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覆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446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覆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坡体、坝体排水的排水管。
背景技术
在坡体、坝体进行排水和疏干时,通常采用的是水平和倾斜排水管。目前所采用的排水管的孔或缝都是均匀分布在排水管上,且未采取其他任何防沙措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就会遇到两大问题一是泥沙在管中容易堆积,二是管壁孔缝容易被堵塞;从而不能顺利排水。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泥沙堆积和管壁孔缝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覆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外覆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包括管体,管体上开有若干个孔眼,在具有孔眼的部位上缠绕有渗透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介质的目数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递增。
进一步地,所述孔眼的密度沿该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介质的材料为纱网和/或钢丝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不同目数的渗透介质布于排水管上,因此解决了排水管缝隙堵塞的问题,而让目数小的一端高于目数大的一端放置,则充分利用了重力的作用使管内的水自动冲刷管壁,解决了泥沙在管壁内堆积的问题。此外,孔眼的密度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可使入水端的渗水量更大,从而更好地起到冲刷管壁的作用。


图1为实施例1的排水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管8上开若干孔眼,这些孔眼均布在管8上,用目数为200目纱网1、175目纱网2、150目纱网3、125目纱网4、100目纱网5、75目纱网6和50目纱网7按顺序将管8上的孔眼包裹起来。如图2所示,将包裹了纱网的管8倾斜埋放在待排水的坡体9下面,并将入水端高置。使用过程中,纱网挡住了泥沙,只有少量的细泥沙可能混在水里渗入到管8中,但这不会引起管8上的缝隙的堵塞。此外,由于目数小的一端位于高处,因此在这一端的渗水量大,这可以起到冲刷管壁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用铁丝网替代上述步骤中采用的纱网。
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管8开若干孔眼,这些孔眼的密度沿管8的入水端至出水端逐渐递减,用目数为100目纱网5按顺序由出水端至入水端将管8上的孔眼包裹起来。其余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这样可以让入水端的入水量增加,从而起到更好地冲刷管壁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外覆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管体上开有若干个孔眼,在具有孔眼的部位上缠绕有渗透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覆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介质的目数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递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覆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眼的密度沿该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覆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介质的材料为纱网和/或钢丝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坡体、坝体的排水管,包括管体,管体上开有若干个孔眼,在具有孔眼的部位上缠绕有渗透介质。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不同目数的渗透介质布于排水管上,因此解决了排水管缝隙堵塞的问题,而让目数小的一端高于目数大的一端放置,则充分利用了重力的作用使管内的水自动冲刷管壁,解决了泥沙在管壁内堆积的问题。此外,孔眼的密度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可使入水端的渗水量更大,从而更好地起到冲刷管壁的作用。
文档编号E02D19/20GK2701913SQ20042004926
公开日2005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2日
发明者刘曰武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