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启动拉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5746发布日期:2018-10-12 21:27阅读:15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油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启动拉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小型汽油机发动机的启动端都装有一个启动拉盘,通过启动拉盘给予的少量启动 动力使得发动机启动。现有的启动拉盘一般是由拉盘盖、卷簧、拉盘、拉手及拉绳构成,在使用时通过拉手给力拉出拉绳,然后由于卷簧恢复形变使得拉盘反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拉绳被收纳。当拉盘与拉盘盖之间的距离过大时拉绳收纳的过程中易脱离拉盘导致下次使用时不便拉出,当拉盘与拉盘盖之间的距离过小时拉绳拉出或收纳的过程中拉盘易与拉盘盖之间发生摩擦,造成拉盘盖磨损,缩短启动拉盘的使用寿命同时需要拉盘的面积较大这样就需要较多的材料来制造拉盘且不利于散热;而且现有的启动拉盘只能用来启动发动机,功能单一,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启动拉盘,它具有具有防止拉绳偏离拉盘减少阻力便于收纳和拉出,节约资源,延长使用寿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启动拉盘,包括拉盘盖、卷簧、拉盘、拉手及拉绳,所述拉盘上设有启动毂,所述拉盘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拉盘盖上设有导线管,所述通孔与导线管相导通,所述通孔为椭圆型,所述导线管与拉盘盖切线的夹角为30°~60°;所述拉盘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限位板,转轴和下限位板,所述下限位板上开设有拉绳安装孔和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导线管相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槽的槽宽不小于导线管的外径,所述导线管的外径不大于转轴的高度,所述导线管的内径不大于拉绳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管远离通孔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通孔远离导线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拉盘盖的侧边和拉盘盖的底部均设有百叶窗。

进一步地,所述拉手包括连接端和手拉端,所述手拉端的底端与连接端的上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连接端的下端与拉绳的一端连接,所述手拉端上设有收纳槽和配合收纳槽使用的槽盖,所述槽盖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在手拉端,所述槽盖的另一侧与手拉端卡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申请的拉盘大小不受拉盘盖大小的影响使用更加的灵活,由于通孔为椭圆型这样能更好的适应导线管与拉盘盖切线的夹角为30°~60°,进而避免拉绳在通孔与导线管的连接处时发生弯折导致拉绳和通孔与导线管的连接处相接触最终导致拉绳被磨损;延长拉绳的使用寿命同时能更好的减少拉绳在拉出和收纳过程中不必要的阻力;其中定位槽与导线管相对应设置,且定位槽的槽宽不小于导线管的外径,其中导线管的外径不大于转轴的高度,这样使得导线管可以穿过定位槽且位于上限位板和下限位板之间,便于进行拉绳能准确缠绕于转轴上,从而避免拉绳在缠绕过程中脱离拉盘影响正常使用,进一步避免不必要的阻力产生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不含拉手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盘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启动拉盘,包括拉盘盖10、卷簧20、拉盘30、拉手40及拉绳50,在拉盘30上设有启动毂60,其特征在于:在拉盘盖10上开设有通孔,在拉盘盖10上设有导线管70,其中通孔100与导线管70相导通便于拉绳50穿过,其中通孔100为椭圆型这样能更好的适应导线管70与拉盘盖10切线的夹角C1为30°~60°这样能更好的避免拉绳50在通孔100与导线管70的连接处发生弯折导致拉绳50与通孔100与导线管70的连接处相接触最终导致拉绳50被磨损,延长拉绳50的使用寿命同时能更好的减少拉绳50在拉出和收纳过程中不必要的阻力。

如图3所示:拉盘30包括一体成型的上限位板31,用于收纳拉绳50的转轴32和下限位板33,其中转轴32的一端与上限位板31相连,且另一端与下限位板33相连,在下限位板33上开设有用于将拉绳50的一端固定的拉绳安装孔331和定位槽332,其中定位槽332与导线管70相对应设置,且定位槽332的槽宽L1不小于导线管70的外径D1,其中导线管的外径D1不大于转轴32的高度L2,这样使得导线管70可以穿过定位槽332且位于上限位板31和下限位板33之间,便于进行拉绳50能准确缠绕于转轴32上,从而避免拉绳50在缠绕过程中脱离拉盘30影响正常使用,进一步避免不必要的阻力产生提高工作效率。其中导线管70的内径不大于拉绳50的外径,这样使得拉绳50能够无阻力的通过导线管70。

进一步地,在导线管70远离通孔100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环71这样进一步避免拉绳50在使用过程中被磨损,在通孔100远离导线管70的一端设有第二密封环,这样当操作者在拉出拉绳50后直接放掉拉手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减少拉手对拉盘盖10的冲击力,延长拉盘盖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在拉盘盖10的侧边和拉盘盖10的底部均设有散热孔90和配合散热孔使用的百叶窗这样能在起到散热作用的同时起到防尘作用。

进一步地,拉手40包括连接端41和手拉端42,其中手拉端42的底端与连接端41的上端可拆卸的连接;其中连接端41的下端与拉绳50的一端连接,在手拉端42上设有收纳槽81和配合收纳槽81使用的槽盖82,其中槽盖82的一侧通过铰链固定在手拉端42便于槽盖82通过铰链转动,其中槽盖82的另一侧与手拉端42卡接这样不需要借助外部工具就可将槽盖82固定,这样当在安装过程中螺钉可以放置在收纳槽81内避免螺钉散落导致螺钉遗失影响安装导致整体不够稳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