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1433发布日期:2022-08-24 12:2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油泵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2.高压油泵是将油箱中的燃油加压并经高压油轨输送至发动机。在燃油的输送过程中,一部分会被高压油泵送入发动机中,还有一部分未被送入发动机的燃油会经回油管路回流至油箱中;而在高压油泵输油过程中,其自身的机械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同时,由于高压油泵与发动机位于同一机仓内,发动机运转所产生的热量也会传导至高压油泵,使其温度升高。
3.现有对高压油泵的降温装置中,大多是在发动机仓内高压油泵周围加装隔板,该种方式只能减少发动机运转的热量传递给高压油泵,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压油泵在输油过程中自身机械摩擦产生的热量循环,导致整体的降温效果比较差。
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通过在高压油泵本体与油箱之间的回油管路中设置散热机构,通过散热机构的工作,能够实现对回油管路中油的冷却降温,经过冷却降温的油会对油箱内的油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油在流经高压油泵本体内部时,会吸收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热量,从而实现对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
6.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包括装有冷却液的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给所述冷却液降温的制冷器,所述箱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油口,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一回油管连通,且所述第一回油管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第一进油口的另一端与高压油泵本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的另一端与油箱的进油端连通。
8.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油口处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包括第一进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所述第一进口通过第一回油管路与所述高压油泵本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一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上设置有第二回油管。
9.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包括第二进口、第三进口、第三出口,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回油管连通,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二回油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出口通过第二回油管路与所述油箱的进油端连通。
10.优选的,所述制冷器为半导体制冷器,且所述制冷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制冷器分别位于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面上。
11.优选的,所述箱体上位于每个所述制冷器处还分别设置有用于给所述制冷器热端降温的散热扇。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油管呈螺旋状。
13.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油管的长度为1.5-3m。所述第二回油管由散热效果好的金属钢材质制成。
14.优选的,所述油箱的出油端通过第一出油管路与所述高压油泵本体的输入端连通。
15.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油口,所述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一出油管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油管位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第二进油口处设置有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三三通阀包括第四进口、第四出口、第五出口,所述第四进口通过第一出油管路与所述油箱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油管连通,所述第五出口上设置有第二出油管。
16.所述第二出油口处设置有第四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包括第五进口、第六进口、第六出口,所述第五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油管连通,所述第六进口与所述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六出口通过第二出油管路与所述高压油泵本体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油管呈螺旋状。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通过在高压油泵本体与油箱之间的回油管路中设置散热机构,通过散热机构的工作,能够实现对回油管路中油的冷却降温,经过冷却降温的油会对油箱内的油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油在流经高压油泵本体内部时,会吸收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热量,从而实现对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散热。
19.(2)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通过在散热机构中设置第一出油管,通过散热机构的工作,能够实现对出油管路中油的冷却降温,经过冷却降温的油在流经高压油泵本体内部时,会吸收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的流动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油的流动示意图。
25.图中:1、箱体;2、制冷器;3、第一进油口;4、第一三通阀;5、第一出油口;6、第二三通阀;7、第一回油管;8、第二回油管;9、第一回油管路;10、第一出油管路;11、高压油泵本体;12、油箱;13、第三三通阀;14、第四三通阀;15、第一出油管;16、第二出油管;17、散热风扇;18、第二回油管路;19、第二出油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高压油泵的散热机构,包括装有冷却液的箱体1,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用于给所述冷却液降温的制冷器2,所述箱体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进油口3,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3、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一回油管7连通,且所述第一回油管7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第一进油口3的另一端与高压油泵本体1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的另一端与油箱12的进油端连通。
30.通过制冷器2的工作,实现对冷却液的降温,第一回油管7位于冷却液内,回油管路中油在经过第一回油管7时,与冷却液进行热量交换,油实现冷却降温,经过冷却降温的油会对油箱内的油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油在流经高压油泵本体内部时,会吸收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热量,从而实现对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散热。
31.所述第一进油口3处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包括第一进口41、第一出口42、第二出口43,所述第一进口41通过第一回油管路9与所述高压油泵本体11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出口42与所述第一回油管7连通,所述第二出口43上设置有第二回油管8。第二回油管8位于箱体1外部。
32.所述第一出油口处设置有第二三通阀6,所述第二三通阀6包括第二进口、第三进口、第三出口,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一回油管7连通,所述第三进口与所述第二回油管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出口通过第二回油管路18与所述油箱12的进油端连通。
33.当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热量较少时或不需要进行散热时,通过控制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能够使油经第二回油管8直接回到油箱中,通过第二回油管8进行对回流油的少量散热。无需制冷器工作,节省能源。
34.所述制冷器2为半导体制冷器,且所述制冷器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制冷器2分别位于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面上。
35.所述箱体1上位于每个所述制冷器2处还分别设置有用于给所述制冷器2热端降温的散热扇17。
36.所述第一回油管7呈螺旋状。所述第一回油管由换热效果好的金属铝材质制成。螺旋状能够增加换热时间,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37.所述第二回油管8的长度为1.5-3m。所述第二回油管8由散热效果好的金属钢材质制成。增加第二回油管8内回流油的散热时间,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38.所述油箱12的出油端通过第一出油管路10与所述高压油泵本体11的输入端连通。
39.实施例2
40.请参阅图1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箱体1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二进油口,所述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之间通过第一出油管15连通,且所述第一出油管15位于所述箱体1内部,所述第二进油口处设置有第三三通阀13,所述第三三通阀包括第四进口、第四出口、第五出口,所述第四进口通过第一出油管路10与所述油箱12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第四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油管15连通,所述第五出口上设置有第二出油管16。
41.所述第二出油口处设置有第四三通阀14,所述第四三通阀14包括第五进口、第六进口、第六出口,所述第五进口与所述第一出油管15连通,所述第六进口与所述第二出油管16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六出口通过第二出油管路19与所述高压油泵本体1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油管15呈螺旋状。
42.通过在散热机构中设置第一出油管,通过散热机构的工作,能够实现对出油管路中油的冷却降温,经过冷却降温的油在流经高压油泵本体内部时,会吸收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热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对高压油泵本体内部的散热效果。
43.工作原理,假设高压油泵本体的内部温度分为四个区间,分别为0-a、a-b、b-c、c-d,且四个所述区间的温度依次递增,当高压油泵本体的内部温度位于0-a温度区间时,通过对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的控制,使油经第二回油管8、第二出油管16进行流动,此时制冷器不参与工作,节省能源;当高压油泵本体的内部温度位于a-b温度区间时,通过对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的控制,使油经第一回油管7、第二出油管16进行流动,实现在回油时进行冷却降温;当高压油泵本体的内部温度位于b-c温度区间时,通过对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的控制,使油经第二回油管8、第一出油管15进行流动,实现在出油时进行冷却降温;当高压油泵本体的内部温度位于c-d温度区间时,通过对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第三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的控制,使油经第一回油管7、第一出油管15进行流动,实现在回油时、出油时同时进行冷却降温。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