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133发布日期:2018-10-19 22:3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油路控制系统作为常用的系统,可在发动机启动时,通过发动机油路控制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启动燃油电磁阀开启,以方便于燃油经启动燃油电磁阀通入发动机内为发动机启动工况供油,并可在发动机启动后的工作过程中,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运行燃油电磁阀开启,以方便于燃油经运行燃油电磁阀通入发动机内为发动机运行工况供油。但由于该发动机油路控制系统较为复杂,而且,发动机油路控制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需占据外界较大的空间,从而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简单且可使电子控制单元无需占据外界空间的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主油箱、防气泡油箱、油泵、滤油器、启动燃油电磁阀、运行燃油电磁阀、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ECU电源;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设置在发动机内;所述主油箱与防气泡油箱连通;所述油泵的进油端与防气泡油箱连通,油泵的出油端与滤油器的进油端连通;所述启动燃油电磁阀的进油端、运行燃油电磁阀的进油端分别与滤油器的出油端固定连接;所述启动燃油电磁阀的出油端、运行燃油电磁阀的出油端分别与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油泵、ECU电源、启动燃油电磁阀、运行燃油电磁阀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该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显示器、遥控接收机。

该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发动机转速的转速传感器。

该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发动机排气温度的电热偶。

所述发动机内还设置有与电子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用于点火的陶瓷发热体。

所述发动机为涡喷发动机。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其通过将电子控制单元设置在发动机内,并通过合理设置主油箱、防气泡油箱、油泵、滤油器、启动燃油电磁阀、运行燃油电磁阀、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的连接关系,使得系统较为简单,而且,还可使电子控制单元无需占据外界的空间,从而可节省外界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子控制单元位于发动机内的示意图;

图3为电子控制单元与油泵、显示器、遥控接收机的分离示意图;

图中:11、主油箱;12、防气泡油箱;13、油泵;14、滤油器;15、启动燃油电磁阀;16、运行燃油电磁阀;17、电子控制单元;18、发动机;19、ECU电源;20、显示器;21、遥控接收机;22、转速传感器;23、电热偶;24、陶瓷发热体;25、起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包括主油箱11、防气泡油箱12、油泵13、滤油器14、启动燃油电磁阀15、运行燃油电磁阀16、电子控制单元17、发动机18、ECU电源19;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7设置在发动机18内;所述主油箱11与防气泡油箱12连通;所述油泵13的进油端与防气泡油箱12连通,油泵13的出油端与滤油器14的进油端连通;所述启动燃油电磁阀15的进油端、运行燃油电磁阀16的进油端分别与滤油器14的出油端固定连接;所述启动燃油电磁阀15的出油端、运行燃油电磁阀16的出油端分别与发动机18固定连接;所述油泵13、ECU电源19、启动燃油电磁阀15、运行燃油电磁阀16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发动机18为涡喷发动机。

在发动机18的启动过程中,电子控制单元17控制油泵13工作,并控制启动燃油电磁阀15开启,此时,主油箱11的燃油通过防气泡油箱12流向油泵13,然后经滤油器14过滤后从启动燃油电磁阀15流向发动机18。而在发动机18启动后的工作过程中,电子控制单元17控制油泵13工作,并控制运行燃油电磁阀16开启,此时,主油箱11的燃油通过防气泡油箱12流向油泵13,然后经滤油器14过滤后从运行燃油电磁阀16流向发动机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其通过将电子控制单元17设置在发动机18内,并通过合理设置主油箱11、防气泡油箱12、油泵13、滤油器14、启动燃油电磁阀15、运行燃油电磁阀16、电子控制单元17、发动机18的连接关系,可简化管路、电线路,使得系统较为简单,而且,还可使得电子控制单元17无需占据外界的空间,可节省外界的空间。

具体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7上设置有电磁阀插座,所述启动燃油电磁阀15的电性连接端、所述运行燃油电磁阀16的电性连接端分别与电磁阀插座电性插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7上还设置有ECU电源插座和油泵插座,所述ECU电源19的电性连接端与ECU电源插座电性插接,所述油泵13的电性连接端与油泵插座电性插接,从而方便于连接。

具体的,所述主油箱11通过第一通油管与防气泡油箱12连通;所述油泵13的进油端通过第二通油管与防气泡油箱12连通,油泵13的出油端通过第三通油管与滤油器14的进油端连通;所述启动燃油电磁阀15的进油端、运行燃油电磁阀16的进油端通过第三通油管分别与滤油器14的出油端固定连接,以方便于连接。

具体的,所述主油箱11还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防气泡油箱12的上端还设置有加油口,以方便于加油。

该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还包括分别与电子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的显示器20、遥控接收机21,从而方便于通过显示器20显示相应的参数数据,并方便于选择和输入相关参数。

该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电子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发动机18转速的转速传感器22,以方便于检测发动机18的转速。

进一步地,该发动机内置式油路控制系统还包括与电子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并用于检测发动机18排气温度的电热偶23,从而可方便于检测发动机18的排气温度。具体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7上还设置有电热偶插座,所述电热偶23的电性连接端与电热偶插座电性插接,从而方便于电热偶23与电子控制单元17之间的连接。

所述发动机18内还设置有与电子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并用于点火的陶瓷发热体24。具体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7上还设置有陶瓷发热体插座,所述陶瓷发热体24的电性连接端与陶瓷发热体插座电性连接,从而方便于陶瓷发热体24与电子控制单元17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动机18配备的起动机25与电子控制单元17电性连接。具体的,所述电子控制单元17上设置有起动机插座,所述起动机25的电性连接端与起动机插座电性插接,以方便于起动机25与电子控制单元17之间的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