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48430阅读:来源:国知局
组件6安装在滑车组件3下部,耳片储存架组件7安装在底架10上,耳片 处理部件组件8安装在底架10上,并位于气压锤组件6下部,机械手滑轨组件11安装底架 10上,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9安装在机械手滑轨组件11上,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9位于耳 片处理部件组件8两侧。
[0018] 所述导轨组件2包括导轨架13、定位板Π 14、滑块槽I 15、衬板16 ;定位板Π 14安 装在导轨架13上部,滑块槽I 15通过衬板16安装在导轨架13底部,门架1上部安设有定 位板I 12,导轨组件2通过定位板E 14与定位板I 12连接安装在门架1上部,滑车组件3包 括滑车架17、滑块I 18 ;滑块I 18安装在滑车架17上,滑车组件3通过滑块I 18与滑块槽I 15配合安装在导轨组件2下部,直线导向气缸组件4包括关节轴19、双耳环座20、定位卡 21、定位卡支座22、直线导向气缸23 ;定位卡21安装在定位卡支座22上,直线导向气缸23 安装在定位卡21内,关节轴19 一端与直线导向气缸23 -端连接,双耳环座20与关节轴19 另一端连接,直线导向气缸组件4通过定位卡支座22与导轨架13连接与导轨组件2连接, 直线导向气缸组件4通过双耳环座20与滑车架17连接与滑车组件3连接。
[0019] 所述吸盘总组件5包括吸盘组件24、槽板25、导向气缸I 26、横梁27、连接板I 28 ; 连接板I 28安装在横梁27上,导向气缸I 26安装在横梁27上,槽板25安装在导向气缸I 26 端部,吸盘组件24包括定位螺母29、高度调节器30、真空安全阀31、真空吸盘32 ;真空安全 阀31安装在高度调节器30下部,真空吸盘32安装在真空安全阀31上,定位螺母29安装 在高度调节器30上,吸盘组件24通过定位螺母29安装在槽板25上,吸盘总组件5通过连 接板I 28安装在滑车组件3下部。
[0020] 所述气压锤组件6包括导向气缸Π 33、压头34 ;压头34安装在导向气缸Π 33 - 端,气压锤组件6通过安装在滑车组件3下部。
[0021] 所述耳片储存架组件7包括支座35、耳片箱36、箱架37、中间轴38、旋转气缸39、 轴承端盖40、键41 ;耳片箱36安装在箱架37上,箱架37安装在支座35上,中间轴38部安 装在支座35内,旋转气缸39安装在底架10上,中间轴38下部与旋转气缸39连接,中间轴 38上部通过轴承端盖40安装在支座35上并与箱架37连接,中间轴38下部通过键41与旋 转气缸39连接,耳片储存架组件7通过支座35安装在底架10上。
[0022] 所述耳片处理部件组件8包括片导向架42、滚轮43、耳片定位板44、耳片45 ;耳片 定位板44安装在片导向架42两侧,滚轮43与片导向架42连接,耳片45安置在耳片定位 板44上。
[0023] 所述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9包括导向气缸ΠΙ 46、摆动直线气缸47、气爪48、联轴 器49、T形板50、连接板Π 51 ;连接板Π 51与导向气缸ΠΙ 46连接,T形板50安装在连接板 H 51上,联轴器49 一端通过T形板50与摆动直线气缸47连接,气爪48与联轴器49另一 端连接。机械手滑轨组件11包括滑块Π 52、滑块槽Π 53、支架54、垫板55 ;滑块槽Π 53通 过垫板55安装在支架54上部,滑块Π 52安装在滑块槽Π 53上,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9通 过导向气缸导向气缸ΠΙ 46安装在机械手滑轨组件11上。
[0024] 所述导向架42中部为凹槽形状。
[0025]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 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 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主权项】
1. 一种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架(1)、导轨组件(2)、滑 车组件(3 )、直线导向气缸组件(4 )、吸盘总组件(5 )、气压锤组件(6 )、耳片储存架组件(7 )、 耳片处理部件组件(8)、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9)、底架(10)、机械手滑轨组件(11);底架 (10)安置在地面上,门架(1)安装在底架(10)上,导轨组件(2)安装在门架(1)上部,滑车 组件(3)安装在导轨组件(2)下部,直线导向气缸组件(4)与导轨组件(2)、滑车组件(3)连 接,吸盘总组件(5)安装在滑车组件(3)下部,气压锤组件(6)安装在滑车组件(3)下部,耳 片储存架组件(7)安装在底架(10)上,耳片处理部件组件(8)安装在底架(10)上,并位于 气压锤组件(6)下部,机械手滑轨组件(11)安装底架(10)上,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9)安 装在机械手滑轨组件(11)上,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9)位于耳片处理部件组件(8)两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 件(2)包括导轨架(13)、定位板II(14)、滑块槽I(15)、衬板(16);定位板II(14)安装在导轨 架(13)上部,滑块槽I(15)通过衬板(16)安装在导轨架(13)底部,门架(1)上部安设有定 位板I(12),导轨组件(2)通过定位板II(14)与定位板I(12)连接安装在门架(1)上部,滑车 组件(3 )包括滑车架(17 )、滑块I(18 );滑块I(18 )安装在滑车架(17 )上,滑车组件(3 )通过 滑块1(18)与滑块槽1(15)配合安装在导轨组件(2)下部,直线导向气缸组件(4)包括关节 轴(19)、双耳环座(20)、定位卡(21)、定位卡支座(22)、直线导向气缸(23);定位卡(21)安 装在定位卡支座(22)上,直线导向气缸(23)安装在定位卡(21)内,关节轴(19)一端与直线 导向气缸(23) -端连接,双耳环座(20)与关节轴(19)另一端连接,直线导向气缸组件(4) 通过定位卡支座(22)与导轨架(13)连接与导轨组件(2)连接,直线导向气缸组件(4)通过 双耳环座(20)与滑车架(17)连接与滑车组件(3)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总 组件(5)包括吸盘组件(24)、槽板(25)、导向气缸1(26)、横梁(27)、连接板1(28);连接板I (28)安装在横梁(27)上,导向气缸I(26)安装在横梁(27)上,槽板(25)安装在导向气缸I (26)端部,吸盘组件(24)包括定位螺母(29)、高度调节器(30)、真空安全阀(31)、真空吸盘 (32);真空安全阀(31)安装在高度调节器(30)下部,真空吸盘(32)安装在真空安全阀(31) 上,定位螺母(29)安装在高度调节器(30)上,吸盘组件(24)通过定位螺母(29)安装在槽 板(25)上,吸盘总组件(5)通过连接板1(28)安装在滑车组件(3)下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锤 组件(6)包括导向气缸II(33)、压头(34);压头(34)安装在导向气缸II(33)-端,气压锤组 件(6 )通过安装在滑车组件(3 )下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储 存架组件(7)包括支座(35)、耳片箱(36)、箱架(37)、中间轴(38)、旋转气缸(39)、轴承端 盖(40)、键(41);耳片箱(36)安装在箱架(37)上,箱架(37)安装在支座(35)上,中间轴 (38)部安装在支座(35)内,旋转气缸(39)安装在底架(10)上,中间轴(38)下部与旋转气 缸(39 )连接,中间轴(38 )上部通过轴承端盖(40 )安装在支座(35 )上并与箱架(37 )连接, 中间轴(38 )下部通过键(41)与旋转气缸(39 )连接,耳片储存架组件(7 )通过支座(35 )安 装在底架(10)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处 理部件组件(8)包括片导向架(42)、滚轮(43)、耳片定位板(44)、耳片(45);耳片定位板 (44)安装在片导向架(42)两侧,滚轮(43)与片导向架(42)连接,耳片(45)安置在耳片定 位板(44)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摆 动机械手组件(9)包括导向气缸III(46)、摆动直线气缸(47)、气爪(48)、联轴器(49)、T形 板(50)、连接板II(51);连接板II(51)与导向气缸III(46)连接,T形板(50)安装在连接板 II(51)上,联轴器(49) 一端通过T形板(50)与摆动直线气缸(47)连接,气爪(48)与联轴 器(49)另一端连接;机械手滑轨组件(11)包括滑块II(52)、滑块槽II(53)、支架(54)、垫板 (55);滑块槽II(53)通过垫板(55)安装在支架(54)上部,滑块IK52)安装在滑块槽II(53) 上,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9)通过导向气缸导向气缸III(46)安装在机械手滑轨组件(11) 上。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架 (42)中部为凹槽形状。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镍始极片种板自动弯耳送耳机构,属于冶金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门架、导轨组件、滑车组件、直线导向气缸组件、吸盘总组件、气压锤组件、耳片储存架组件、耳片处理部件组件、气压摆动机械手组件、底架、机械手滑轨组件。本发明能减小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工件人为损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更加规范,弯曲次品率低;工作运行安全可靠,吊耳受力均匀平稳;整个机构组件易于拆解、易于检修,零部件常见,无需专业人士护理,费用低廉;可大幅度降低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符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
【IPC分类】C25C1-08, C25C7-06
【公开号】CN104562081
【申请号】CN201410812587
【发明人】孙东明, 张彬, 王得祥, 孙渊君, 徐军章, 苏兰伍, 金岩, 腾波, 高伟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