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640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

技术背景

锡镀层具有抗腐蚀、无毒性和可焊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特别是电子工业领域。由于对六价铬、镉等重金属的限制,镀锡工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目前的电镀锡工艺基本上都采用酸性镀锡工艺,该工艺有对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碱性镀锡解决了酸性镀锡的对设备的腐蚀问题,但是目前碱性电镀锡工艺得到的锡镀层光亮性差而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质量份数比的各组份:

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5-10份;

氯化胆碱,10-15份;

尿素,5-10份;

柠檬酸,3-5份;

硼酸,3-5份;

4-苯基-3-丁烯-2-酮,3-5份;

水,50-60份。

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将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溶液和尿素溶液混合均匀;

S2:在步骤S1产物中滴加氯化胆碱水溶液,边加边搅拌,控制整个过程的温度要低于15℃;

S3:滴加完毕后,在于15℃温度下搅拌0.5小时后,再在0.5小时内滴加柠檬酸,同时保持温度低于20℃;

S4:在步骤S3产物中加入硼酸溶液,然后升温到40℃,在40-45℃下搅拌1小时以上;

S5:在步骤S4产物中依次加入4-苯基-3-丁烯-2-酮溶液,搅拌0.5小时以上,保持温度65-70℃;

S6: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碱性电镀锡光亮剂。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碱性电镀锡锡镀层光亮的问题,从而解决目前酸性电镀锡对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包括以下按照质量份数比的各组份:

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5份;

氯化胆碱,10份;

尿素,5份;

柠檬酸,3份;

硼酸,3份;

4-苯基-3-丁烯-2-酮,3份;

水,50份。

实施例2

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包括以下按照质量份数比的各组份:

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7份;

氯化胆碱,12份;

尿素,7份;

柠檬酸,4份;

硼酸,4份;

4-苯基-3-丁烯-2-酮,4份;

水,55份。

实施例3

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质量份数比的各组份:

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10份;

氯化胆碱,15份;

尿素,10份;

柠檬酸,5份;

硼酸,5份;

4-苯基-3-丁烯-2-酮,5份;

水,60份。

本发明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种电镀锡用光亮剂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将1-苄基吡啶嗡-3-羧酸盐溶液和尿素溶液混合均匀;

S2:在步骤S1产物中滴加氯化胆碱水溶液,边加边搅拌,控制整个过程的温度要低于15℃;

S3:滴加完毕后,在于15℃温度下搅拌0.5小时后,再在0.5小时内滴加柠檬酸,同时保持温度低于20℃;

S4:在步骤S3产物中加入硼酸溶液,然后升温到40℃,在40-45℃下搅拌1小时以上;

S5:在步骤S4产物中依次加入4-苯基-3-丁烯-2-酮溶液,搅拌0.5小时以上,保持温度65-70℃;

S6: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碱性电镀锡光亮剂。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碱性电镀锡锡镀层光亮的问题,从而解决目前酸性电镀锡对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