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降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176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降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电机组散热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导流降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中冷器是发电机组散热器中重要的组成部份,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动力系统的输出,考核中冷器性能主要有散热能力、经过中冷器后压力降等指标,如经过中冷器后的压力降大,会使进入柴油机的空气量减少,从而使得带入柴油机燃烧缸内的氧气量减少,造成燃烧不充分,减少柴油机的动力输出,且加大对空气的污染。

目前发电机组的中冷器主要存在气室与进气管路口空间小,气管内部为全空、功率较大、中冷器气室长,气室主要由两个进气口和一个气室壳组成,蜗轮增压气体在内部流动速度达较大值时,气体的流动性受阻很大。且当经气口的高压气体(300KPa蜗轮增压气体)垂直吹向气室壁时,气体的流向会发生突变,形成较大的反作用力。不仅造成流动性及流量降低,在此长期冲击力作用下,更会造成气管与气室焊缝开裂(中冷器为铝制产品)、胶管脱落等情况,降低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布局简单、改善气体流动性的导流降压装置,解决了高压气体垂直吹向气室壁后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造成压降增大及气流量减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导流降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喇叭”形气口的异形气管,异形气管的大口端与气室壳连接,异形气管的小口端与连接法兰连接,异形气管内设有至少两块导流板。

优选地,所述的导流板从异形气管的小口端至异形气管的大口端呈发散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异形气管内设有两块导流板,两块导流板将异形气管分成三条通道。

优选地,所述的导流板从异形气管的小口端至异形气管的大口端呈“八”字形。

优选地,所述的导流板将异形气管分隔而成的通道可以通过调节导流板的角度调节大小。

优选地,所述的异形气管包括异形气管上盖和异形气管下盖,异形气管上盖和异形气管下盖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管采用了异形气管,使得进气口呈现为“喇叭”形使得进入的气体在分散时的有效截面大大提高,促使导流板均衡引流事半功倍,更好的减少由蜗轮增压气体垂直吹在气室壁上的反作用力引起的压力损失及气量减小。进气管内部增加导流板后,也相当于同时给气管和气室之间增加了两块筋板,大大增强气管与气室壳的联接强度,避免气管在震动过程中开裂。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局简单,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以大大改善气体的流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冷器上气室整体布局图;

图2为一种导流降压装置的示意图(中冷器进气口导流示意图);

图3为异形气管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导流降压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喇叭”形气口的异形气管,异形气管的大口端与气室壳6连接,异形气管的小口端与连接法兰1连接,异形气管内设有至少两块导流板,导流板从异形气管的小口端至异形气管的大口端呈发散型设置。异形气管包括异形气管上盖2和异形气管下盖3,如图3所示,异形气管上盖2和异形气管下盖3连接。

本实施例中,异形气管内设有两块导流板,即位于异形气管左侧的第一导流板4和位于异形气管右侧的第二导流板5。导流板从进口至出口为“八”字形,即导流板从异形气管的小口端至异形气管的大口端呈“八”字形。两块导流板将异形气管分成三条通道。导流板将异形气管分隔而成的通道可以通过调节导流板的角度调节大小。

当高压气体由连接法兰1流入异形气管后被分割成三道气流,左侧的气流被引导流向左侧,中间少部份气流流向导流口正下方,右侧气流被引导流向右侧,导流口(即位于连接法兰1端的通道入口)的大小和导流板的角度根据气室长度来调节,气室左侧较长时,左侧进气口(即第一导流板4与异形气管之间的通道入口)应较大,并且导流板相对于气室壁的角度也更大,这样可使气流分配更加合理;反之气室右侧较长时,右侧进气口(即第二导流板5与异形气管之间的通道入口)应较大,并且导流板相对于气室壁的角度也更大。进气管采用了异形气管,使得进气口呈现为“喇叭”形使得进入的气体在分散时的有效截面大大提高,促使导流板均衡引流事半功倍,更好的减少由蜗轮增压气体垂直吹在气室壁上的反作用力引起的压力损失及气量减小。气口内部增加导流板后,也相当于同时给气管和气室之间增加了两块筋板,大大增强气管与气室壳的联接强度,避免气管在震动过程中开裂。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气室的进口处设有三个导流口,其具体功能分别如下(从左至右):

当蜗轮增压气体经管路输送至连接法兰1后,再向气室内部流动时,经过异形气管,便接触到第一导流板4,促使气体顺着第一导流板4流向气室的左侧,加上异形气管上盖2、异形气管下盖3组成的“喇叭”形气口,使得导流更加顺畅的流向气室左侧;

当蜗轮增压气体经管路输送至连接法兰1后,再向气室内部流动,便接触到第二导流板5,促使气体顺着第二导流板5流向气室的右侧,加上异形气管上盖2、异形气管下盖3组成的“喇叭”形气口,使得导流更加顺畅的流向气室右侧;

由于进气口下方也有部份气流需求,所以在第一导流板4、第二导流板5之间也留下了中部导流口,气流可直接流向进气口正前方,便于提供足够气流给进气管正下方。

增加第一导流板4、第二导流板5后也相当于同时给异形气管上盖2、异形气管下盖3、气室壳6增加了两块筋板,大大增强异形气管与气室壳的联接强度,避免气管在震动过程中开裂。经过测试验证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蜗轮增压气体压降减小了30%以上,通气量增加了15%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