122、叶片;13、喷嘴;131、折弯管;2、法兰;3、反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SCR系统的管道混合器,包括由混合管11、安装在所述混合管11内的叶片组件12和喷嘴13组成的混合器1,所述喷嘴13设置在混合管11上且在叶片组件12的前端,喷嘴13的末端为一折弯管131,折弯管131的出口朝向与废气气流方向一致且折弯管131的出口与混合管11轴心线重合,所述叶片组件12包括两块十字交叉固定在混合管11内的基片121,基片121的平面延伸方向与混合管11轴向一致,每块基片121上以十字交叉点为起始点均交替设有4个长方形叶片122,每块基片121上的4个叶片122与对应的基片121均成一个135°的倾斜角,且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叶片122位于基片121的两侧。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叶片组件12焊接在混合管11内,并位于混合管11内的上游。

另外,混合管11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2与前端的排气管道(图中未示)和后端的反应室3或排气管道相连,因而可以通过可拆卸方式与排气管道、反应室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喷嘴13沿混合管11轴向喷洒尿素溶液,尿素溶液从喷嘴13喷入混合管11与发动机尾气汇合后,气流通过叶片组件12上各个方向的叶片122时,在叶片122表面可形成强烈扰流,使得叶片122处的气流快速混合,且叶片组件12上各个方向的叶片122有将气流分散的作用,气流通过叶片122后形成涡流,使得发动机尾气与尿素溶液在进入反应室3之前得到充分的混合,从而提高混合气流在反应室3的反应效率。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