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19181发布日期:2021-05-28 14:1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镀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设备。



背景技术:

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机主要是用于对五金工件进行电镀的设备,通过将五金工件夹持在升降杆底部的夹持环上,再通过升降杆的下降带动五金工件伸入电镀液内部进行电镀,是五金电镀行业的常见设备,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五金工件为了能够达到表面完全电镀,以至于五金工件在夹持环上是可活动的,若五金工件呈质地轻盈面积较大的片状结构,且是平躺横向夹持在夹持环上,则容易出现升降杆在推动片状五金工件下降时,五金工件会平躺浮在水面难以被向下压入水中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底座、电镀筒,所述电镀筒与机体的前端相连接,所述机体嵌固于底座的上端位置;所述机体包括上接块、套框、下伸杆、下推条,所述套框嵌固于上接块的底部位置,所述下伸杆与套框活动卡合,所述下推条安装于下伸杆与上接块的内壁上端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伸杆包括固定杆、受力片、夹持器、集液腔,所述受力片嵌固于固定杆的内壁底部位置,所述夹持器安装于固定杆的底部位置,所述集液腔与固定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集液腔呈镂空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夹持器包括固定板、中接块、下接板、助推条,所述下接板通过中接块与固定板的下端活动卡合,所述助推条安装于中接块与固定板之间,所述下接板设有两个,且均匀在固定板底部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下接板包括拉扯片、重力块、框架,所述重力块通过拉扯片与框架的内壁上端相连接,所述重力块采用密度较大的合金钢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框架包括接触辊、联动块、打底板,所述接触辊与联动块活动卡合,所述联动块与打底板嵌固连接,所述接触辊设有三个,且均匀在打底板的上表面呈弧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触辊包括外推杆、中位块、外触板,所述外推杆与中位块活动卡合,所述外触板嵌固于外推杆的外端位置,所述外触板设有四个,且均匀在中位块的外部呈圆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触板包括受挤板、通透腔、底置板、反弹块,所述受挤板通过反弹块与底置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通透腔与受挤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反弹块采用密度较大的聚醚海绵材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夹持器上的助推条对中接块产生向下的推力,能够使中接块带动下接板对片状五金工件进行下压,再通过下接板向下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重力块在拉扯片的配合下向下对框架的内壁底部产生推力,故而能够使片状五金工件下沉的速度加快,有效的避免了片状五金工件会平躺浮在水面难以被向下压入水中的情况。

2、通过片状五金工件的衔接环内侧对接触辊产生的拉扯,能够使接触辊沿着联动块进行转动,从而使外触板能够在外推杆的配合下沿着中位块向外伸出,故而使外触板能够将衔接环的内侧与夹持器的内侧顶离,从而使片状五金工件衔接环的内侧能够进行电镀,有效的避免了衔接环与夹持器相贴合的面难以进行电镀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机体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下伸杆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夹持器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下接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框架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接触辊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触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体-1、底座-2、电镀筒-3、上接块-11、套框-12、下伸杆-13、下推条-14、固定杆-a1、受力片-a2、夹持器-a3、集液腔-a4、固定板-a31、中接块-a32、下接板-a33、助推条-a34、拉扯片-b1、重力块-b2、框架-b3、接触辊-b31、联动块-b32、打底板-b33、外推杆-c1、中位块-c2、外触板-c3、受挤板-c31、通透腔-c32、底置板-c33、反弹块-c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升降式五金配件电镀设备,其结构包括机体1、底座2、电镀筒3,所述电镀筒3与机体1的前端相连接,所述机体1嵌固于底座2的上端位置;所述机体1包括上接块11、套框12、下伸杆13、下推条14,所述套框12嵌固于上接块11的底部位置,所述下伸杆13与套框12活动卡合,所述下推条14安装于下伸杆13与上接块11的内壁上端之间。

其中,所述下伸杆13包括固定杆a1、受力片a2、夹持器a3、集液腔a4,所述受力片a2嵌固于固定杆a1的内壁底部位置,所述夹持器a3安装于固定杆a1的底部位置,所述集液腔a4与固定杆a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集液腔a4呈镂空结构,通过集液腔a4能够将外部的电镀液导入固定杆a1的内部。

其中,所述夹持器a3包括固定板a31、中接块a32、下接板a33、助推条a34,所述下接板a33通过中接块a32与固定板a31的下端活动卡合,所述助推条a34安装于中接块a32与固定板a31之间,所述下接板a33设有两个,且均匀在固定板a31底部呈对称分布,通过助推条a34能够向下持续推动中接块a32带动下接板a33对片状五金工件进行下压。

其中,所述下接板a33包括拉扯片b1、重力块b2、框架b3,所述重力块b2通过拉扯片b1与框架b3的内壁上端相连接,所述重力块b2采用密度较大的合金钢材质,通过重力块b2能够增强框架b3的重量。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通过将片状五金工件平躺夹持在机体1上的下伸杆13底部,再通过下推条14对下伸杆13产生的推力,能够使下伸杆13沿着套框12向下滑动伸出,通过夹持器a3上的助推条a34对中接块a32产生向下的推力,能够使中接块a32带动下接板a33对片状五金工件进行下压,再通过下接板a33向下伸出产生的惯性力,能够使重力块b2在拉扯片b1的配合下向下对框架b3的内壁底部产生推力,从而使下接板a33能够带动夹持器a3沿着固定杆a1的底部进行晃动,故而使片状五金工件的上层能够附着电镀液,再通过集液腔a4能够在下伸杆13伸入电镀液内部时将电镀液导入固定杆a1内部,从而能够增强下伸杆13重量,故而能够使片状五金工件下沉的速度加快,有效的避免了片状五金工件会平躺浮在水面难以被向下压入水中的情况。

实施例2

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

其中,所述框架b3包括接触辊b31、联动块b32、打底板b33,所述接触辊b31与联动块b32活动卡合,所述联动块b32与打底板b33嵌固连接,所述接触辊b31设有三个,且均匀在打底板b33的上表面呈弧形分布,通过物体对接触辊b31产生的拉扯,能够使接触辊b31进行转动。

其中,所述接触辊b31包括外推杆c1、中位块c2、外触板c3,所述外推杆c1与中位块c2活动卡合,所述外触板c3嵌固于外推杆c1的外端位置,所述外触板c3设有四个,且均匀在中位块c2的外部呈圆形分布,通过机构转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外触板c3在外推杆c1的推动下向外伸出。

其中,所述外触板c3包括受挤板c31、通透腔c32、底置板c33、反弹块c34,所述受挤板c31通过反弹块c34与底置板c3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通透腔c32与受挤板c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反弹块c34采用密度较大的聚醚海绵材质,通过反弹块c34能够推动收缩的受挤板c31进行复位。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由于片状五金工件上层与夹持器a3相连接的衔接环内侧会与夹持器a3的内侧相贴合,从而导致衔接环与夹持器a3相贴合的面难以进行电镀的情况,通过夹持器a3的晃动能够使接触辊b31沿着联动块b32向外滑出,再通过片状五金工件的衔接环内侧对接触辊b31产生的拉扯,能够使接触辊b31沿着联动块b32进行转动,从而使外触板c3能够在外推杆c1的配合下沿着中位块c2向外伸出,故而使外触板c3能够将衔接环的内侧与夹持器a3的内侧顶离,再通过衔接环的内侧对受挤板c31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挤板c31在反弹块c34的配合下向内收缩,从而使通透腔c32能够向外挤出事先导入的电镀液对片状五金工件的衔接环内侧进行覆盖,从而使片状五金工件衔接环的内侧能够进行电镀,有效的避免了衔接环与夹持器a3相贴合的面难以进行电镀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