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用的液压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58514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用的液压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的调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对汽轮机进行电液调节用的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现有的汽轮机的液压调节系统中,油源部分主要是采用普通的三相电机配合恒压变量栗输出压力对汽轮机进行调节。这种液压调节系统在进行工作时,消耗的能源有大约30-40%是因转换成热量而被浪费的,比如一台300MW的汽轮机组常规配套的抗燃油液压调节系统的油源部分一般采用两台普通的30千瓦(KW)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每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驱动一台排量约80毫升/转的恒压变量栗所消耗的电能为30千瓦时(KWH)Jg量消耗大,且三相异步电动机在断电后还会因自身的惯性而继续转动一段时间后才能停下,进而导致液压调节系统的响应速度慢,工作效率低。此外,该种液压调节系统所采用的恒压变量栗的采购成本较高,且系统检修维护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的汽轮机的液压调节系统能量消耗大、响应速度慢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轮机用的液压调节系统,该液压调节系统包括油源系统和伺服油动机;所述油源系统包括蓄能器、回油管路和至少两条供油液压回路,所述供油液压回路与所述蓄能器连接,所述供油液压回路中定量齿轮栗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从油箱中吸入液压油并充入到所述蓄能器中,且在所述定量齿轮栗与所述蓄能器之间设置有供油开关阀;所述回油管路与所述蓄能器连接,且该回油管路上设置有回油开关阀;
[0004]所述伺服油动机包括伺服机构和油缸,且所述伺服机构包括伺服阀、电磁阀、第一卸荷阀和第二卸荷阀;所述伺服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液压回路连接,所述伺服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路连接,且所述伺服阀的第一控制油口与所述油缸的上腔口连接,所述伺服阀的第二控制油口与所述油缸的下腔口连接;所述电磁阀的进油口与所述供油液压回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出油口与所述回油管路连接,且所述电磁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所述第一卸荷阀与所述油缸的上腔口连接,所述电磁阀的控制油口通过所述第二卸荷阀与所述油缸的下腔口连接;所述油缸上设置有检测油缸活塞的位移量的位移传感器。
[0005]汽轮机用的液压调节系统中的油源系统采用伺服电机和定量齿轮栗配合,系统响应时间只有30毫秒左右,响应迅速,工作效率高;伺服油动机采用伺服阀和与卸荷阀配合的电磁阀对油缸进行控制,可使油缸活塞快速下行或快速上行,从而在汽轮机或汽轮机组出现故障时,使汽轮机或汽轮机组能够快速关闭。另外,油源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两条供油液压回路,形成供油液压回路的冗余设置,当工作组的供油液压回路出现故障或进行检修时,可开启备用组的供油液压回路为液压调节系统供油,既方便维修人员对工作组供油液压回路进行维修或检修,又不影响液压调节系统的使用,为液压调节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0006]优选地,所述油源系统与所述伺服油动机相互独立设置,方便安装,且当油源系统或伺服油动机出现故障时,方便检修或更换相应部件。
[0007]优选地,所述定量齿轮栗的出油口处依次设置有单路保护单向阀和高压滤油器。其中,单路保护单向阀用于避免供油液压回路中的液压油在供油开关阀关闭后回流到定量齿轮栗中;高压滤油器用于对定量齿轮栗输出的液压油作进一步的过滤,从而为液压调节系统提供清洁的液压油。
[0008]优选地,所述供油液压回路与回油管路之间设置有溢流阀,且该溢流阀与所述供油液压回路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单路保护单向阀和所述供油开关之间,并在系统油压高于油压设定值时工作溢油,对液压调节系统进行过压保护。
[0009]优选地,所述供油液压回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单路保护单向阀和所述蓄能器之间的管路上,且该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所述定量齿轮栗输出的高压油的压力反馈到所述伺服电机的伺服驱动器中,形成闭环控制,使伺服电机根据反馈信号调节转速,进而调节定量齿轮栗输出的高压油的压力,使液压调节系统内的系统油压保持稳定。
[0010]优选地,所述定量齿轮栗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吸油滤油器,以对定量齿轮栗从油箱中吸入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防止有大颗粒杂质被吸入到定量齿轮栗中,对定量齿轮栗造成损伤。
[0011]优选地,所述回油管路上设置有回油滤油器,以对经回油管路回流到油箱中的液压油进行过滤,进而避免回流的液压油中的杂质进入到油箱中。
[0012]优选地,所述供油液压回路上设置有供油保护单向阀,且该供油保护单向阀位于所述单路保护单向阀和所述供油开关阀之间,以避免液压油回流。
[0013]优选地,选用插装阀作为第一卸荷阀和第二卸荷阀。
[0014]本实用新型汽轮机用的液压调节系统采用伺服电机和定量齿轮栗配合的油源系统,系统响应时间只有30毫秒左右,响应迅速;采用由伺服阀和与卸荷阀配合的电磁阀组合形成的伺服油动机对油缸进行控制,可使油缸活塞快速下行或快速上行,从而在汽轮机或汽轮机组出现故障时,使汽轮机或汽轮机组快速关闭。油源系统中设置有至少两条供油液压回路,形成供油液压回路的冗余设置,当工作组的供油液压回路出现故障或进行检修时,可开启备用组的供油液压回路为液压调节系统供油,既方便维修人员对工作组供油液压回路进行维修或检修,又不影响液压调节系统的使用,为液压调节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油源系统采用溢流阀进行过压保护,节能且不发热,解决了液压调节系统的发热问题,可去除冷油器配置,降低液压调节系统的配置成本;利用压力传感器将定量齿轮栗的出油口处的高压油的压力反馈到伺服电机的伺服驱动器中,形成闭环控制,使伺服电机根据反馈信号调节转速,进而调节定量齿轮栗输出的高压油的压力,使液压调节系统内的系统油压保持稳走。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轮机用的液压调节系统的液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轮机用的液压调节系统包括油源系统和伺服油动机。优选地,油源系统独立设置在油源油路块上,伺服油动机独立设置在油动机油路块上,使油源系统和伺服油动机相互独立,形成分体设置,便于安装。伺服油动机的数量可根据需要配置,比如,纯凝机组配置I个伺服油动机,单抽机组配置2个伺服油动机,双抽机组配置3个伺服油动机。
[0017]油源系统包括蓄能器9、回油管路和至少两条供油液压回路,其中,蓄能器9为伺服油动机的主要动力源。蓄能器9可根据需要选用,比如选用存储容积为25升、存储压力为SMPa的蓄能器。回油管路用以连接蓄能器9和油箱,并在回油管路上设置有回油开关阀,且该回油开关阀安装在蓄能器9旁边用以控制蓄能器9与油箱之间的回油管路的通、断。优选地,在回油管路上设置有回油滤油器10,且该回油滤油器10安装在油箱旁边,用以对经回油管路回流到油箱中的液压油进行过滤。优选地,回油滤油器10的内置滤芯的过滤精度为10微米。供油液压回路与蓄能器9连接,供油液压回路中的定量齿轮栗3在伺服电机2的驱动下从油箱中吸入液压油并将吸入的液压油输出充入到蓄能器9中,且在定量齿轮栗3与蓄能器9之间设置有供油开关阀,用于控制蓄能器9与定量齿轮栗3之间的供油管路的通、断。优选地,伺服电机2可选用输出功率为3KW的伺服电机。优选地,在定量齿轮栗3的进油口处设置有吸油滤油器I,用于对定量齿轮栗3从油箱中吸入的液压油进行过滤,以防止有大颗粒杂质被吸入到定量齿轮栗3中,对定量齿轮栗3造成损伤。优选地,吸油滤油器I可选用精度为100目的不锈钢滤芯。优选地,定量齿轮栗3的出油口处依次设置有单路保护单向阀4和高压滤油器5,其中,单路保护单向阀4用以防止供油液压回路中的液压油在供油开关阀关闭后回流到定量齿轮栗3中;高压滤油器5对定量齿轮栗3输出的液压油作进一步的过滤,以为液压调节系统提供清洁的液压油。优选地,高压滤油器5可选用过滤精度为5微米的滤芯。优选地,供油液压回路与回油管路之间设置有溢流阀6,且该溢流阀6与供油液压回路之间的连接点位于单路保护单向阀4和供油开关阀之间,即溢流阀6安装在单路保护单向阀4之后的高压油路中,以在系统油压高于油压设定值比如ISMPa时工作溢油,降低液压调节系统中的系统油压,对液压调节系统进行过压保护。优选地,在供油液压回路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该压力传感器P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