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06832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油发动机的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
【背景技术】
[0002]在内燃机向小型化及强化发展的趋势下,发动机增压/直喷和高压缩比汽油机技术已逐渐成为发动机主流技术,而气缸盖上进气道的流通特性制约着上述技术潜能的发掘,通常因气缸盖上进气道滚流比(流通特性参数之一)较低导致发动机只能降低增压比或降低压缩比的方式来避免发动机爆震,使得发动机性能差强人意,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减弱。
[0003]现有的双进气门发动机的进气道一般是先整体后分开的形式,气缸盖与进气歧管连接处为一整体式气道,在进入燃烧室前再分为一对分叉的进气道。这种结构的进气道使气道内气体流速降低,进气道喉口修型方案为提升滚流比使流量系数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解决增压/直喷和高压缩比汽油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滚流比较低使发动机性能提升受到限制的问题。
[0005]本发明所述的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包括两段相互独立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靠近燃烧室侧的底面向下弧形突出,所述进气道的喉口向燃烧室方向依次由第一直线段、过渡圆弧段和第二直线段构成,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25°?60°,第二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65°?90°,过渡圆弧段的半径为Imm?5mm0
[0006]优选的,所述两进气道相对燃烧室中心面对称。
[000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设计两个独立的进气道且气道向缸盖底面略凸出,可提升进气道内气体流动速度,使缸内混合气滚流比加强,提升火焰传播速率,有效避免发动机爆震,为增压/直喷和高压缩比汽油发动机性能提升奠定基础;
2、进气道喉口部分形成两直线段式且采用圆角过渡的设计,使进气道在滚流比大幅提升的同时降低了进气道流量系数受到的影响,避免了气流流速在喉口处达到当地马赫数时使气体流量受到限制的不利因素,保证发动机性能达到最优。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进气道的轴测图(含燃烧室);
图2是本进气道的主视图;
图3是本进气道的俯视图;
图4是本进气道喉口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0]1.一种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包括两段相互独立的进气道,其特征在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所示的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包括两段相互独立的进气道I,所述两进气道I相对燃烧室2中心面对称,各进气道上对应有气门3。
[0011]所述进气道I的靠近燃烧室侧的底面向下略微弧形突出,形成鱼腹状区域A,这种气道结构可提升进气道内气体流动速度,使缸内混合气滚流比加强,提升火焰传播速率,有效避免发动机爆震,为增压/直喷和高压缩比汽油发动机性能提升奠定基础。
[0012]参见图4,所述进气道I的喉口部分B由机加成型,其向燃烧室方向依次由第一直线段11、过渡圆弧段13和第二直线段12构成,所述第一直线段11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25°,第二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65°,过渡圆弧段为Rlmm。
[0013]上述的两段式且采用圆角过渡的喉口设计,使进气道在滚流比大幅提升的同时降低了进气道流量系数受到的影响,避免了气流流速在喉口处达到当地马赫数时使气体流量受到限制的不利因素,保证发动机性能达到最优。
[0014]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大部分技术特征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区别仅在于,所述进气道的喉口的第一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60°,第二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90°,过渡圆弧段为R5mm。
[0015]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大部分技术特征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区别仅在于,所述进气道的喉口的第一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45°,第二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75°,过渡圆弧段为R3mm。
【主权项】
1.一种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包括两段相互独立的进气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道靠近燃烧室侧的底面向下弧形突出,所述进气道的喉口向燃烧室方向依次由第一直线段、过渡圆弧段和第二直线段构成,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25°?60°,第二直线段与气门座圈台阶端面的夹角为65°?90°,过渡圆弧段的半径为Imm?5mm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进气道相对燃烧室中心面对称。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包括两段相互独立的进气道,所述进气道靠近燃烧室侧的底面向下弧形突出,所述进气道的喉口向燃烧室方向依次由第一直线段、过渡圆弧段和第二直线段构成。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发动机气缸盖进气道滚流比,优化发动机性能。
【IPC分类】F02B31/08, F02F1/42
【公开号】CN105673248
【申请号】CN201610047179
【发明人】邱阳, 刘波, 詹樟松, 邓伟, 任志勇, 何海珠, 陈文凤, 陈小东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