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式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90014发布日期:2020-03-27 19:33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式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式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火力发电因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渐渐被风力发电代替,我国多处地方也已经建立了大量的大型风力发电基地,但是大型风力发电机体型较大、造价较高,无法进行移动,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普遍使用,而将大型发电机按比例缩小后,类似于机翼的扇轮又无法提供足够的发电动力,而目前市面上存在的一些风力发电机,面对强风、强雨天气时没有预防措施,硬抗的效果往往是机身受损,蓄电池因为发电轴的转速过高而短路,因而即需发明一种可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式风力发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式风力发电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式风力发电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中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中间设有电机腔,所述环形腔远离所述电机腔的一侧壁设有内部腔,所述环形腔底壁设有圆形腔,所述圆形腔底壁设有电机腔,所述电机腔与所述电机腔之间设有对本发明进行高度和角度调节的调节装置;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齿轮中的转动圆板,所述转动圆板中左右对称设有环形槽,所述电机腔底壁固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上侧动力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侧固设有与所述圆形腔内壁转动连接的支撑齿轮,所述支撑齿轮上左右对称设有滑动腔,每个所述滑动腔中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侧固设有在所述环形槽中滑动的滑块,所述电机腔底壁固设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上侧动力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外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电机腔内壁滑动连接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左右对称固设有小固块,每个所述小固块与同一侧的滑块之间铰接有铰接板;

所述升降块上侧固设有收风块,所述收风块左右对称设有开口腔,所述开口腔之间设有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与所述开口腔之间设有风力收集装置,所述锥齿轮腔下侧设有传动腔,所述锥齿轮腔与所述传动腔之间设有风力发电装置,所述收风块顶侧固设有顶部固块,所述顶部固块与所述转动电机之间设有风向感应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风力收集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每个所述开口腔左右侧壁的锥齿轮轴,每个所述锥齿轮轴向靠近所述锥齿轮腔的一侧壁延伸贯穿所述开口腔的一侧壁进入到所述锥齿轮腔中且与所述锥齿轮腔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锥齿轮轴上固设有长管,每个所述长管上左右对称固设有十二个支架,每两个左右对称的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收风轴,每个所述收风轴上固设有用于收集风力的收风轮。

作为优选,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左侧所述锥齿轮轴右侧的第一锥齿轮,右侧所述锥齿轮轴的左侧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腔上下侧壁转动连接有贯穿轴,所述贯穿轴向下延伸贯穿所述锥齿轮腔的底壁进入到所述传动腔中且与所述传动腔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贯穿轴上侧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腔底壁与所述传动腔顶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贯穿轴转动连接的空管,所述空管上固设有与所述大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空管与所述贯穿轴在所述传动腔中上下对称固设有两个大齿轮,所述传动腔底壁左右对称固设有两个发电器,左侧所述发电器上侧转动连接有长轴,右侧所述发电器上侧转动连接有短轴,所述短轴与所述长轴上侧分别固设有与所述大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且左侧所述小齿轮与上侧所述大齿轮相啮合,右侧所述小齿轮与下侧所述大齿轮相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风向感应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顶部固块顶面的感应轴,所述感应轴向下延伸贯穿所述顶部固块顶面,所述感应轴上固设有三根感应板,每个所述感应板远离所述感应轴的一侧固设有迎风板,所述感应轴下侧转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转动电机之间连接有电线。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传统的大型风力发电机无法移动的局限性,缩小后三根扇叶又无法提供足够电力的特性,通过改善发电机的结构,通过两个收风轮进行风力收集,收风轮后侧半圆形的收风腔大大提升了普通风速下收风轮转动的速度,提升了发电效率,作为小型风力发电机,在面对强风速时不仅容易因为收风轮转速过高造成发电器短路,而且容易损坏,本发明在风速较大时可以将风力收集装置收缩到机体中来,避免了遭受大风而造成的损毁,针对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本发明安装了感应装置可以随时根据风向调节收集装置的方向,更加便捷、准确,因而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式风力发电机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d-d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普遍使用的可伸缩式风力发电机,包括机体20,所述机体20中设有环形腔24,所述环形腔24中间设有电机腔32,所述环形腔24远离所述电机腔32的一侧壁设有内部腔27,所述环形腔24底壁设有圆形腔23,所述圆形腔23底壁设有电机腔51,所述电机腔51与所述电机腔32之间设有对本发明进行高度和角度调节的调节装置101,所述调节装置101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齿轮21中的转动圆板26,所述转动圆板26中左右对称设有环形槽25,所述电机腔51底壁固设有转动电机50,所述转动电机50上侧动力连接有转动轴57,所述转动轴57上侧固设有与所述圆形腔23内壁转动连接的支撑齿轮21,所述支撑齿轮21上左右对称设有滑动腔22,每个所述滑动腔22中滑动连接有支撑块29,所述支撑块29上侧固设有在所述环形槽25中滑动的滑块28,所述电机腔32底壁固设有升降电机30,所述升降电机30上侧动力连接有螺纹轴33,所述螺纹轴33上螺纹连接有螺纹管47,所述螺纹管47外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电机腔32内壁滑动连接的升降块48,所述升降块48左右对称固设有小固块46,每个所述小固块46与同一侧的滑块28之间铰接有铰接板31,所述升降块48上侧固设有收风块34,所述收风块34左右对称设有开口腔35,所述开口腔35之间设有锥齿轮腔40,所述锥齿轮腔40与所述开口腔35之间设有风力收集装置102,所述锥齿轮腔40下侧设有传动腔61,所述锥齿轮腔40与所述传动腔61之间设有风力发电装置103,所述收风块34顶侧固设有顶部固块58,所述顶部固块58与所述转动电机50之间设有风向感应装置104。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力收集装置102包括转动连接在每个所述开口腔35左右侧壁的锥齿轮轴38,每个所述锥齿轮轴38向靠近所述锥齿轮腔40的一侧壁延伸贯穿所述开口腔35的一侧壁进入到所述锥齿轮腔40中且与所述锥齿轮腔40的一侧壁转动连接,每个所述锥齿轮轴38上固设有长管45,每个所述长管45上左右对称固设有十二个支架37,每两个左右对称的所述支架37上转动连接有收风轴67,每个所述收风轴67上固设有用于收集风力的收风轮36,在进行风力收集时,风进入所述开口腔35中在风力的作用下,所述收风轮36带动所述支架37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长管45转动,接着带动所述锥齿轮轴38转动,在所述开口腔35迎风曲面的作用下,可以将带动所述收风轮36移动的风力成倍增加。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力发电装置103包括固定安装在左侧所述锥齿轮轴38右侧的第一锥齿轮41,右侧所述锥齿轮轴38的左侧固设有第二锥齿轮43,所述锥齿轮腔40上下侧壁转动连接有贯穿轴44,所述贯穿轴44向下延伸贯穿所述锥齿轮腔40的底壁进入到所述传动腔61中且与所述传动腔61的底壁转动连接,所述贯穿轴44上侧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42,所述锥齿轮腔40底壁与所述传动腔61顶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贯穿轴44转动连接的空管65,所述空管65上固设有与所述大齿轮63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39,所述空管65与所述贯穿轴44在所述传动腔61中上下对称固设有两个大齿轮63,所述传动腔61底壁左右对称固设有两个发电器59,左侧所述发电器59上侧转动连接有长轴60,右侧所述发电器59上侧转动连接有短轴66,所述短轴66与所述长轴60上侧分别固设有与所述大齿轮63相啮合的小齿轮62,且左侧所述小齿轮62与上侧所述大齿轮63相啮合,右侧所述小齿轮62与下侧所述大齿轮63相啮合,风力收集装置101工作带动所述锥齿轮轴38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4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三锥齿轮42转动,接着带动所述贯穿轴44、下侧所述大齿轮63转动,进而带动右侧所述小齿轮62、所述长轴60转动,进而通过所述长轴60转动使得右侧所述发电器59产生电力并储存,与此同时,右侧所述锥齿轮轴38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43转动,接着带动所述第四锥齿轮39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空管65转动、从而带动上侧所述大齿轮63、左侧所述小齿轮62转动,进而通过带动短轴66转动而带动右侧所述发电器59产生电力并储存,在发电装置103中,各级锥齿轮传动与大小齿轮传动中将所述锥齿轮轴38的转速大大提升,进而保证了所述长轴60与所述短轴66有较高的转速,提升发电效率。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向感应装置104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顶部固块58顶面的感应轴55,所述感应轴55向下延伸贯穿所述顶部固块58顶面,所述感应轴55上固设有三根感应板53,每个所述感应板53远离所述感应轴55的一侧固设有迎风板52,所述感应轴55下侧转动连接有控制器56,所述控制器56与所述转动电机50之间连接有电线49,风向通过吹动所述迎风板52从而带动所述感应板53、所述感应轴55转动,从而所述控制器56感应、收集所述感应轴55转动的数据,进而通过所述电线49控制所述转动电机50带动所述转动轴57转动,转动,从而调整风力收集装置101的角度。

初始状态时,收风块34在最下侧,支撑块29处于远离电机腔32的一侧。

当需要通过风力进行发电带动其他机器运作时,将本发明输送到目的地,打开升降电机30,进而带动电机腔32转动,从而带动螺纹管47、升降块48上升,进而带动收风块34上升到一定高度,接着通过感应风向,迎风板52从而带动感应板53、感应轴55转动,从而控制器56感应、收集感应轴55转动的数据,进而通过电线49控制转动电机50带动转动轴57转动,进而带动支撑齿轮21转动,从而带动支撑块29、滑块28转动,此时滑块28带动转动圆板26在内部腔27中转动,接着通过铰接在滑块28与小固块46之间的铰接板31带动升降块48转动,进而带动收风块34转动到合适角度;

在进行风力收集时,风进入开口腔35中在风力的作用下,收风轮36带动支架37转动,从而带动长管45转动,接着带动锥齿轮轴38转动,在开口腔35迎风曲面的作用下,可以将带动收风轮36移动的风力成倍增加,左侧锥齿轮轴3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锥齿轮42转动,接着带动贯穿轴44、下侧大齿轮63转动,进而带动右侧小齿轮62、长轴60转动,进而通过长轴60转动使得右侧发电器59产生电力并储存,与此同时,右侧锥齿轮轴38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3转动,接着带动第四锥齿轮39转动,进而带动空管65转动、从而带动上侧大齿轮63、左侧小齿轮62转动,进而通过带动短轴66转动而带动右侧发电器59产生电力并储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针对传统的大型风力发电机无法移动的局限性,缩小后三根扇叶又无法提供足够电力的特性,通过改善发电机的结构,通过两个收风轮进行风力收集,收风轮后侧半圆形的收风腔大大提升了普通风速下收风轮转动的速度,提升了发电效率,作为小型风力发电机,在面对强风速时不仅容易因为收风轮转速过高造成发电器短路,而且容易损坏,本发明在风速较大时可以将风力收集装置收缩到机体中来,避免了遭受大风而造成的损毁,针对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本发明安装了感应装置可以随时根据风向调节收集装置的方向,更加便捷、准确,因而值得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