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818发布日期:2019-02-12 21:34阅读:689来源:国知局
多孔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是关于一种多孔消音器。



背景技术:

汽车进气系统肩负着为发动机提供空气,并且同时肩负着降低进气噪声的任务。进气噪声是汽车最主要的噪声源之一,通常采用在进气系统中设置消音器降低进气口噪声。多孔消音器是较广泛应用于进气系统的消音器,多孔消音器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消声大等特点,特别适合于进排气噪声的控制。

为方便多孔消音器的装配及密封,多孔消音器的外壳多为圆形筒体,且进、出气口位于外壳的两端。多孔消音器是安装汽车进气系统中,不能与周边其它部件干涉,汽车提供给多孔消音器布置空间通常是不规则的(即异形边界区域),在这个不规则区域布置常规的多孔消音器,就必然存在一定比例的空间利用不上的问题,同时也会带来消音器容积变小、消音效果(消音器容积越大,消音效果越好)大幅降低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不规则的空间,有必要设计出一种适合不规则布置空间的异形的多孔消音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适合于不规则空间的多孔消音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孔消音器,所述多孔消音器包括不规则的外壳、弯筒状的多孔结构、端盖、以及限位结构,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出气管,所述外壳本体侧壁外连接有所述出气管,所述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和进气管,所述端盖本体上部连接有所述进气管,所述多孔结构收容于所述外壳本体内的腔体中,所述多孔结构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连通,所述多孔结构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连通,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和限位筋,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腔体的腔壁上,所述限位筋设置于所述多孔结构的外壁上,所述限位筋卡合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中而实现所述多孔结构与所述外壳的相对固定,所述出气口、所述外壳本体的开口分别与所述端盖本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筋的两侧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分别与所述限位筋和所述多孔结构外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夹角为α,90°≤α<1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同轴接合连通,或所述出气口处的所述多孔结构插设于所述出气管中而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多孔结构包括弯管体和通孔,所述弯管体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壳本体侧壁开设有外壳通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外壳通孔外周的所述外壳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外壳通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盖本体开设有端盖,所述进气管于所述端盖本体上方且与所述端盖通孔外周的所述端盖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端盖通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气口外周凸设有多孔结构连接筋,所述开口外周凸设有外壳连接筋,所述端盖本体下方外周设置有第一连接筋,所述端盖本体下方所述端盖通孔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与所述多孔结构连接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筋与所述外壳连接筋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消音器,适合于不规则布置空间,密封一致性好,消音效果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消音器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消音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消音器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消音器10包括外壳12、多孔结构14、端盖16、以及限位结构15。

外壳12包括外壳本体121和出气管125。外壳本体121为不规则的筒形或斗形,具体是根据汽车提供给多孔消音器10布置空间的形状来决定。外壳本体12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123,开口123可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外壳本体121内部形成有腔体122,腔体122用于收容多孔结构14。外壳本体121下部侧壁开设有外壳通孔124,出气管125呈圆筒状,出气管125于外壳本体121外部且与外壳通孔124外周的外壳本体121固定连接,出气管125与外壳通孔124同轴密封连通,出气管125的内径等于外壳通孔124的直径。开口123的外周凸设有外壳连接筋126,外壳连接筋126用于与端盖16连接。

多孔结构14穿设并收容于外壳12内,多孔结构14为弯筒状结构,多孔结构14包括弯管体141和通孔144,弯管体141包括进气口142和出气口143,进气口142和出气口143夹角为α,90°≤α<180°,可以理解,多孔消音器10的进、出气方向不同于常规多孔消音器直线方向,其进、出气方向呈角度α,α可根据不规则的布置空间来进行调整。弯管体14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4,通孔144的数量、大小及位置根据计算软件模拟计算而知。进气口142的外周凸设有多孔结构连接筋145,多孔结构连接筋145用于与端盖16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口143的内径等于出气管125的内径,外壳12与多孔结构14安装时,出气口143与出气管125同轴接合连通,具体参见图1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出气口143的外径等于外壳12的出气管125的内径,外壳12与多孔结构14安装时,出气口143处的弯管体141插设于出气管125中而连通。进一步地,出气口143与出气管125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图未示)。

限位结构15设置于外壳12与多孔结构14之间,限位结构15包括限位槽152和限位筋154。限位槽152设置于外壳12内部腔体122的腔壁(如腔壁上部、腔壁底部等)上。限位筋154设置于多孔结构14的弯管体141的外壁(如外壁上部、外壁底部等)上,限位筋154的两侧还可以设置有加强筋155,加强筋155分别与限位筋154和弯管体141外壁连接,加强筋155对限位筋154起着加强的作用。多孔结构14与外壳12安装时,限位筋154卡合于对应的限位槽152中而实现多孔结构14与外壳12的相对位置的固定,同时出气口143与出气管125相连通。

端盖16包括端盖本体161和进气管166,端盖本体161的形状及大小与开口121的形状及大小相同,端盖本体161扣设于开口121上,进气管166呈圆筒状,端盖本体161开设有端盖通孔162,进气管166于端盖本体161上方且与端盖通孔162外周的端盖本体161固定连接,进气管166与端盖通孔162同轴密封连通,进气管166的内径等于端盖通孔162的直径,该固定连接可为振动摩擦焊接。端盖本体161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筋163和第二连接筋164,端盖本体161下方外周设置有第一连接筋163,第一连接筋163的形状及大小与外壳连接筋126的形状及大小相同,端盖本体161下方端盖通孔162处设置有第二连接筋164,第二连接筋164于第一连接筋163内,第二连接筋164的形状及大小与多孔结构连接筋145的形状及大小相同。

外壳12、多孔结构14、及端盖16均采用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材料制作而成,进一步地,外壳12、多孔结构14、及端盖16均采用PP-LGF30(30%长玻纤增强聚丙烯)。

多孔消音器10组装步骤:多孔结构14插入外壳12的腔体122中,限位筋154卡合于对应的限位槽152中而使得多孔结构14与外壳12的相对固定,同时出气口143与出气管125相对接连通,端盖16扣设于外壳12的开口123上,第二连接筋164与多孔结构连接筋145固定连接,进气管166与弯管体141的进气口142相连通,第一连接筋163与外壳连接筋126固定连接。上述固定连接为振动摩擦焊接,振动摩擦焊接使得多孔消音器10各部件间密封一致性好、消音效果一致性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消音器10,适合于不规则布置空间,密封一致性好,消音效果一致性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