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发电机组冷却器的铜管防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66778阅读:1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冷却器防漏技术领域,具体指一种使用便捷,防漏效果好的水轮发电机组冷却器的铜管防漏装置。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组冷却器是机组轴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备进行内部热量交换的核心部件。在机组运行过程中,轴承承受机组转动部分的径向机械不平衡力和电磁不平衡力,使机组轴线在规定数值范围内摆动,机组冷却器就是将此摆动过程中产生的热能不断地传递到外界,以起到降低轴承油温、避免轴瓦烧毁、保护轴承的目的。水轮发电机组冷却器使用铜管作为能量交换的物理边界,采用常温供水作为能量交换介质,与轴承内部的高温润滑油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起到有效降低润滑油油温的目的。当冷却器铜管在运行中有沙眼产生、端头松动等缺陷而导致冷却器漏水时,将直接导致冷却水进入轴承内部,引起油水混合、轴承油位升高,最终将导致烧瓦、轴承失效等事故。因此,当冷却器存在上述缺陷时,必须采取可靠、有效的措施对漏水的铜管进行封堵处理,以避免漏水事故的进一步恶化。

传统的冷却器铜管封堵处理方法,是加工相应尺寸的不锈钢堵头,将堵头强行敲入漏水的铜管端盖接口,使用焊机将堵头周边间隙与铜管端盖接口进行严密焊接,从而起到封闭止水的目的。此方法在封堵过程中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同时堵头焊接封闭后无法进行二次处理,当封堵不严时必须将堵头重新取出以进行二次处理,工序繁琐,过程难以控制,封堵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冷却器铜管封堵过程难以控制、工序繁琐、封堵质量难以保证、安装作业耗时费力等缺陷,提供一种安装过程高效,装卸方便,防漏效果好的冷却器铜管防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冷却器的铜管防漏装置,包括杆体、套筒、密封套,

所述的杆体包括接头段、直杆段I、锥形段I,所述的接头段设置外螺纹,外螺纹的外径小于直杆段I的直径;直杆段I的一端与接头段连接,另一端与锥形段I连接;锥形段I的小端与直杆段I相连接,且连接处大小相等;

所述的套筒、密封套对应于杆体的直杆段I和锥形段I设置,其形状与杆体的直杆段I和锥形段I相同;

所述的套筒套在杆体上,密封套套在套筒上;所述的套筒具有伸缩性,密封套具有弹性。

所述的套筒包括直杆段II和锥形段II,所述的直杆段II的内径大于直杆段I的直径;锥形段II的小端与直杆段II相连接,且连接处大小相等,;锥形段II恰好能套装在锥形段I外。

在锥形段II长度的中部沿同一周向设置2-6个圆形通孔,避免套筒在受挤压产生变形中,因中锥形段II中部受到拉力过大而撕裂,有效延长套筒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套筒从锥形段II的大端部被切割成均等的2-6瓣,切割线沿圆形通孔的中线将圆形通孔切割成均等的两半,切割的长度小于锥形段II的长度。

所述的密封套包括直杆段III和锥形段III,直杆段III的内径大于直杆段II的外径;锥形段III的小端与直杆段III相连接,且连接处大小相等;锥形段III恰好能套装在锥形段II外。

所述的直杆段I、直杆段II、直杆段III的长度均相等,锥形段I、锥形段II、锥形段III的长度均相等。

所述的接头段上安装螺母。

所述的套筒的材质为铜,所述的密封套的材质为橡胶。

所述的杆体、套筒、密封套均为一体成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安装步骤如下:将套筒从接头段套在杆体外,使套筒的锥形段II对应于杆体的锥形段I设置;再将密封套从直杆段II套在套筒外,使密封套的锥形段对应于套筒的锥形段II,形成防漏组合件;将防漏组合件塞入需要封堵的冷却器铜管端盖接口处;在接头段上安装垫片,再拧紧螺母;在拧紧螺母的过程中,杆体受轴向力的作用朝接头段方向发生位移,杆体的锥形段I挤压套筒的锥形段II,套筒的锥形段II受挤压后朝径向张开,张开的锥形段II对密封套的锥形段III施力,使密封套扩张,直至密封套与冷却器铜管的端盖紧密契合,实现对铜管端盖的封堵防漏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由于套筒具有伸缩性,密封套具有弹性,在杆体的挤压作用下,套筒可沿径向张开,从而向密封套施力,使密封套扩张与需要封堵的端盖内壁紧密装配;将套筒的锥形段切割成均等的瓣片,使套筒在杆体的挤压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使密封套受到更大的挤压力,使密封作用更易于实现,并且在套筒锥形段长度的中部设置圆形的通孔,圆形通孔被切割线分成均等的两半,避免套筒锥形段在变形过程中因中部受到的拉力过大而撕裂,有效延长套筒的使用寿命;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漏装置对冷却器铜管端盖进行密封,当铜管端盖发生泄露的时候,只需要对该防漏装置进行修复处理再重新装上即可,解决了现有堵头装卸不便,且无法进行二次处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结构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降低人力劳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示意图

图中各序号及其对应的结构名称如下:1-杆体,11-接头段,12-直杆段I,13-锥形段I,2-套筒,21-直杆段II,22-锥形段II,23-圆形通孔,3-密封套,31-直杆段II,32-锥形段III,4-螺母,5-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水轮发电机组冷却器的铜管防漏装置,包括杆体1、套筒2、密封套3,

所述的杆体1包括接头段11、直杆段I12、锥形段I13,所述的接头段11设置外螺纹,外螺纹的外径小于直杆段I12的直径;直杆段I12的一端与接头段11连接,另一端与锥形段I13连接;锥形段I13的小端与直杆段I12相连接,且连接处大小相等;

所述的套筒2、密封套3对应于杆体的直杆段I12和锥形段I13设置,其形状与杆体的直杆段I12和锥形段I13相同;

所述的套筒2套在杆体1上,密封套3套在套筒2上;所述的套筒2具有伸缩性,密封套3具有弹性。

所述的套筒2包括直杆段II21和锥形段II22,所述的直杆段II21的内径大于直杆段I12的直径;锥形段II22的小端与直杆段II21相连接,且连接处大小相等,;锥形段II22恰好能套装在锥形段I13外。

在锥形段II22长度的中部沿同一周向设置2-6个圆形通孔23,避免套筒在受挤压产生变形中,因中锥形段II22中部受到拉力过大而撕裂,有效延长套筒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套筒2从锥形段II22的大端部被切割成均等的2-6瓣,切割线沿圆形通孔23的中线将圆形通孔切割成均等的两半,切割的长度小于锥形段II22的长度。

所述的密封套3包括直杆段III31和锥形段III32,直杆段III31的内径大于直杆段II21的外径;锥形段III32的小端与直杆段III31相连接,且连接处大小相等;锥形段III32恰好能套装在锥形段II22外。

所述的直杆段I12、直杆段II21、直杆段III31的长度均相等,锥形段I13、锥形段II22、锥形段III32的长度均相等。

所述的接头段11上安装螺母4。

所述的套筒2的材质为铜,所述的密封套3的材质为橡胶。

所述的杆体1、套筒2、密封套3均为一体成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的安装步骤如下:将套筒2从接头段11套在杆体外,使套筒2的锥形段II对应于杆体的锥形段I13设置;再将密封套3从直杆段II21套在套筒2外,使密封套的锥形段32对应于套筒2的锥形段II22,形成防漏组合件;将防漏组合件塞入需要封堵的冷却器铜管端盖接口处;在接头段11上安装垫片5,再拧紧螺母4;在拧紧螺母4的过程中,杆体1受轴向力的作用朝接头段11方向发生位移,杆体1的锥形段I13挤压套筒2的锥形段II22,套筒2的锥形段II22受挤压后朝径向张开,张开的锥形段II22对密封套3的锥形段III32施力,使密封套扩张,直至密封套3与冷却器铜管的端盖紧密契合,实现对铜管端盖的封堵防漏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