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油泵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829发布日期:2019-02-12 21:3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油泵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油泵壳体结构,属于铝合金机加工领域领域。



背景技术:

燃油泵是汽车、摩托车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之一,作用是将燃油从燃油箱中吸出、加压后输送到供油管中,和燃油压力调节器配合建立一定的燃油压力。油泵体在铸造过程中,需要通过与之配合的外壳进行铸造,其中外壳的上壳体上的10.5mm的通孔开孔方向与壳体是平行的,但该通孔的中心轴所在的纵向面位于上壳体上端边沿纵向面的内侧,故在加工该通孔,若是直接竖直进刀的话,是加工不了的,一般需要刀头先从位于通孔外侧向内平行进刀、再竖直向下进刀,才能实现加工,进刀麻烦,多次让位,加工的工效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的新型油泵壳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油泵壳体结构,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上加工的通孔,其特征在于,壳体从通孔上方处分成上壳体部分和下壳体部分,其中上壳体部分与下壳体部分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拼接;在壳体内壁四个边缘均加工有凹槽,在壳体内设有与壳体匹配的抗压橡胶内套,抗压橡胶内套的四个边缘加工有凸起,壳体与抗压橡胶内套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固定。

优选地,上述可拆卸的方式具体是在上壳体部分的拼接面及下壳体部分的拼接面上均加工有向内的凸边,且在凸边上加工有螺栓孔,抗压橡胶内套上对应上壳体部分的凸边与下壳体部分的凸边之间的位置加工有凸起,凸起上也加工有与凸边上螺栓孔同轴的通孔;上壳体部分与下壳体部分之间通过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壳体部分的凸边、抗压橡胶内套的通孔、下壳体部分的凸边的螺栓实现连接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体式的壳体设计,在拼接之前刀具可直接竖直向下进刀而实现壳体部分上的通孔进行加工,操作更为简单,也提高了工效;而且抗压橡胶内套的设计,在抗压的同时增强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横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显然,不能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成部件被称为“设有”或“固定有”或“连接有”另一部件时,两者可以是通过螺栓、焊接等常规方式连接而成。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达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下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型号、尺寸、条件,按照常规方法,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如图1、图2所示,新型油泵壳体结构,包括壳体1以及壳体1上加工的通孔2,壳体1从通孔2上方处分成上壳体部分1.1和下壳体部分1.2,其中上壳体部分1.1与下壳体部分1.2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拼接,具体是在上壳体部分1.1的拼接面及下壳体部分的拼接面上均加工有向内的凸边,且在凸边上加工有螺栓孔,抗压橡胶内套3上对应上壳体部分1.1的凸边与下壳体部分1.2的凸边之间的位置加工有凸起,凸起上也加工有与凸边上螺栓孔同轴的通孔,上壳体部分1.1与下壳体部分1.2之间通过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壳体部分1.1的凸边、抗压橡胶内套3的通孔、下壳体部分1.2的凸边的螺栓4实现拼接的;在壳体1内壁四个边缘均加工有凹槽,在壳体1内设有与壳体1匹配的抗压橡胶内套3,抗压橡胶内套3的四个边缘加工有凸起,壳体1与抗压橡胶内套3之间通过凸起和凹槽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