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及吸液芯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044105发布日期:2022-08-06 05:0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及吸液芯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均热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及吸液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如今的电子设备对散热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广泛应用的散热技术,其原理是于密闭腔体内壁结合一毛细结构层,在抽真空后注入工作流体,而其中间的空间则做为蒸气流动用;操作是利用冷热端的饱和蒸气压力差使热端的蒸气往冷端流动,使热端的液体持续蒸发而吸收热量,在冷凝端放出热量而凝结以达到快速传热的目的。上述工作液体则由热管内壁的毛细结构层再回流至蒸发段,达到持续的热能传输的循环,达到散热效果。随着组件功率增加,热管的散热效率逐渐不敷使用,更高导热效率的均热板板式热管技术也就应运而生。
3.目前的均热板制造方式仍存在缺陷:一、沟槽:于内表面形成同一方向的复数沟槽。毛细结构其孔径一致,但其孔隙率无法提升。虽可薄型化但其散热效果较差。
4.二、烧结:将铜粉或铜网以高温烧结的方式结合于表面以形成毛细结构。散热效果佳但由于经过高温热处理使基本强度极低,不易薄型化而使材料成本增加。且毛细结构不易在量产工艺中获得一致性高的毛细结构与质量,因此无法有效控制主导传热性能的孔隙率孔径大小,造成成品良莠不齐。
5.三、扩散接合:以扩散接合的方式结合铜板与铜粉或铜纤维网。经过高温热处理使基材强度降低,不易薄型化而使材料成本增加。
6.四、发泡成型的金属:以发泡成型的金属为毛细结构体,其发泡金属不易控制气孔大小,工艺不稳定。
7.五、以铜质弹簧固定预先铺设的毛细结构体:其工艺复杂而且结合性差,导致其散热效果较差。
8.六、纳米碳管:于基材上生成纳米碳管数组,以纳米碳管数组为毛细结构体。散热效果佳,但工艺复杂、设备昂贵,且工艺须加热至高温而使基材软化。
9.七、运用光微影技术或是精密电铸的方法来制造金属微结构:这种方法可以制造出均匀且微细的毛细结构,但是其制造成本昂贵。
10.八、应用半导体工艺的活性离子蚀刻方法,于硅基板上蚀刻出毛细结构:以此方法所形成的毛细结构毛细力强,但是使用的材料受半导体工艺的限制,同时制造的成本昂贵。
11.九、采用电化学法在均热板上形成高孔隙率毛细结构:可达到结构薄型化、低热阻系数、高散热功率,并兼具简化工艺、质量稳定、设备及加工成本低,而降低制造的不良率等多重进步性,但由于均热板的薄型化,导致其在放置于电解液中易因液体阻力使薄板变形,影响产品的最终效果。
12.因此,亟需一种防止均热板较大时,放入电解液中因液体阻力而变形的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及吸液芯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及吸液芯制备方法。
14.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包括电镀挂具,所述电镀挂具包括两相对竖直设置的固定杆,以及通过旋转机构铰接于两所述固定杆之间的上板和下板,所述旋转机构设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重心偏移处,以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在未放入电解液中时呈竖直状态,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远离所述旋转机构的另一侧重心偏移处设有浮力机构,所述浮力机构用于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放入电解液中时呈水平状态。
15.如上所述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所述浮力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并保持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距离的连杆和设于所述连杆上端的浮力体。
16.如上所述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所述连杆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对角线处。
17.如上所述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水平截面均为平行四边形。
18.如上所述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所述旋转机构为轴承,分别设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两端,并与两所述固定杆对应旋转连接。
19.如上所述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所述浮力体的浮力大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重量。
20.如上所述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所述固定杆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上板限位以保持其水平状态的限位部。
21.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均热板的电镀装置,所述的电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一:在电解槽内灌注电解液;
23.步骤二:将均热板不需生成毛细结构体的部位用绝缘材料遮蔽,连接电源负极,置于下板;
24.步骤三:将电解料体连接电源正极,置于上板;
25.步骤四:将电镀挂具缓慢放置于电解液中,待浮力机构将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拉拽至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呈水平状态后,启动电源;
26.步骤五:待电镀结束后,将挂具抽出,即得。
27.如上所述的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液为硫酸铜水溶液、氰化亚铜水溶液或焦磷酸铜水溶液的任意一种。
28.如上所述的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所述电解料体为不溶性阳极。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30.1、本技术提供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可达到结构薄型化、低热阻系数、高散热功率,并兼具简化工艺、质量稳定、设备及加工成本低,而降低制造的不良率等多重进步性,且在进行电镀时不易因薄板过大,导致放置于电解液中时因液体阻力向上弯曲变形。
31.2、本技术提供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在电镀挂具未放入电解液中时,呈竖直状态,放置于电解液中通过浮力体带动上下两板,使其由竖直状态逐渐变为
水平,通过设置限位部,当上板被浮力体拉拽时,可将上板进行限位,保持水平状。此发明很好的解决了电镀时试样进槽和出槽时,因薄板过大受液体阻力,导致弯曲试样变形难题。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33.图1是本技术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放置于电解液中的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未放置于电解液中的竖直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包括电镀挂具1、上板2、下板3、旋转机构11和浮力机构4。
36.本技术提供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装置,包括电镀挂具,所述电镀挂具包括两相对竖直设置的固定杆10,以及通过旋转机构11铰接于两所述固定杆10之间的上板2和下板3,所述旋转机构11设于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的重心偏移处,以使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在未放入电解液中时呈竖直状态,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远离所述旋转机构11的另一侧重心偏移处设有浮力机构4,所述浮力机构4用于在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放入电解液中时呈水平状态,通过在电镀挂具的上板和下板重心偏移处设置旋转机构,可使上下两电镀板在放入电解液钱保持竖直状态,不易因液体的阻力导致薄型的电镀板发生形变,通过设置浮力机构,可使电镀板在电解液中由竖直状态逐渐因浮力机构带动上下两板,以达到水平状态进行电镀,水平电镀可更好的在均热板上形成高孔隙率的毛细结构,更优选的,下板为金属板包裹塑胶,只有导电夹处露出金属与需要电镀的金属板接触,采用绝缘包裹的导线将固定杆10与下板3边缘的金属连接,如此下板可实现旋转和阳极导电。
37.优选的,所述浮力机构4包括用于连接并保持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之间距离的连杆41和设于所述连杆41上端的浮力体42,通过设置用于连接上下两板的连杆,可保持上板和下板两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并保持水平。
38.优选的,所述连杆41沿竖直方向设于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的对角线处,通过在对角线处设置连杆,此处为上板和下板的重心偏移处,采用最小的浮力即可将其拽起。
39.优选的,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的水平截面均为平行四边形,通过采用平行四边形作为上下两板,其重心不稳定,易发生重心偏移,当竖直放置时会翻转至竖直状态。
40.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11为轴承,分别设于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的两端,并与两所述固定杆10对应旋转连接;所述轴承采用中空绝缘的塑料轴承,通过使用中空绝缘的塑料轴承,防止阳极板处沉积金属,无法转动。
41.优选的,所述浮力体42的浮力大于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的重量,通过使浮力体的浮力大于上下板重量之和,浮力体可拉拽上板和下板达到水平位置。
42.优选的,所述固定杆10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上板2限位以保持其水平状态的限位部12,通过设置限位部,上板被拉拽时,可以通过顶置于上方设置的限位部以保持水平。
43.一种均热板吸液芯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均热板的电镀装置,所述的电镀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4.步骤一:在电解槽内灌注电解液;
45.步骤二:将均热板不需生成毛细结构体的部位用绝缘材料遮蔽,连接电源负极,置于下板3;
46.步骤三:将电解料体连接电源正极,置于上板2;
47.步骤四:将电镀挂具缓慢放置于电解液中,待浮力机构4将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拉拽至所述上板2和所述下板3呈水平状态后,启动电源;
48.步骤五:待3h电镀结束后,将挂具抽出,即得。
49.优选的,所述电解液为硫酸铜水溶液、氰化亚铜水溶液或焦磷酸铜水溶液的任意一种。
50.优选的,所述电解料体为不溶性阳极,通过采用不溶性阳极,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流密度和电流分布,防止优先溶解阳极的连接处,导致电流分布不均,更优选的,不溶性阳极为钛基金属氧化物涂层阳极(mmo)。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