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697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坡体、坝体排水的排水管。
背景技术
在坡体、坝体排水和疏干时,通常采用的是水平和倾斜排水管。目前所采用的排水管的孔或缝都是均匀分布在排水管上,且未采取其他任何防泥沙措施,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就会遇到两大问题一是泥沙在管中容易堆积,二是管壁孔缝容易被堵塞;从而不能顺利排水。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泥沙堆积和管壁孔缝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包括管体,管体上开有若干孔或缝,在孔或缝中内嵌有渗透介质。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介质为纱网和/或钢丝网。
进一步地,所述孔或缝的分布密度沿所述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
进一步地,所述渗透介质粘接在所述孔或缝内。
进一步地,所述孔或缝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渗透介质通过环形压片和螺钉固定在所述孔或缝内。
进一步地,所述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渗透介质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所述孔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不同目数的渗透介质内嵌于排水管的孔或缝内,因此不但解决了排水管孔或缝堵塞的问题,而且更有利于安装和更换渗透介质;而管体的孔或缝的分布密度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可使入水端的渗水量更大,起到更好地冲刷管壁的作用,解决了泥沙在管壁内堆积的问题。此外,渗透介质内嵌还可以使排水管的外壁保持光滑,有利于安装排水管。


图1为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5排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4排水管的缝隙剖面放大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5排水管的孔眼剖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2所示,在管8上开有若干缝隙,这些缝隙均匀分布在管8上,将目数为200目纱网1、175目纱网2、150目纱网3、125目纱网4、100目纱网5、75目纱网6和50目纱网7按顺序由管8的出水端至入水端粘接在管8的缝隙内。如图1所示,将管8倾斜埋放在待排水的坡体9下面,并将入水端高置。使用过程中,纱网挡住了泥沙,只有少量的细泥沙可能混在水里渗入到管8中,但这不会引起管8上的缝隙的堵塞。此外,由于目数小的一端位于高处,因此在这一端的渗水量大,这可以起到冲刷管壁的作用。
另外,还可以用钢丝网替代上述步骤中采用的纱网。
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管8上开有若干孔眼,这些孔眼均布在管8上,其余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如图4所示,在管8开有若干缝隙,这些缝隙的密度沿管8的入水端至出水端逐渐递减,将目数为100目纱网5由出水端至入水端粘接在管8的缝隙内。其余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这样可以让入水端的入水量增加,从而起到更好地冲刷管壁的作用。
实施例4如图5、7所示,在管8开若干缝隙,这些缝隙均布在管8上,目数为200目纱网1、175目纱网2、150目纱网3、125目纱网4、100目纱网5、75目纱网6和50目纱网7按顺序通过环形压片10和螺钉11固定在管8上,其余的步骤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如图6、8所示,在管8开若干孔眼,这些孔眼均布在管8上,目数为200目纱网1、175目纱网2、150目纱网3、125目纱网4、100目纱网5、75目纱网6和50目纱网7按顺序通过罗纹压环12固定在管8上,其余的步骤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1.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管体上开有若干孔或缝,在孔或缝中内嵌有渗透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介质为纱网和/或钢丝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或缝的分布密度沿所述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渗透介质粘接在所述孔或缝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或缝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渗透介质通过环形压片和螺钉固定在所述孔或缝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内嵌渗透介质变孔隙密度的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孔设置内螺纹,所述渗透介质通过螺纹压环固定在所述孔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坡体、坝体排水的内嵌渗透介质型变孔隙密度排水管,包括管体,管体上开有若干孔或缝,在孔或缝中内嵌有渗透介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不同目数的渗透介质内嵌于排水管的孔或缝内,因此不但解决了排水管孔或缝堵塞的问题,而且更有利于安装和更换渗透介质;而管体的孔或缝的密度沿管体的入水端至出水端依次递减,可使入水端的渗水量更大,起到更好地冲刷管壁的作用,解决了泥沙在管壁内堆积的问题。此外,渗透介质内嵌还可以使排水管的外壁保持光滑,有利于安装排水管。
文档编号E02D19/20GK2698848SQ20042005947
公开日2005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14日
发明者刘曰武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