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8060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关于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其具有一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藉由使内燃机及燃烧炉所使用之液体燃料及瓦斯等燃料完全燃烧,减少废弃排放,进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藉以达到改善引擎性能及节省燃料之效果,惟该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包含一电解产生部130,设置于一前面外壳100与一后面外壳120之内部,而藉由接收电力,在电解槽内部透过电解产生氢气及氧气。如上述结构,本发明藉由使内燃机及燃烧炉所使用之液体燃料及瓦斯等燃料完全燃烧,减少废弃排放,进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藉以达到改善引擎性能及节省燃料效果;藉此,大幅提升产品之品质与可信度,藉以满足使用者即消费者之需求。
【专利说明】
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关于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尤指藉由使全世界所有内燃机及燃烧炉所使用之液体燃料及瓦斯等燃料完全燃烧,减少废弃排放,进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藉以达到改善引擎性能及节省燃料之效果;藉此,大幅提升产品之品质与可信度,藉以满足使用者即消费者之需求,进而能够留下好印象。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汽车之引擎主要使用藉由提炼埋藏于地下之燃料(即原油)而制成的石油系统之矿物性燃料,而随着原油之埋藏量逐渐减少,其价格便随之水涨船高,又,因为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如石油燃烧时所产生的含氮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等,致使对其替代燃料之研发投入许多心血与资金。
[0003]其因应方案为使用蓄电池与氢燃料等,以作为替代燃料之一,而前述燃料各有优缺点,并且至今依然处于无法完全达到实用化之阶段。
[0004]其中,在以氢气作为燃料之引擎中,水电解制氢的方法,可谓生成氢气之最有效的方案,而在水电解过程中,其所产生的氢气量远不及所需要的电量,以致有效率不佳的问题。
[0005]换言之,就水电解制氢而言,其缺点在于需要非常多的电力。
[0006]为解决此等问题,国内也曾揭示各种专利,并已完成注册,但该些发明所揭露之装置,也依然无法提供完整的汽车用氢气产生装置。
[0007]习用之氢气产生装置,其缺点在于将所产生的氢气注入专用引擎使其燃烧时,会产生燃点高的氢气一次全部燃烧,而随之引发气爆的现象,以致加重引擎的负担。
[0008]又,因难以有效捕集水电解所产生的氢气,以致降低氢气捕集效果。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已知技术已经公开及注册以下先前技术文献,然而,仍依然发生无法彻底解决前述缺点的问题。
[0010]现有技术文献
[0011]专利文献
[0012]已公开之专利:
[0013](专利文献I)韩国发明公开专利第2008-0059533(2008.06.30)「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
[0014]已注册之专利:
[0015](专利文献2)韩国发明注册专利第0532230(2005.11.23)「利用电解槽及其之氢气产生装置」;及
[0016](专利文献3)韩国发明注册专利第0468541(2005.01.11)「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

【发明内容】

[0017]为解决上述已知技术之问题,本发明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包含有:一前面外壳;一后面外壳;以及一电解产生部。
[0018]本发明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藉由使全世界所有内燃机及燃烧炉所使用之液体燃料与瓦斯等燃料完全燃烧,减少废弃排放,进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藉以达到改善引擎性能及节省燃料之效果。
[0019]本发明之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在组装数片极板(cell)即氢气及氧气产生板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时,基于考量优异的工作效率,并未使用用以锁固之固定螺栓等配件,藉以降低生产成本。
[0020]本发明之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藉由延长电解液之补充时间,即便随容量而有所差异,单凭补充一次,便能够长时间(约5000km以上)运转,俾使其具有易于管理之优点。
[0021]本发明之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并未使用绝缘体,而改以将维持一定间距的极板(cell)固定架予以规格化,俾使任何非专业人士皆能够进行组装,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藉由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以大幅提升采购满意度。
[0022]本发明之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藉由单纯结构,在组装时,仅需插入容量许可范围内的极板(cell),藉此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及节省成本,更能够从中获得大副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
[0023]本发明之第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藉由上述效果大副提升产品之品质与可信度,从而满足使用者即消费者之需求,进而能够留下好印象。
[002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0025](I)本发明之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包含有:一前面外壳;一后面外壳:及一电解产生部;
[0026](2)由上述技术结构,本发明之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藉由使全世界所有内燃机及燃烧炉所使用之液体燃料与瓦斯等燃料完全燃烧,减少废弃排放,进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藉以达到改善引擎性能及节省燃料效果;
[0027](3)而且,本发明之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在组装数片极板(cell)即氢气及氧气产生板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时,基于考量优异的工作效率,并未使用以锁固之固定螺栓等配件,藉以降低生产成本;
[0028](4)再者,本发明之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藉由延长电解液之补充时间,即便随容量而有所差异,单凭补充一次,便能够长时间(约5000km以上)运转,俾使其具有易于管理之优点;
[0029](5)并且,本发明之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并未使用绝缘体,而改以将维持一定间距的极板(cell)固定架予以规格化,俾使任何非专业人士皆能够进行组装,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藉由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以大幅提升采购满意度;
[0030](6)进一步,本发明之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藉由单纯结构,在组装时,仅需插入容量许可范围内的极板(cell),藉此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及节省成本,更能够从中获得大副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
[0031](7)本发明之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藉由上述效果大副提升产品之品质与可信度,从而满足使用者即消费者之需求,进而能够留下好印象之非常实用。
[0032]为让本发明之上述效果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结合状态示意图;
[0034]图2为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整体分解示意图;
[0035]图3为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主要部位分解示意图;
[0036]图4为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板与电极板之分解示意图;
[0037]图5为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正面剖面图;
[0038]图6为图5之A-A线剖面图;
[0039]图7为图5之B-B线剖面图;
[0040]图8为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系统方块图。
[0041 ]符号说明
[0042]100 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
[0043]HO 前面外壳
[0044]120 后面外壳
[0045]130 电解产生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适用于本发明之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其结构如图1至图8所示。
[0047]以下就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认为针对众所共知的功能或结构之具体说明,有混淆本发明之主旨之虞且不必要时,则将其详细说明予以省略。
[0048]而且,后述之名词考量在本发明中之功能而设定,此乃会随生产者之意图或惯例而有所改变,故应以本说明书之整体内容为基础加以定义。
[0049]首先,本发明具有一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其藉由使内燃机及燃烧炉所使用之液体燃料及瓦斯等燃料完全燃烧,减少废弃排放,进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藉以达到改善引擎性能及节省燃料之效果,惟该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其结构如下:
[0050]换言之,本发明具有一电解产生部130,设置于一前面外壳110与一后面外壳120之内部,而藉由接收电力,在电解槽内透过电解产生氢气及氧气。
[0051]兹就上述本发明之具体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如下:
[0052]换言之,本发明具有一前面外壳空间部111与一后面外壳空间部121,分别形成于该前面外壳110与后面外壳120,以供该电解产生部130定位。
[0053]再者,本发明具有一电解液补充流入口114与一氢气及氧气排出口 124,分别形成于该前面外壳110与后面外壳120之顶端。
[0054]而且,本发明具有一正(+)电极部115与一负(_)电极部125,分别形成于该前面外壳110与后面外壳120之顶端。
[0055]并且,本发明具有一沈淀物排出口127,形成于该后面外壳120之底端。
[0056]进一步,适用于本发明之该电解产生部130,具有复数个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
[0057]除此之外,适用于本发明之该前面外壳110与后面外壳120,形成有一连接孔116与一连接孔126,并且该连接孔供一连接口 117连接,俾使该前面外壳110与后面外壳120彼此相连。
[0058]尤其,适用于本发明之该前面外壳110与后面外壳120,如图3所示,具有一隔墙,用以防止电解液溅起波浪,同时使其维持在一定水位,惟该隔墙具有一前面外壳半圆槽113与一后面外壳半圆槽123,一旦使隔墙彼此相遇,便会形成一孔,藉以将电解所产生的氢气及氧气,透过排出口排放。
[0059]再者,如图4所示,本发明之该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形成有复数个孔132、134,彼此具有一定间距,以便在进行电解时,不仅能够让电解液上下左右回旋之动作顺畅,更能够促使氢气及氧气产生器水槽内之电解液量增加。
[0060]再者,本发明之该氢气及氧剂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之另一侧,则形成有一延伸凸出部135,呈正极(+ )及负极(-),并且该延伸凸出部135之螺丝棒连接孔136,供一螺丝棒139连接,用以使该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彼此固定。[0061 ]并且,适用于本发明之该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具有一板固定口 137,用以使任何人无须使用螺栓或熟练技巧,便能轻易组装该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而且可让作业人员将大型、小型容量或设置数量插入并固定于复数个固定槽138。
[0062]另一方面,本发明在适用上述结构时,可改变成各种形状,并且可呈现出多种形
??τ O
[0063]而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详细说明所载之特别形态,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之均等变形物、同等物及替代物,皆属本发明之范围。
[0064]藉由上述结构所构成之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作用效果说明如下:
[0065]首先,本发明藉由使内燃机及燃烧炉所使用之液体燃料及瓦斯等燃料完全燃烧,减少废弃排放,进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藉以达到改善引擎性能及节省燃料之效果。
[0066]为此,适用于本发明之图1适用于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结合状态示意图;图2适用于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整体分解示意图;图3则本适用于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主要部位分解示意图。
[0067]再者,图4适用于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板与电极板之分解示意图;图5适用于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正面剖面图;图6为图5之A-A线剖面图;图7为图5之B-B线剖面图。
[0068]最后,图8适用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系统方块图,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之一侧,具有一主控制器30,供与一脉冲宽度控制元件350连接,而该主控制器300之一侦U,具有一电源控制元件500,供与一 IG2(550)连接,再者,该电源控制元件500之一侧,则依序与一电池600作连接。
[0069]当上述之发明接收来自汽车电池之直流12v-24v电源,进而将电力供应至固定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电解槽内之极板(cell)即电解产生部130时,基于电解而制成之自动控制器(未图示),则会依据欲取得的氢气量,将电压与电流以可调节之功能予以设定,之后便会定量供应透过电解所取得之氢气及氧气。
[0070]再者,检视电解槽即前后面外壳110、120之内部结构,之所以采用没有尖角的圆形曲线设计,乃为防止冬季期间因电解液结冰所致之破损,并使膨胀的力量,在没有分散的状态下,能够直接施加于直角或平面;再者,在具有挠性的圆形曲线上,将膨胀的力量予以分散。相较于具有尖角,由圆形曲线所制成的成形物本体相对较坚固,因此能够提供提升产品品质之效果。
[0071]再者,前面外壳110与后面外壳120之本体,较佳为压克力、水晶或塑胶成形物,以利随时能够确认其内部状态。
[0072]尤其,本发明之所以在前面外壳110与后面外壳120之内部上方,以隔墙即一全面外壳隔墙112及一后面外壳隔墙122作阻隔,并于正中央设置若干孔即一前面外镉半圆槽113与一后面外壳半圆槽123,藉以配置额外的空间,乃为防止电解液在汽车行驶时溅起波浪,并使其维持在一定水位,以发挥稳定的功能。
[0073]再者,由于电解液结冰时,体积(容积)会变大,因此藉由防止力量在体积变大时直接施加于产品,以防止产品因结冰而受损。
[0074]再者,藉由用肉眼观察并判断电解液之水位,以便随时补充电解液。
[0075]此外,之所以将各种功能设计成一体成形,乃为气态氢气及氧气在没有夹带水分(电解液)或杂质至电解所产生之氢气捕集空间的状态下,改由上方之氢气及氧气排出口124喷出所致。
[0076]进一步,之所以设置一板固定部137,乃为防止极板(cell)即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往上下左右方向晃动,并且在组装数片极板(cell)时,之所以未使用用以锁固之固定螺栓等配件,乃因考量降低生产成本及提升工作效率所为。
[0077]另一方面,适用于本发明之该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之材质,较佳为采用具有耐腐蚀性之金属,以能够永久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较佳为采用SUS不锈钢或镍合金,以确保具有耐腐蚀性且能够永久使用。
[0078]另一方面,本发明驱动原理之作用效果则如下:
[0079]换言之,本发明接收来自汽车电池之12-24V电源,而电解氢产生器控制装置之on或off动作,并不会在汽车钥匙转至第I段(ACC)时驱动(作动),而是当汽车钥匙转置第2段(IG2),藉以接收on端子讯号立即启动时,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控制装置(未图示)之继电器(元件)电路始得on,同时将电源供应至电解槽内电极(cell),而电解槽内极板(cell)则在接收电源后,开始进行电解。
[0080]再者,藉由接收电力,进而在电解槽内透过电解所产生之氢气,则透过输送管或软管连接至往内燃机吸入空气(air)之管路,使一定量经由稀释之氢气,在内燃机内完全燃
/9ti ο
[0081]再者,之所以在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设置孔132、134,其目的在于产生电解时,不仅能够让电解液左右上下回旋之动作顺畅,更能够藉此增加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内之电解液(灌水)量。并且,所谓在相同大小之水槽内增加电解液容量,指延长电解液补充时间,即便随容量而有所差异,其优点为单凭一次补充,便能够长时间(约5000km以上)运转,俾使其具有易于管理之优点。
[0082]再者,在已知技术中,进行组装时,在数片极板(cell)即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之间,也就是在极板(cell)与极板(cell)之间,需使用固定螺栓或各类配件来插设可绝缘之绝缘体,并使其维持一定间距,然本发明并未使用绝缘体,并且将维持一定间距的极板(cell)固定架予以规格化,俾使任何非专业人士皆能够进行组装,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藉由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以大幅提升采购满意度。
[0083]尤其,在已知技术中,进行组装时,依据极板(cell)之重叠数量(片),需要按大型、中型、小型、容量分别使用不同的外箱(Β0Χ),然本发明则只需具备一个外箱(Β0Χ),并藉由此一单纯结构,在组装时,仅需在极板(cell)固定架轻易插入容量许可范围内的极板(cell),藉此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及节省成本,更能够从中获得大副提升工作效率的效果O
[0084]由其上述可知,本发明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之技术思想,为实际上可反覆实施相同结果,尤其可藉由实施如上所述之本案发明,促进技术发展,进而贡献于产业发展,因此具有足够的保护价值。
【主权项】
1.一种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一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藉由使内燃机及燃烧炉所使用之液体燃料与瓦斯等燃料完全燃烧,减少废弃排放,进而降低大气环境污染,并藉以达到改善引擎性能及节省燃料之效果,惟该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100,包含有: 一电解产生部130,设置于一前面外壳110与一后面外壳120之内部,并藉由接收电力,在电解槽内透过电解产生氢气及氧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 一前面外壳空间部111与一后面外壳空间部121,分别形成于该前面外壳110与该后面外壳120,以供该电解产生部130定位; 一电解液补充流入口 114与一氢气及氧气排出口 124,分别形成于该前面外壳110与该后面外壳120之顶端; 一正(十)电极部115与一负(-)电极部125,分别形成于该前面外壳110与该后面外壳120之顶端; 一沈淀物排出口 127,形成于该后面外壳120之底端;及 该电解产生部130,具有复数个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外壳110与该后面外壳120,具有一隔墙,用以防止电解液溅起波浪,同时使其维持在一定水位,惟该隔墙由一前面外壳半圆槽113与一后面外壳半圆槽123所构成,并且该隔壁包含一前面外壳半圆槽113与一后面外壳半圆槽123,一旦使该隔墙彼此相遇,便会形成一孔,藉以将电解所产生之氢气及氧气,透过排出口排放。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该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形成有复数个孔132、134,彼此具有一定间距,以便在进行电解时,不仅能够让电解液上下左右回旋之动作顺畅,更能够促使氢气及氧气产生器水槽内之电解液量增加,而该氢气及氧剂产生板131与该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之一侧与另一侦U,形成有一延伸凸出部135,呈正极(+ )及负极(-),并且该延伸凸出部135之螺丝棒连接孔136,供一螺丝棒139连接,用以使该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该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彼此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气及氧气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及氧剂产生板131与该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更包含一板固定口 137,用以使任何人无须使用螺栓或熟练技巧,便能轻易组装该氢气及氧气产生板131与该氢气及氧气电极板133,而且可让作业人员将大型、小型容量或设置数量插入并固定于复数个固定槽138。
【文档编号】C25B1/02GK106048639SQ201610201781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1日 公开号201610201781.X, CN 106048639 A, CN 106048639A, CN 201610201781, CN-A-106048639, CN106048639 A, CN106048639A, CN201610201781, CN201610201781.X
【发明人】金周会
【申请人】司玛特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