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826发布日期:2019-02-12 21:34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车辆燃油箱中,可使车辆动力持续而不会发生失效现象的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如:All Terrain Vehicle,ATV),是一种低压轮胎车辆,此种车辆较其他的车辆适合更多的地形,通常为三轮或者四轮,某些特殊应用也有六轮设计。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燃油泵装置30,可组设于上述全地形车的车辆燃油箱中,其包含有一法兰盘组件31,可用以将燃油泵装置30与燃油箱锁附结合;一托架32组装于法兰盘组件31下方,托架32内设有一燃油泵33,可输出燃油经由法兰盘组件31至车辆内燃机,使车辆能驱动;一压力调节器34设于法兰盘组件31,压力调节器34可将燃油泵33所提供的燃油进行压力调节,并使用一压力调节器扣35将压力调节器34固定于法兰盘组件31上;一滤网36位于燃油泵装置30下方,用以过滤燃油中的脏污;一吸油管37将燃油泵32与滤网36连接,作为燃油连接输出用。

燃油泵装置30凭借燃油泵33输出燃油,一部分燃油会流至法兰盘组件31的出油口311,将燃油输出至车辆内燃机,另一部分燃油会进入到压力调节器34中作燃油压力调节,使管路燃油压力稳定,然后再排入燃油箱中,滤网36会将燃油作过滤,再凭借吸油管37将燃油传送到燃油泵33。

当车辆行走于险恶地形时,如果遇到车辆过弯或急加减速等状况,会使燃油箱内的燃油摇晃至另一侧,可能会造成短时间燃油泵装置30无法吸取燃油,而使车辆动力不足,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熄火,影响人身安全。

有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人凭借着在此一领域所拥有丰富专业的经验,乃积极研究,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发展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可解决车辆在险恶地形下燃油泵装置无法正常吸取燃油而使车辆动力不足的情形,并可提高燃油输出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应用于车辆燃油箱中,该燃油泵装置组设于该燃油箱中,该燃油泵装置的特征是包含有:

一法兰盘组件,用于将该燃油泵装置锁附结合于该燃油箱;

一托架,组装于该法兰盘组件下方;

一燃油泵,设于该托架内,能够输出燃油经由该法兰盘组件至车辆内燃机,使车辆能驱动;

一压力调节器,设于该法兰盘组件,该压力调节器能够将该燃油泵所提供的燃油进行压力调节,使管路燃油压力稳定;

一滤网,位于该燃油泵装置下方,用以过滤燃油中的脏污;

一吸油管,将该燃油泵与该滤网连接;及,

一回油管,一端与该法兰盘组件连接,另一端装设于该滤网上方,以导引燃油排至该滤网上。

所述的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其中:该回油管一端与该法兰盘组件连接,另一端与该滤网连接。

所述的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其中,该法兰盘组件上具有:

一出油口,能够将燃油输出至车辆内燃机;

一连接器,用于与车辆端电气连接;及,

一引出线组,用以将该连接器与该燃油泵作电气连接。

所述的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其中:该燃油泵输出燃油,燃油会经由该燃油泵上方的一主流道流出,一部分燃油会通过该主流道上方的一出油流道,并流至该法兰盘组件的出油口,以将燃油输出至车辆内燃机;另一部分燃油则通过该出油流道另一端的一入油流道,然后流至一次流道,并进入到该压力调节器中作燃油压力调节,以稳定该燃油泵装置中管路的燃油压力;燃油经过压力调节后,会流至该法兰盘组件的一泄油孔,该泄油孔连通该回油管,使燃油通过该泄油孔进入到该回油管并排至该滤网上,该滤网会将燃油作过滤,再凭借该吸油管将该滤网中的燃油传送到该燃油泵。

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使燃油泵装置可以一直循环提供燃油给车辆内燃机使用,让车辆不会有驾驶到一半熄火的情况,可大幅提高行车安全,同时能够有效利用燃油,减少燃油的损耗。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详细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燃油泵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燃油泵装置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燃油箱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平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燃油流路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另一方向燃油流路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于燃油箱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本实用新型)燃油箱10;燃油泵装置20;法兰盘组件21;托架22;燃油泵23;压力调节器24;压力调节器扣25;滤网26;吸油管27;回油管28;出油口211;连接器212;引出线组213;主流道214;出油流道215;入油流道216;次流道217;泄油孔218;(现有技术)燃油泵装置30;法兰盘组件31;托架32;燃油泵33;压力调节器34;压力调节器扣35;滤网36;吸油管37;出油口31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燃油箱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平面图。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应用于车辆燃油箱中。

一燃油箱10中储存有一定燃油,一燃油泵装置20组设于该燃油箱10中,可将该燃油箱10中的燃油输出给车辆内燃机使用;该燃油泵装置20包含有一法兰盘组件21,作为将该燃油泵装置20锁附结合于该燃油箱10,该法兰盘组件21上具有一出油口211、一连接器212及一引出线组213;一托架22,组装于该法兰盘组件21下方;一燃油泵23,设于该托架22内,可输出燃油经由该法兰盘组件21上的出油口211至车辆内燃机,使车辆能驱动;一压力调节器24,设于该法兰盘组件21,该压力调节器24可将该燃油泵23所提供的燃油进行压力调节,使管路中的燃油压力稳定;一压力调节器扣25,组装于该压力调节器24上,用以将该压力调节器24固定于该法兰盘组件21上;一滤网26,位于该燃油泵装置20下方,用以过滤燃油中的脏污;一吸油管27,将该燃油泵23与该滤网26连接;一回油管28,一端与该法兰盘组件21连接,另一端装设于该滤网26上方,可将压力调节器24调节排出的燃油导引排至该滤网26上。

其中,该法兰盘组件21的出油口211可将燃油输出至车辆内燃机,该连接器212用于与车辆端电气连接,而该引出线组213用以将该连接器212与该燃油泵23作电气连接。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燃油流路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的另一方向燃油流路的示意图。该燃油泵装置20凭借该燃油泵23输出燃油,燃油会经由该燃油泵23上方的一主流道214流出,一部分燃油会通过该主流道214上方的一出油流道215,并流至该法兰盘组件21的出油口211,以将燃油输出至车辆内燃机;另一部分燃油则通过另一端的一入油流道216,然后流至一次流道217,并进入到该压力调节器24中作燃油压力调节,以稳定该燃油泵装置20中管路的燃油压力;燃油经过压力调节后,会流至该法兰盘组件21的一泄油孔218,该泄油孔218连通该回油管28,使燃油通过该泄油孔218进入到该回油管28并排至该滤网26上,该滤网26会将燃油作过滤,再凭借该吸油管27将该滤网26中的燃油传送到该燃油泵23。

请参阅图8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于燃油箱内的示意图。当车辆行走于险恶地形时,如果遇到车辆过弯或急加减速等状况,会使该燃油箱10内的燃油摇晃至另一侧,此时若存油量不足以供吸油管27将燃油传送到燃油泵23,可能会造成短时间燃油泵装置20无法吸取燃油,而使车辆动力不足,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熄火,而凭借本实用新型的该燃油泵装置20可以克服上述问题,该回油管28一端与该法兰盘组件21连接,另一端装设于该滤网26上方,也可与该滤网26连接;燃油经过压力调节后,进入到该回油管28并排至该滤网26上,可以利用该滤网26的毛细现象进行燃油暂存,再凭借该吸油管27将该滤网26中的燃油传送到该燃油泵23,即不致造成车辆动力不足甚至熄火的情形。

本实用新型燃油泵装置的回油结构,使燃油泵装置可以一直循环提供燃油给车辆内燃机使用,让车辆不会有驾驶到一半熄火的情况,可大幅提高行车安全,同时能够有效利用燃油,减少燃油的损耗。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