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料泵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0032发布日期:2019-12-06 18:2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燃料泵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燃料泵总成。



背景技术:

燃料泵多为箱内安装的电动泵,燃料泵通常用于机动车内用以将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等从油箱输送至内燃机。燃料泵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电机转子和叶轮。电机转子驱动叶轮旋转时将燃料从壳体的入口吸入,穿过电机的转子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后从出口排出。由于汽车行业日益发达,对燃料泵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相应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装置往往不能耐受低温气体,而且响应命令较慢,工作效率低。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设计和生产一种新型燃料泵总成,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燃料泵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装置往往不能耐受低温气体,而且响应命令较慢,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燃料泵总成,包括流道部分、电机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流道部分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电机部分,所述电机部分包括涡轮风扇、第二壳体、旋转电机和固定轴,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涡轮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涡轮风扇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旋转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控制部分,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第三壳体、底盖板、传感器、控制器、控制板和连接杆,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盖板,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底盖板形成密闭腔室,所述第三壳体的一侧和顶端均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三壳体内设置所述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具有插头,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均固定连接所述底盖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均开设有防转卡槽。

优选的,所述流道部分、所述电机部分和所述控制部分的各结合面及连接件均为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涡轮风扇均为铝合金或铜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电机工作,旋转电机带动涡轮风扇,涡轮风扇转动将低温气体通过进气口吸入,气体在流道内经压缩后由出气口喷出,从而完成增压功能,通过传感器接收的信息,控制器导出传感器接收的信息,控制器根据信息控制旋转电机的开关和转速,从而完成对装置的控制,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响应命令迅速及时,工作效率高,该新型燃料泵总成,不仅能够耐受低温气体,而且响应命令迅速及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流道部分、110第一壳体、111进气口、112出气口、200电机部分、210涡轮风扇、220第二壳体、230旋转电机、240固定轴、300控制部分、310第三壳体、311插口、320底盖板、330传感器、340控制器、341插头、350控制板、360连接杆、400支架、410防转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燃料泵总成,不仅能够耐受低温气体,而且响应命令迅速及时,提高工作效率,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流道部分100、电机部分200和控制部分300;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流道部分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第一壳体110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111,第一壳体110的顶端开设有出气口112,第一壳体110用于提供气体流动的通道,进气口111用于气体导入第一壳体110,出气口112用于气体导出第一壳体110;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电机部分200包括涡轮风扇210、第二壳体220、旋转电机230和固定轴240,第一壳体110的一侧固定安装电机部分200,第一壳体11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20,涡轮风扇210设置在第一壳体110内,涡轮风扇210的一侧固定连接旋转电机230,旋转电机230设置在第二壳体220内,旋转电机230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轴240,固定轴24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二壳体220,具体的,第一壳体110的一侧四角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孔(图中未标记),第二壳体220与第一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四个同内径的第二螺纹孔(图中未标记),通过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紧固螺栓的配合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220固定,涡轮风扇210的一侧焊接旋转电机230的输出端,旋转电机230卡扣连接第二壳体220,旋转电机230的一侧焊接固定轴240,固定轴240的一侧焊接第二壳体220,涡轮风扇210用于将气体吸入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220用于存放旋转电机230,旋转电机230用于带动涡轮风扇210旋转,固定轴240用于连接旋转电机230和第二壳体220,保持旋转电机230处于水平位置;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控制部分300包括第三壳体310、底盖板320、传感器330、控制器340、控制板350和连接杆360,控制部分300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220的一侧,第二壳体220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壳体310,第三壳体3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底盖板320,第三壳体310和底盖板320形成密闭腔室,第三壳体310的一侧和顶端均开设有插口311,第三壳体310内设置传感器330,传感器330的一端固定连接控制板350,控制板350的底端固定连接控制器340,控制器340上具有插头341,传感器330电性连接控制器340,控制板350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360,两个连接杆360均固定连接底盖板320,具体的,第二壳体220的一侧四角开设有四个第三螺纹孔(图中未标记),第三壳体310与第三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四个同内径的第四螺纹孔(图中未标记),通过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和紧固螺栓的配合将第二壳体220和第三壳体310固定,第三壳体310的一侧四角开设有四个第五螺纹孔(图中未标记),底盖板320与第五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四个同内径的第六螺纹孔(图中未标记),通过第五螺纹孔、第六螺纹孔和紧固螺栓的配合将第三壳体310和底盖板320固定,传感器330的一端插接控制板350的顶端,控制器340的一端插接控制板350的底端,控制板350的一侧焊接两个连接杆360,两个连接杆360的一侧焊接底盖板320,第三壳体310用于存放传感器330和控制器340,插口311用于通过被插入从而连通电路,底盖板320用于密封第三壳体310,传感器330用于感应控制信号,控制器340用于控制旋转电机230开关,插头341用于通过插入从而连通电路,控制板350用于固定传感器330和控制器340,连接杆360用于连接底盖板320和控制板350;

在具体的使用时,工作人员发射控制信号到传感器330上,控制器340导出传感器330内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控制器340将旋转电机230打开,旋转电机230带动涡轮风扇210旋转,将气体从进气口111吸入第一壳体110,经涡轮风扇210加压后由出气口112喷出。

请参阅图2和图3,为了固定装置,防止装置旋转,第二壳体220的外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架400,两个支架400均开设有防转卡槽410,具体的,第二壳体220的外部两侧均焊接有支架400,支架400用于固定装置,防转卡槽410用于防止装置旋转。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为了装置的安全性,流道部分100、电机部分200和控制部分300的各结合面及连接件均为密封结构。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为了增加装置的抗低温和抗冲击性能,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220、第三壳体310和涡轮风扇210均为铝合金或铜合金材料制成。

上述的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第五螺纹孔、第六螺纹孔和连接杆360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具体数量,本技术领域人员在本装置能完成其输出压缩气体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其数量。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