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滚镀镀液的过滤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43714发布日期:2022-08-06 04:5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滚镀镀液的过滤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连续滚镀镀液的过滤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2.电镀是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电镀时,镀层金属作为阳极,被氧化成阳离子进入镀液中,待镀金属制品作为阴极,镀层金属阳离子在金属表面还原形成镀层,达到改变待镀金属基材的性质,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强度、硬度、提高导电性能、润滑性和外观等。而电镀镀液过滤循环装置作为电镀中最重要的一环,确定镀液的均一性和各添加剂加入后的一致性。在电镀中,如电池钢壳等盲孔镀件,在电镀时需要定量添加各种电镀添加剂,而往往在电镀生产线设计时,未考虑到这种因素,在电镀时只是单一的采用手工添加的方式补加到各个工位中,这样势必造成电镀各工位的添加剂量的不一致性,电镀药剂不能均匀的分散到镀液中,造成电镀时镀层厚度均匀性较差,要得到合格的镀层,使得原材料损耗较大。另外,生产线各槽分离,未能把镀液有效的联系起来,各槽电镀质量不一,循环只是槽内循环。还有,在电镀时镀液通常有电镀杂质和固体微粒污染物,如阳极溶解的镍泥,镀液的沉积物等,导致电镀效果下降,产生毛刺、粗糙等电镀不良影响。
3.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过滤循环装置,能持续对电镀液进行过滤处理,使得电镀液性能符合电镀要求,延长镀液使用寿命,同时能实现均匀的向各个电镀工位提供电镀药剂,提高电镀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连续滚镀镀液的过滤循环系统,采用电镀槽内循环和槽外循环的方式,既能过滤镀液的杂质又能达到镀液浓度和成分均匀一致。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续滚镀镀液的过滤循环系统,包括镀槽、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镀槽为左右设置的二组,在二组镀槽之间设置一用于向镀槽输送添加电镀液及电镀添加剂的混合槽,镀槽的前侧设有槽液分流室和出液管,混合槽通过左右二个第一管路与左右两侧的槽液分流室相连接,左右镀槽的后侧分别设有槽液集流室和吸液管,槽液集流室通过第二管路与对应的槽液分流室相连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上安装有过滤机,混合槽内的电镀液及电镀添加剂经过滤机过滤进入槽液分流室,再通过出液管均匀分散进入镀槽中形成外循环,镀槽内镀液经吸液管进入槽液集流室,再通过过滤机进入槽液分流室中,通过出液管均匀分散于镀槽各个工位中形成内循环。
6.作为改进,所述混合槽对应于槽液分流室的一侧开设有左右二个出液口,左右第一管路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出液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槽液分流室相连接。
7.进一步,所述镀槽内设有多个工位,且各工位在液面以下9~11厘米处多槽贯通,每个工位分别设有一出液管,出液管由活接和封闭的ppr管组成,出液管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每个工位的槽底一侧,槽液分流室上开设有出口与出液管相连通,出液管上间隔开设有多
个喷射孔,镀液从出液管喷射到槽底。
8.再进一步,所述喷射孔为直径8-12mm的圆孔,相邻喷射孔的间距为8-12cm,喷射孔朝向槽底倾斜设置,且与液面的夹角为40~50
°

9.进一步,所述吸液管的结构与出液管相同,每个工位分别设有一吸液管,吸液管沿左右方向设置在远离出液管的另一侧,吸液管的一端与槽液集流室相连接,吸液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吸液孔,吸液孔朝液面倾斜设置,且与液面的夹角为40~50
°

10.进一步,所述槽液集流室与槽液分流室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11.最后,所述左右二个第一管路和二个第二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第一管路上靠近混合槽和槽液分流室的位置分别设有控制阀门,第二管路上靠近槽液集流室和槽液分流室的位置分别设有控制阀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镀槽中间设置一混合槽,通过混合槽对镀槽添加电镀液及电镀添加剂,镀槽的两侧分别设置分流室和集流室,采用外循环结构,经混合槽、过滤机、分流室、出液管使得混合槽内的电镀液和添加剂均匀分散到各个镀槽工位中,使得镀液浓度和成分均匀一致;通过吸液管、集流室、过滤机、分流室、出液管的闭路循环,达到镀液内循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采用电镀槽内循环和外循环的方式,既能过滤镀液的杂质,又能达到镀液浓度和成分均匀一致,确保电镀后的产品性能一致,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5.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滚镀镀液的过滤循环系统,包括镀槽1、过滤机和混合槽2,镀槽1为左右设置的二组,混合槽2设置在二组镀槽1之间,用于向镀槽1输送添加电镀液及电镀添加剂,镀槽1的前侧设有槽液分流室3和出液管4,混合槽2通过左右二个第一管路10与左右两侧的槽液分流室3相连接,左右镀槽1的后侧分别设有槽液集流室5和吸液管6,槽液集流室5通过第二管路20与对应的槽液分流室3相连接,第一管路10和第二管路20上安装有过滤机100,混合槽2内的电镀液及电镀添加剂经过滤机过滤进入槽液分流室3,再通过出液管4均匀分散进入镀槽1中形成外循环,镀槽1内镀液经吸液管6进入槽液集流室5,再通过过滤机进入槽液分流室3中,通过出液管4均匀分散于镀槽1各个工位中形成内循环。
16.具体结构为:混合槽2对应于槽液分流室3的一侧开设有左右二个出液口,左右第一管路10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出液口相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槽液分流室3相连接。镀槽1内设有多个工位,本实施例为6工位,且各工位在液面以下10厘米处多槽贯通,出液管4的数目与工位相对应,每个工位均设有一出液管4,出液管4由活接和封闭的ppr管组成,出液管4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每个工位的槽底一侧,槽液分流室3上开设有出口与出液管4相连通,出液管4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喷射孔,镀液从出液管4喷射到槽底,从而实现槽液从混合槽2到镀槽1每个电镀工位中,使得各工位镀液成分一致,提高电镀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该外过滤循环系统,从混合槽2加入镀液添加剂,实现电镀生产线镀液的自动加药,降低了人
工添加和添加量剂量的大小,使得添加剂能均匀的分散到各个工位上;喷射孔为直径8-12mm的圆孔,相邻喷射孔的间距为8-12cm,喷射孔朝向槽底倾斜设置,且与液面的夹角为45
°

17.吸液管6的结构与出液管4相同,每个工位分别设有一吸液管6,吸液管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远离出液管4的另一侧,吸液管6的一端与槽液集流室5相连接,吸液管6上间隔开设有多个吸液孔,吸液孔朝液面倾斜设置,且与液面的夹角为40~50
°
。这样镀液通过吸液管6进入槽液集流室5,经过过滤机100进入槽液分流室3中,再经出液管4均匀的分散与镀槽1各个工位中,实现电镀液的内循环,过滤除去槽液杂质。
18.本实施例的槽液集流室5与槽液分流室3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
19.另外,左右二个第一管路10和二个第二管路20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循环泵7和第二循环泵8,第一管路10上靠近混合槽2和槽液分流室3的位置分别设有控制阀门9,第二管路20上靠近槽液集流室5和槽液分流室3的位置分别设有控制阀门90。
20.工作时,混合槽2加入电镀液和镀液添加剂,打开控制阀门9和第一循环泵7,混合槽2内的电镀液和镀液添加剂经过滤机100过滤从第一管路10进入槽液分流室3,再通过出液管4均匀分散进入镀槽1的各工位中形成外循环;打开控制阀门90和第二循环泵8,镀槽1内镀液经吸液管6进入槽液集流室5,再通过过滤机100过滤后经第二管路20进入槽液分流室3中,最后通过出液管4均匀分散于镀槽1各个工位中形成内循环。
21.通过上述内外循环的过滤循环系统,使得镀液分散均匀,防止气泡滞留在待镀件上,减少电镀时的浓差极化,提高电镀的一致性。
2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