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及挡风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149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及挡风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风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及挡风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快速发展,太阳能发电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并成为新能源研发应用的方向。
[0003]一般情况下,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于大型的太阳能利用系统中,太阳能利用系统通常建立在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偏远地区,而在大部分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其风力强度也较大,持续强大的风力易对太阳能利用系统造成破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太阳能利用系统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其可有效地提高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抗风性能,使得太阳能利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更高。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发电系统,其可有效地提高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抗风性能,使得太阳能利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更高。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所述太阳能利用系统包括向阳倾斜布置的第一组件,所述挡风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背阳面一侧的挡风部,所述挡风部与地面呈倾斜布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挡风部包括第二挡风构件,所述第二挡风构件靠近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端高于其远离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件中形成有透风通道;所述挡风部包括第一挡风构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远离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端高于其靠近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端。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挡风部还包括第二挡风构件,所述第一挡风构件靠近所述第一组件布置,所述第二挡风构件远离所述第一组件布置;其中,所述第二挡风构件靠近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端高于其远离所述第一组件的一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风构件位于所述第一组件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挡风构件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利用系统为光热发电系统,所述第一组件由多个反射镜间隔布置构成,并且相邻的所述反射镜之间形成所述透风通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利用系统为光伏发电系统,所述第一组件由多个光伏电池板间隔布置构成,并且相邻的所述光伏电池板之间形成所述透风通道。
[0013]进一步地,所述挡风装置为建筑物,且所述建筑物上的部分结构形成所述挡风部。
[0014]优选地,所述建筑物为温室大棚。
[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建筑物由物料堆砌筑成。
[0016]进一步地,所述物料为工矿垃圾。
[0017]进一步地,所述挡风装置为建筑物,所述建筑物上的部分结构形成所述挡风部,所述建筑物由物料堆砌筑成;所述第一组件与其聚光照射的集热管之间的地面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物料为形成所述安装槽所挖掘出的土方。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组件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
[0019]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置于所述集热管和所述第一组件之间且呈水平布置的第二组件,且所述第二组件置于所述安装槽内。
[00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发电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还包括风力发电组件,所述风力发电组件中的风力驱动构件置于所述挡风部呈倾斜布置所形成的迎风面上。
[0021]进一步地,所述风力驱动构件置于所述挡风部呈倾斜布置所形成的迎风面的顶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通过在太阳能利用系统中设置挡风装置,抵抗风力对太阳能利用系统的破坏,维持太阳能利用系统的稳定性,延长太阳能利用系统的使用寿命。
[0023]进一步地,挡风部包括第二挡风构件,第二挡风构件靠近第一组件的一端高于其远离第一组件的一端,利用该第二挡风构件的特定结构,实施挡风作用,减弱风力对第一组件的破坏,从而增强太阳能利用系统的稳定性。
[0024]进一步地,第一组件中形成透风通道,挡风部包括第一挡风构件,第一挡风构件远离第一组件的一端高于其靠近第一组件的一端。同样可利用第一挡风构件的特定结构,实施挡风作用,减弱风力对第一组件的破坏。
[0025]进一步地,挡风部还包括第二挡风构件,第一挡风构件靠近第一组件布置,第二挡风构件远离第一组件布置;其中,第二挡风构件靠近第一组件的一端高于其远离第一组件的一端,利用第一挡风构件和第二挡风构件的特定结构实施挡风作用。
[0026]进一步地,可将第一挡风构件置于第一组件的下方,且第一组件安装在第一挡风构件上,利用第一挡风构件为第一组件提供支撑,增强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整体抗风能力,降低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支撑结构的安装成本。
[0027]进一步地,将挡风装置设置为建筑物,且建筑物上的部分结构可形成挡风部,以此增加挡风装置的抗风性能。
[0028]优选地,建筑物采用温室大棚,在抵抗风力的同时,还可利用温室大棚实施农作物的种植。
[0029]进一步优选地,建筑物可采用物料堆砌筑成,利用自然物料进行堆砌筑成建筑物,在抵抗风力的同时,可降低挡风装置的成本。
[0030]进一步地,将工矿垃圾作为堆砌建筑物的物料,将工业产生的废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在避免工业废料污染环境的同时,还可降低建筑物的成本。
[0031]进一步地,将挡风装置设置为建筑物,并将建筑物上的部分结构形成挡风部,该建筑物由物料堆砌筑成,第一组件与其聚光照射的集热管之间的地面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安装槽,物料为形成安装槽所挖掘出的土方。将形成安装槽所挖掘出的土方作为堆砌建筑物的物料,降低挡风装置的建造成本。
[0032]进一步地,可将第一组件延伸至安装槽内,利用安装槽为第一组件的安装提供部分空间。
[0033]进一步地,太阳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置于集热管和第一组件之间且呈水平布置的第二组件,且第二组件置于安装槽内。,增加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的聚光能力,提高集热管的集热效率,并可避免第二组件占用其他土地空间。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发电系统,通过增加风力发电组件,并将风力发电组件的风力驱动构件置于挡风部呈倾斜布置所形成的迎风面上,利用挡风部呈倾斜布置所形成的迎风面的集风作用实施风力发电。
[0035]优选地,通过将风力驱动构件布置于挡风部呈倾斜布置所形成的迎风面的顶部,利用经挡风部呈倾斜布置所形成的迎风面聚集的更多风量实施风力发电。
【附图说明】
[0036]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37]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0]【附图说明】:
[0041]1-第一组件,2-挡风部,3-第一挡风构件,4-第二挡风构件,5-集热管,6_第二组件,7-风力驱动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3]实施例一
[004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该太阳能利用系统包括向阳倾斜布置的第一组件I;其中,挡风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组件I的背阳面一侧的挡风部2,该挡风部2与地面呈倾斜布置。
[0045]本实施例通过在太阳能利用系统中设置挡风装置,利用该挡风装置避免强大风力对太阳能利用系统的破坏,增强太阳能利用系统的抗风性能,维持太阳能利用系统的稳定性,延长太阳能利用系统的使用寿命。其中的挡风装置可为任何倾斜设置的可挡风、阻风的装置,如挡风板、建筑结构或其他可用于挡风的结构。
[0046]实施例二
[0047]为进一步提升挡风装置的自身强度,便于抵御更强风力的影响,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风性能更好的挡风装置,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太阳能利用系统中的挡风装置,该太阳能利用系统包括向阳倾斜布置的第一组件I。
[0048]本实施例中,挡风部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