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动机用摆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5540发布日期:2019-03-27 12:3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发动机用摆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用摆杆。



背景技术:

摆杆是发动机动力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凸轮轴的转动转化为滚轮摇臂的上下运动,从而控制气门的升程。

现有摆杆有以下缺点:

1.摆杆杆身的弹簧支撑面只起固定弹簧的作用,弹簧安装有偏斜的话会使摆杆偏斜,不仅导致摆杆的运动轨迹不正确,还会导致摆杆与其配合件的偏磨,这就对弹簧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2.销轴部分为压铆,压铆的缺点是销轴不能旋转,磨损不均匀,压出力过大时会导致销轴孔的变形,并且热处理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发动机用摆杆,工作稳定,弹簧支撑面保证了弹簧可以在其上滑动,弹簧会一直与弹簧支撑面完全接触,降低弹簧的精度要求,销轴采用硬旋铆的工艺,销轴可自由旋转使其磨损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发动机用摆杆,用于发动机动力系统,安装于凸轮、滚轮摇臂、固定块、偏心轮与弹簧之间,包括摆杆主体,摆杆主体包括两块侧壁,两块侧壁的其中一端和中间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销轴孔,分别安装端轴承套件和中间轴承套件,端轴承套件和中间轴承套件分别包括销轴、滚针及轴承外圈,滚针作用在于减小摩擦,销轴起安装承载的作用。两块所述的侧壁另一端通过连接段连接,连接段具有呈曲线状的底面,位于两块侧壁之间设有弹簧支撑块,弹簧支撑块一端与连接段相连,另一端两侧设有翼板,翼板架设于侧壁上,弹簧支撑块与翼板呈“t”字型结构。组装后,凸轮轴上的凸轮与中间轴承套件的轴承外圈相抵,滚轮摇臂上的轴承套件与连接段的底面相抵,固定块和偏心轮与端轴承套件的轴承外圈相抵,弹簧与弹簧支撑块的上表面相抵,弹簧保持固定的运动轨迹,使摆杆复位,摆杆将凸轮轴的转动转化为滚轮摇臂的上下运动,从而控制气门的升程。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连接段、弹簧支撑块和翼板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在一块板材上加工出摆杆主体各个部位的形状,再通过冲压形成摆杆主体的造型,工艺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支撑块的上表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即沿受到的来自弹簧力的方向弯曲。

作为优选,所述翼板呈拱形架设于侧壁上,翼板直接与侧壁相抵,或者通过焊接等方式与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支撑块的上表面两侧设有倒角,避免过多的摩擦。

作为优选,所述端轴承套件的轴承外圈包括一个中间外圈和两个侧外圈,且中间外圈的直径大于侧外圈的直径。中间外圈与固定块配合安装,其作用是固定销轴的位置,使摆杆可以绕销轴的中心轴转动,侧外圈与偏心轮配合安装,其作用是推动摆杆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端轴承套件和中间轴承套件的销轴通过旋铆方式安装,可自由旋转使其磨损均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摆杆的弹簧支撑块保证了弹簧可以在其上表面滑动,由于弹簧会一直与支撑面完全接触,故不存在弹簧安装偏斜的情况,降低了对弹簧的精度要求。

2、摆杆的弹簧支撑块与两个侧壁通过两个翼板连接,一方面防止了弹簧支撑块在热处理后的变形,另一方面加强了弹簧支撑块的强度并保证弹簧运动轨迹的精度。

3、摆杆的弹簧支撑块与两个翼板可以直接冲压成型,工艺简单。

4、销轴采用硬旋铆的装配工艺,具有压出力大、热处理工艺简单及整体淬火的优点,并且销轴可自由旋转使其磨损均匀。

5、摆杆零件的数量较少,功能集成,摩擦与磨损小,工作稳定,提高发动机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端轴承套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摆杆主体;1.1,1.2、侧壁;1.3、连接段;1.4、底面;1.5、弹簧支撑块;1.6,1.7、翼板;1.8、倒角;2、端轴承套件;2.1、中间外圈;2.2,2.3、侧外圈;3、中间轴承套件;4、凸轮;5、滚轮摇臂;6、固定块;7、偏心轮;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方式为: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用摆杆,用于发动机动力系统,安装于凸轮4、滚轮摇臂5、固定块6、偏心轮7与弹簧8之间,包括摆杆主体1,摆杆主体1包括两块侧壁1.1、1.2,两块侧壁1.1、1.2的其中一端和中间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销轴孔,分别安装端轴承套件2和中间轴承套件3,端轴承套件2和中间轴承套件3分别包括销轴、滚针及轴承外圈,且销轴通过旋铆方式安装。其中,结合图4所示,端轴承套件2的轴承外圈包括一个中间外圈2.1和两个侧外圈2.2、2.3,且中间外圈2.1的直径大于侧外圈2.2、2.3的直径。

结合图2-3所示,两块侧壁1.1、1.2另一端通过连接段1.3连接,连接段1.3具有呈曲线状的底面1.4,位于两块侧壁1.1、1.2之间设有弹簧支撑块1.5,弹簧支撑块1.5一端与连接段1.3相连,另一端两侧设有翼板1.6、1.7,翼板1.6、1.7架设于侧壁1.1、1.2上,弹簧支撑块1.5与翼板1.6、1.7呈“t”字型结构。

其中,弹簧支撑块1.5的上表面呈向下弯曲的弧形,且上表面的两侧设有倒角1.8。此外,翼板1.6、1.7呈拱形架设于侧壁1.1、1.2上,翼板1.6、1.7直接与侧壁1.1、1.2相抵连接,也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与侧壁1.1、1.2固定连接。

在组装后,凸轮轴上的凸轮4与中间轴承套件3的轴承外圈相抵,滚轮摇臂5上的轴承套件与连接段1.3的底面1.4相抵,固定块6与端轴承套件2的中间外圈2.1相抵,偏心轮7与端轴承套件2的两个侧外圈2.2、2.3相抵,弹簧8与弹簧支撑块1.5的上表面相抵,弹簧8保持固定的运动轨迹,使摆杆主体1复位,摆杆主体1将凸轮轴的转动转化为滚轮摇臂5的上下运动,从而控制气门的升程。

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1、1.2、连接段1.3、弹簧支撑块1.5和翼板1.6、1.7通过冲压一体成型,具体是,在一块板材上加工出摆杆主体1各个部位的形状,以连接段1.3为前方,两侧的侧壁1.1、1.2分别向后弯折,弹簧支撑块1.5和翼板1.6、1.7构成的“t”字型结构也向后弯折,并形成相应的形状,完成摆杆主体1的造型后,最后在进行端轴承套件2和中间轴承套件3的装配等后续装配加工,完成发动机用的摆杆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发动机用摆杆,用于发动机动力系统,安装于凸轮、滚轮摇臂、固定块、偏心轮与弹簧之间,包括摆杆主体,摆杆主体包括两块侧壁,两块侧壁的其中一端和中间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销轴孔,分别安装端轴承套件和中间轴承套件,两块的侧壁另一端通过连接段连接,连接段具有呈曲线状的底面,位于两块侧壁之间设有弹簧支撑块,弹簧支撑块一端与连接段相连,另一端两侧设有翼板,翼板架设于侧壁上,弹簧支撑块与翼板呈“T”字型结构。本发明摆杆工作稳定,弹簧支撑面保证了弹簧可以在其上滑动,由于弹簧会一直与弹簧支撑面完全接触,故不存在弹簧安装偏斜的情况,降低弹簧的精度要求,销轴采用硬旋铆的工艺,销轴可自由旋转使其磨损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徐纳;任海军;姚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新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1
技术公布日:2019.0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