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热能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5415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热能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热交换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热能再利用装置,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提高,普通家庭汽车的数量日益增多,人们的户外旅游生活也更加丰富,自驾游、外出野营等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经常选择的娱乐项目。自驾游和长途运输时司乘人员长时间在狭小的车内活动,非常不方便,特别是在空旷的野外长时间旅行,司乘人员要饮用开水极不方便,而机动车长时间行驶,燃料汽油、柴油、天然气等能源燃烧时产生了大量的热能,除去供给机动车发动机使用外,一部分热能通过尾气排放装置排放到大气中,另一部分热能通过机动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将热量释放到机动车发动机周围空间去,这些热能白白的浪费掉,十分可惜。如果把这些能量充分加以再利用,不仅可以增加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效果,而且减少散热风扇的启动次数,降低电瓶的损耗。

机动车行驶时燃料在气缸内燃烧,并将其释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机动车发动机工作时,燃料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不仅使发动机本身温度升高,同时排放出带有大量热能的尾气,现有机动车发动机尾气都是通过排气岐管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发动机冷却液的热能也是通过冷却系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其所含的热能亦随之流失而白白浪费,不仅降低了燃料能量的利用率,而且大量热能还增大了温室气体排放。燃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的能量并不是全部变成机动车动能,除去30%-40%的能量以尾气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外,还有发动机冷却水和摩擦等损失。

另一方面,人们开车外出活动时,需要饮用开水和清洗车辆。

目前,现有的技术均利用机动车发电机产生电能为机动车蓄电瓶蓄能,再将蓄电瓶中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加热饮用水。车载电加热壶不仅增加了发动机的工作负荷,还增加了能源的消耗,而且加热时间比较长,增加了电瓶的损耗,而机动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在工作时其热能却没有被很好利用起来,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机动车中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在工作时能量交换带有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没有被利用起来,通过机动车散热系统直接排放在大气中,无意中造成了能量的浪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采集热能,并加以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热能再利用装置,它是在加热水箱上固定设有冷却液流入口和冷却液流出口。在加热水箱内设有热交换装置,在热交换装置上通过喝水泵和开水管设有喝水杯,在热交换装置上通过供水泵和冷水管设有水箱,在开水管上通过三通电磁阀设有洗车水管,洗车水管端头安装有可调式洗车喷枪,在水箱上通过洗车水泵和洗车水管设有可调式洗车喷枪,在加热水箱上设有温度探头和水位计并与热交换装置相接触连接。

所述的加热水箱与喝水泵、洗车水管和可调式洗车喷枪相管连接;所述的水箱与洗车水泵、洗车水管和可调式洗车喷枪相管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是在冷却液管内设有的热交换管是螺旋形结构。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是在冷却液管内设有的热交换管是蛇形结构或正弦波板式结构。

在螺旋形热交换管一端通过水流入口与供水泵、水箱通过冷水管相管连接,另一端水流出口通过三通电磁阀与回水管和开水管相管连接,开水管与喝水杯相管连接,在水箱上设有温度探头,温度探头由电子电路进行自动温度控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廉,不消耗任何能源便可将饮用水烧开,可给外出旅行的人们提供丰富的开水资源,特别是在严寒地区可对车辆进行热清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中加热水箱1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附图1热交换装置15结构示意图;

附图4热交换装置15是正弦波板式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5是热交换装置15是螺旋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热能再利用装置,它是在加热水箱1上固定设有冷却液流入口14和冷却液流出口13,冷却液流入口14通过进水管与机动车发动机冷却装置一端相管连接,冷却液流出口13与机动车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另一端相管连接。在加热水箱1内设有热交换装置15,在加热水箱1上固定设有喝水泵2,在热交换装置15上通过喝水泵2和开水管7设有喝水杯6,喝水杯6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机动车内靠近驾驶仓的位置,在加热水箱1上通过喝水泵2和三通电磁阀3设有洗车水管4和开水管7,在洗车水管4一端上设有可调式洗车喷枪5,在开水管7一端设有喝水杯6。在加热水箱1上固定设有供水泵8,在热交换装置15上通过供水泵8和冷水管9设有水箱10,水箱10可设置在机动车尾部,在水箱10上通过洗车水泵23和洗车水管4设有可调式洗车喷枪5。所述的加热水箱1上设有温度探头11和水位计12并与热交换装置15相接触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15是在冷却液管19内设有螺旋形热交换管18,螺旋形热交换管18可以增大热交换面积,大大提高热交换效率。螺旋形热交换管18的水流入口21与供水泵8、冷水管9和水箱10相管连接,螺旋形热交换管18的水流出口22与开水管7和回水管16通过三通电磁阀3相管连接。

所述的水箱10与洗车水泵23、洗车水管4和可调式洗车喷枪5相管连接。

所述的加热水箱1与喝水泵2、洗车水管4和可调式洗车喷枪5相管连接。

水走螺旋形热交换管18的水流行腔20的管程,冷却液走冷却液管19的冷却液行腔17的壳程,可保证热交换管18的周围都是高温冷却液。

为了保证喝水杯6中的水是开水,在热交换管18、水流出口22与开水管7和回水管16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3并通过温度探头11来测量螺旋形热交换管18中水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饮用标准后,三通电磁阀3中的开水管7一端自动打开,否则开水管7一端是关闭的,这个过程由电子电路进行自动温度控制。

实施例二:

一种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热能再利用装置,它是在加热水箱1内固定设有热交换装置15,在加热水箱1上固定设有冷却液流入口14和冷却液流出口13,冷却液流入口14通过进水管与机动车发动机冷却装置一端相管连接,冷却液流出口13与机动车发动机冷却装置的另一端相管连接。在热交换装置15上通过喝水泵2和开水管7设有喝水杯6,喝水杯6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机动车内靠近驾驶仓的位置,在热交换装置15上通过喝水泵2和洗车水管4设有可调式洗车喷枪5;在热交换装置15上通过供水泵8和冷水管9设有水箱10,水箱10可设置在机动车尾部,在水箱10上通过洗车水泵23和洗车水管4设有可调式洗车喷枪5。所述的加热水箱1上设有温度探头11和水位计12并与热交换装置15相接触连接。

所述的热交换装置15是在冷却液管19内设有的热交换管18是蛇形结构或正弦波结构,由于热交换管18相互挨在一起,形成板式结构,其表面尽可能做大,以利于热量交换,热交换管18的水流入口21与供水泵8、冷水管9和水箱10相管连接,热交换管18的水流出口22与开水管7和回水管16通过三通电磁阀3相管连接。

所述的水箱10与洗车水泵24、洗车水管4和可调式洗车喷枪5相管连接。

所述的加热水箱1与喝水泵2、洗车水管4和可调式洗车喷枪5相管连接。

水走蛇形热交换管18的水流行腔20的管程,冷却液走冷却液管19的冷却液行腔17壳程。

为了保证喝水杯6中的水是开水,在蛇形热交换管18、水流出口22与开水管7和回水管16连接处设有三通电磁阀3并通过温度探头11来测量蛇形热交换管18中水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饮用标准后,三通电磁阀3中的开水管7一端自动打开,否则开水管7一端是关闭的,这个过程由电子电路进行自动温度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