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冲程发动机机油分离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85971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二冲程发动机机油分离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工具,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机油分离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二冲程发动机普遍采用机油、燃油预先混合的方式供油,混合比固定,机油、燃油分配不合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机油分离润滑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冲程发动机机油分离润滑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机油箱和机油泵,所述的机油泵与机油箱固定连接,所述的机油泵与机油箱之间设置进油管,所述的机油泵出口设置输油管,所述的机油泵上设置从动涡轮,所述的从动涡轮与机油泵活动连接。从动涡轮由固定在曲轴上的主动蜗盘同步驱动,带动机油泵运行,机油箱内的机油通过进油管输入到机油泵中,机油泵泵出机油,通过输油管把机油泵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机油和燃油在发动机进气歧管处与空燃油混合物再次混合,泵入机油量与发动机的转速及负载相关,使机油分配及润滑更合理,机油消耗量少,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高。

可选的,所述的输油管上设置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与输油管固定连接。输油管上的单向阀,可以起到防止燃油回流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的机油泵上设置回油管,所述的回油管一端与机油泵固定连接,所述的回油管另一端与机油箱固定连接。回油管用于机油泵的内多余的油回流到机油箱内。

可选的,所述的机油箱上设置油位传感器,所述的油位传感器与机油箱固定连接,所述的油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油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机油箱内的油量,并将油量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传输油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发动机的运转和系统警示器的触发。

可选的,所述的机油箱上设置油箱盖,所述的油箱盖与机油箱之间设置防脱链。油箱盖用于封闭机油箱的加油口,防脱链可以防止油箱盖的丢失。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从动涡轮由固定在曲轴上的主动蜗盘同步驱动,带动机油泵运行,机油箱内的机油通过进油管输入到机油泵中,机油泵泵出机油,通过输油管把机油泵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机油和燃油在发动机进气歧管处与空燃油混合物再次混合,泵入机油量与发动机的转速及负载相关,使机油分配及润滑更合理,机油消耗量少,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一种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一种后视结构示意图。

1、机油箱;2、机油泵;3、进油管;4、从动涡轮;6、油位传感器;7、回油管;8、单向阀;9、输油管;10、控制器;11、油箱盖;12、防脱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二冲程发动机机油分离润滑系统(见附图1-4),包括机油箱1和机油泵2,所述的机油泵2与机油箱1固定连接,所述的机油泵2与机油箱1之间设置进油管3,所述的机油泵2出口设置输油管9,所述的机油泵2上设置从动涡轮4,所述的从动涡轮4与机油泵2固定连接,所述的输油管9上设置单向阀8,所述的单向阀8与输油管9固定连接,所述的机油泵2上设置回油管7,所述的回油管7一端与机油泵2固定连接,所述的回油管7另一端与机油箱1 固定连接,所述的机油箱1上设置油位传感器6,所述的油位传感器6与机油箱 1固定连接,所述的油位传感器6与控制器10电连接,所述的机油箱1上设置油箱盖11,所述的油箱盖11与机油箱1之间设置防脱链12。

本申请从动涡轮由固定在曲轴上的主动蜗盘同步驱动,带动机油泵运行,机油箱内的机油通过进油管输入到机油泵中,机油泵泵出机油,通过输油管把机油泵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机油和燃油在发动机进气歧管处与空燃油混合物再次混合,泵入机油量与发动机的转速及负载相关,使机油分配及润滑更合理,机油消耗量少,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高,输油管上的单向阀,可以起到防止燃油回流的作用,回油管用于机油泵的内多余的油回流到机油箱内,油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机油箱内的油量,并将油量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接收传输油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发动机的运转和系统警示器的触发,油箱盖用于封闭机油箱的加油口,防脱链可以防止油箱盖的丢失。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