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除腔体气体的混气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1965阅读:7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除腔体气体的混气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气体混合腔,不需要借助真空栗排净腔体原有空气,gp可满足小口进气-大腔混气-小口出气的稳定气流的基本原则。
【背景技术】
[0002]多种气体在气体混合腔内混合后排出,其必须满足小口进气-大腔混气-小口出气的稳定气流的基本原则。气体混合腔在新的气体进入前需要将腔体内的原有气体排出,现有的气体混合腔要么借助真空栗将腔体内抽真空,要么在腔体内长时间补入气流以达到将原有气体排出的目的。上述两种方式要么成本较高,要么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借助任何外部设备将原有气体高效排出的气体混合腔。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排除腔体气体的混气腔,包括内有腔室的圆柱形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沿腔室长度方向运动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位于壳体外,另一端伸入腔室内,在活塞杆位于腔室内的端部上设有隔板,由隔板将腔室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即腔室一及腔室二,在壳体上设有与腔室一相通的进气口,在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口,气体进入进气口后推动活塞杆沿腔室长度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腔室一不断增加,同时,腔室二不断减小。
[0005]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主要可以通过活塞来简单的保证混气腔中的气体纯度,避免了借助真空栗抽出腔体中原有空气的繁琐。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09]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排除腔体气体的混气腔,包括内有腔室的壳体1及可沿腔室长度方向运动的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一端位于壳体1外,另一端伸入腔室内,在活塞杆2位于腔室内的端部上设有隔板3,由隔板3将腔室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即腔室一及腔室二,在壳体1上设有与腔室一相通的进气口 4。如图1所示,在壳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个出气口 5,可用于钟罩式反应腔体(图未示),或者如图2所示,设有多个出气口 5,可外接平板式反应腔体(图未示)。气体进入进气口 4后推动活塞杆2沿腔室长度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腔室一不断增加,同时,腔室二不断减小。
[0010]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2在进气前保持在零位置,此时腔室一的体积为零,后气体通入进气口 4,依靠气压逐步将活塞杆2推动,直至活塞杆2到达壳体1底部,此时腔室一体积达到最大,且通过活塞杆2轻易将原有的空气排出,以保证内部气体的纯度,气体通过出气口 5进入所需要的反应区。
【主权项】
1.一种排除腔体气体的混气腔,包括内有腔室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沿腔室长度方向运动的活塞杆(2),活塞杆(2)的一端位于壳体(1)外,另一端伸入腔室内,在活塞杆(2)位于腔室内的端部上设有隔板(3),由隔板(3)将腔室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即腔室一及腔室二,在壳体(1)上设有与腔室一相通的进气口(4),在壳体(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口(5),气体进入进气口(4)后推动活塞杆(2)沿腔室长度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腔室一不断增加,同时,腔室二不断减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除腔体气体的混气腔,包括内有腔室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沿腔室长度方向运动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位于壳体外,另一端伸入腔室内,在活塞杆位于腔室内的端部上设有隔板,由隔板将腔室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即腔室一及腔室二,在壳体上设有与腔室一相通的进气口,在壳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出气口,气体进入进气口后推动活塞杆沿腔室长度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腔室一不断增加,同时,腔室二不断减小。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混合装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主要可以通过活塞来简单的保证混气腔中的气体纯度,避免了借助真空泵抽出腔体中原有空气的繁琐。
【IPC分类】C23C16/455
【公开号】CN205011834
【申请号】CN201520717754
【发明人】彭释, 张菁, 李炜
【申请人】东华大学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