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支承桩的桩锚头及其换装方法

文档序号:539058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支承桩的桩锚头及其换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支承桩(underpinning pile),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桩锚头(pile anchor head)的支承桩,用以提高打桩效率及承载能力。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讲授的多种支承方法,主要是通过两种类型的支承桩(即主动和被动支承桩),来加强沉降基础(settling foundation)。而且,这些方法中的大多数是用来支承墙壁基础而非典型的大型桩帽,典型的大型桩帽承载了来自建筑物的结构混凝土框架的集中荷载。
0003在被动支承桩中,新桩靠近现有沉降基础而被插入,且随后通过悬臂托架、捆扎件或加大的底脚,结合或连接到桩帽或底脚。沉降基础能够进一步沉降,直到被动支承桩随时间而加上荷载。这类方法由于需要长时间的持续沉降因而具有缺陷,特别是当桩栽得较深时尤其如此。被动支承桩的这种运用是公知的,如Roger Bullivant的美国专利第4,834,582号中所述,该专利使用了倾斜式现场浇注混凝土桩和支撑拉梁。Leonard Flowerday的英国专利第2,047,303号中除了混凝土悬臂式托梁外还具有一种垂直桩,以承载附近的底脚。
0004在主动支承桩中,瞬时地在支承桩上施加一定量的预加荷载,以支撑强度降低的基础,防止其进一步沉降。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现有方法结合一种螺栓、桩锤(ram)或液压千斤顶的设置,使用复杂的预制钢托架系统,作用于现有的不牢固的基础。在有些情况下,使用非常笨重的由双千斤顶或桩锤组成的装置来作用于新近安装的支承桩。有些系统中进一步的弱点在于要使用许多复杂的小部件,如果任何关键机构由于磨损或锈蚀而损坏,这些系统的性能便可能会变差,且因此而不能承载大的荷载。
0005Holdeman的美国专利第5,120,163号提供了一种倒U形连结器,其适于临时固定到基础支架,从而使液压千斤顶能够作用于螺旋桩与底脚之间。这种方法使用许多小螺栓和许多其它交互连接部件,因此仅适于承载因螺旋桩倾斜产生的较小荷载。此特征也相当类似于Seider的用托架来提升底脚的美国专利第5,213,448号。
0006Provost的美国专利第2002/0176749 A1号提供了一种超大尺寸的锚桩及锚撑板的安装方法,其中该桩锚在基础边缘处是以15度倾斜角被驱动,该锚撑板配备有固定于其上的套环和加力板,可在螺旋式桩锚杆上滑动。浮动式支柱16的偏心度降低了该桩的荷载能力,且因撑板内的剪应力和桩的弯曲度而成为一个缺陷源。
0007Mahony的美国专利第3,796,055号使用了通过下述手段来提升基础的方法和装置夹持管的侧面从而驱动其垂直顶靠到邻近的基础,配合在多个指定位置用千斤顶提升基础。部分建筑基础被升高从而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管外部的和管的下端以下的可硬化粘接材料,分配到位于管的顶部上的地下支架的较大硬化区。这种方法适于小荷载传递,因为较大的粘接材料易于断裂。
0008Freeman III的美国专利第5,433,556号使用了一种支柱驱动组件,该组件包括一支柱驱动托架,该驱动托架将支柱管驱动到地下。这种方法不适合用于建筑物内的支承,因为下面大而深的会损害现有的基础。
0009Frank Whittaker的英国专利第2,190,693A号使用了一种用于墙结构的支承装置,其包括一托架部件35,该托架部件从一矩形或扁平的中空盒状部件34伸出,可定位地处于一预先被驱动的支承桩顶部上方。此外,可调整的支撑装置37、38被置于托架35上。这种悬臂系统要求桩能够克服来自托架悬臂部件的抗弯力,且因此而预期会与钢管或能够提供相应抗弯力类似部件一起使用。要求在底脚下有深坑,以便放置千斤顶或可调整的支撑装置。而且,除了桩的荷载能力会因弯曲下降之外,还要求挖出宽广的坑。
0010Arthur Joseph Steel的英国专利第2,150,612A号使用了一种用于支承墙壁基础的系统,包括用液压千斤顶来驱动多个扁平套筒13,混凝土被浇注到墙壁基础中且能硬化。这在原理上类似于John PatrickJones的英国专利第2,024,283A号,区别在于它的桩有一从其中穿过的中心孔。两种方法均需要用于混凝土养护的等待时间,且因延时及深而宽的坑而牵涉到可使用性问题。
0011Roger A Bullivant的英国专利第2,255,990号使用了一种提供下述步骤来支撑基础的方法取走短距离的二或三层砖,且用放置在千斤顶28上的桩连接器16,来支撑托梁14上的处于被取走部分上方的建筑物。该千斤顶受压,且该桩连接器滑动穿过管桩并固定到受压之后的千斤顶。这种方法用千斤顶给现有的底脚施加反作用力,并因此仅有一些来自旧底脚的反作用力可以利用。桩连接器16的偏心度在焊接部分(焊接部分将C形槽部分连接到管形杆12)上导致高剪应力和弯曲现象。这种方法也适用于例如墙壁基础中的低荷载。
0012由本申请人提出的正在审理中的马来西亚专利申请第PI20005487号公开了一种支承桩系统,其作用相当类似于本发明。然而,PI 20005487相当广泛地使用焊接,导致处理较慢、质量不稳定及操作昂贵。除了这些问题以外,安全性是另一项担心,因为焊接部件可能会突然折断并对工人造成危害。因此需要能消除或减少上述问题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的支承桩系统相比,所述方案应易于处理、快速、有效且更为安全。

发明内容
0013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有效、简单且可靠的方法,用于驱动、提升基础,且同时将来自建筑物的预加荷载可靠地直接传递到新近安装的支承桩中,而不使预加荷载进一步明显损失。
001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要提供这样一种简单而可靠的桩锚头系统能够容易地在所挖坑内组装并预加荷载,易于接近关键焊接部分,而不是调整螺栓或将千斤顶置于底脚下不方便和难以操作的工作空间。
0015本发明讲授了用于预加荷载并可靠地锁定在所需荷载的桩头和装置的组装方法和安装方法。
0016本发明还提供了提供利用支承桩系统,而不是利用其它额外机械来安装桩,从而独立地将支承桩驱动到地下挖孔中的简单手段。
0017本发明还提供了预先测试新安装的支承桩的荷载能力的简单手段,通过在预加荷载时直接顶托所述桩的顶部来取得荷载-沉降曲线,由此便可同时利用经济和多用途的荷载测试结果。
0018本发明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所述桩锚头实际上适于承受建筑荷载,并将其传递给任何种类材料及形状的桩,而不会在支承时限制钢管的普通使用。
0019根据本发明的最广泛的方面,这些及其它目的是借助下列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提升和加强沉降基础的支承桩,其包括一桩;所述桩配备有一桩锚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锚头配备有一提升装置,以提升所述沉降基础。
0020在另一方面,一种用于加强现有沉降基础的支承桩系统包括一桩;一桩锚头;顶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锚头配备有一提升装置。
0021在另一方面,一种使用支承桩系统来提升和支承沉降基础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所述沉降基础附近挖出一孔;将一桩锚头置于所挖孔内;铺设一传力梁,使得所述传力梁放置在所述桩锚头的凸缘上;安装一顶托装置;穿过所述桩锚头的扁平中空区段放置一桩;驱动所述桩直到牢固;及将所述桩锁定到所述桩锚头。
0022应认识到,本发明的范围不必被限制在上述实施例的特定范围内。


0023在结合附图研究“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之后,将会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各方面及其优点的,附图中0024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示出了一支承桩;0025图2示出了一支承桩系统及辅助装置;0026图3a示出了一典型的桩锚头,其具有可选的三角楔形配件,且与传力梁相匹配的对应位置处具有螺母和螺栓;0027图3b示出了典型桩锚头的另一变例,其带有较宽的以八字形向外展开的凸缘和连接板;0028图4示出了在桩锚头的每侧并列的两个C形槽的安装;0029图5示出了将止推块放置到平行C形槽之间的间隙中,及将两个大销插入承接孔内,承接孔位于所述止推块的端部,在平行C形槽的下端的正下方;0030图6示出了将液压千斤顶放置在支承桩的端部上;0031图7示出了预加荷载的完整桩锚头的详细封闭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
0032参看附图,为便于说明,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区分属于类似部件的两个独立实体,用后缀“a”或“b”来分别表示第一或第二个实体。
所述组件的部件0033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支承桩1的组件。在本发明的最广方面,支承桩1包括桩12、桩锚头11以及用于提升沉降基础的提升装置。桩12可具有任何任何种类的材料及形状,如木材、混凝土、轨外桩(ex-rail pile)或钢管。
0034本发明的桩锚头11被设计成具有矩形主体,带有用于容纳桩12的扁平中空区段16。所述主体是由两个背靠背通过侧板结合在一起的L形部件构成的。由此在桩锚头11侧面的相对的平坦且平行表面上设置凸缘13,凸缘13充作提升装置,所以传力梁23能够放置在各个凸缘13上。也可选择性地用一个或多个紧固栓15作为提升装置,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结合运用凸缘13和紧固栓15。此外,桩锚头11被设计成拥有一锁定装置,用于使桩锚头11锁定到桩12。其中一种可能的所述锁定装置是这样的桩锚头板17其尺寸略小于扁平中空区段16,因此它能够被插入扁平中空区段16之内,并在以后进行焊接或紧固。
0035这种设计看起来简单,但它却是对现有技术的一个重要改进。引入所述提升装置,就不必进行焊接来固定传力梁23。就承载能力、效率和安全性而言,其优于现有技术的系统。本发明的桩锚头11的另一重要内在优点是,桩12的形状和材料不成其为问题,因为在桩锚头11与桩12之间不需要焊接。这意味着,任何形状如圆形、矩形、六边形及其它形状,以及任何材料如木材、混凝土、轨外桩或钢管均可用于桩12。本发明允许用仅够放置沉降基础下传力梁23的浅坑,这种浅坑一般大约1或1.5m深。在某些现有技术中,则要求远为更深、宽且更广的坑。
0036图2示出了一支承桩系统2以及辅助装置。本发明支承桩系统2包括桩12、桩锚头11、顶托装置25以及传力梁23。如上所述,桩锚头11配置有提升装置。
0037在此实施例中,顶托装置25包括液压千斤顶25a和止推块24。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是液压千斤顶,但也可采用任何类型的可在市场上取得的顶托装置。
0038止推块24被设计成具有倒U形。其具有一水平部件24a,在水平部件24a的每端有垂直支柱24b。在垂直支柱24b的每个末端设置有通孔24d,用于容纳相应的锁定销24e。在通孔24d正上方焊接一块板,以在止推块24的各支柱24b上形成一楔形件24c,从而使止推块24能够被放置在传力梁23上。有利的是在每个支柱24b上设置一对楔形件。
0039借助所述设计,止推块24不需要被焊接到传力梁23顶部的杆。用两个粗杆作为锁定销24e,通过顶靠传力梁23支撑止推块24的基底,来承受剪载荷。锁定销24d易于组装和拆卸,因而提高了效率,并且提高了预加荷载操作的装配的安全性和速度。
0040图3a、3b示出了要被固定到桩12顶部的桩锚头11的实施例。如图3a所示,桩锚头11有一中空扁平区段16,以及在中空扁平区段16的基底的相对侧面上伸出的凸缘13,如前所述。在桩锚头11的侧面上设置有连接板36,连接板36带有两个匹配的螺栓31a和孔31。连接板36从中空扁平区段16的侧面伸展并与凸缘13结合,从而形成L形凸出部分。在图3b所示实施例中,桩锚头11被制成为所述凸缘与匹配的三角形连接板38一起以八字形向外伸展,该连接板在端部与凸缘39结合。在两种图示桩锚头11中,两个凸缘13承载几乎全部自液压千斤顶传送的预加荷载,尽管有些是由螺栓31a承载的。桩锚头11的中空区段的形状可以是形、矩形或任何与桩12匹配的规则形状,但优选有两个对应于凸缘13和楔形件38结构的平坦平行的表面。桩锚头11的中空扁平区段16的内部尺寸使其以滑动配合的方式来容纳桩12的近似横截面。正是这两个部件使得本发明的桩锚头11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0041桩锚头11还设置有一足够厚的桩锚头板17,如图3a和图3b所示。板17的形状和尺寸与桩锚头11的中空扁平区段16内大约2mm的小公差相配合。在最后的安装过程中(本说明书中将在“安装过程”部分进一步描述此过程),桩锚头板17要在达到所需预加荷载时,通过焊接而被锁定到桩锚头11的中空扁平区段16的内表面。三角楔形件33是依预加荷载的承载量而定的额外的可选部件,用于将桩锚头11焊接到平行的C形槽传力梁23。还能够省略三角楔形件33,而将桩锚头11的平行侧壁35焊接到平行的C形槽传力梁。
安装过程
0042图4示出了在每侧并列的两个C形槽的安装,这两个C形槽相当于传力梁23,用于将荷载从沉降基础传递到支承桩12。在沉降基础4附近挖出一个大约1m宽×1m长×1m深的相当窄而浅的坑。随后将桩锚头11置于此坑上。此后将两个C形槽插入基础或地梁45的下端之下,并将八个螺栓(未示出)拧到位,从而将这两个C形槽以螺栓形式牢固地连接到桩锚头11的凸缘13。这两个C形槽是在各C形槽的内侧对向边处,距支承桩12的每边近似等距地,且在支承桩12的每边上,用两个钢板(未示出)焊接在一起的,从而形成传力梁23。
0043图5示出了将止推块24放置到所述平行的C形槽之间的间隙中,及将两个锁定销24e插入承接孔24d内,承接孔24d位于止推块24的端部,在平行C形槽的下端的正下方。倒置的U形止推块24的两个支柱被插入传力梁23当中的间隙的中央空间。固定在止推块24的这两个支柱的外部相对表面上的楔形件被置于传力梁23的该间隙的上方,使得楔形件的基底正放在传力梁23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柱中的通孔24d正好暴露于传力梁23的下方,因此大而坚固的锁定销24e能够滑动穿过孔24d。这对大锁定销24e此后将在顶托操作期间承载与其接触的传力梁23的基底。
0044图6示出了将液压千斤顶25放置在支承桩12的顶部上。液压千斤顶25的中心被置于止推块24的水平部件24a下方,从而在启动千斤顶25时,活塞便会伸出而在中心处接触到桩锚头板17。桩锚头板17被置于桩12的顶部,且液压千斤顶65固定于止推块24上,因此活塞就正好与位于桩12顶部的桩锚头板17接触。
0045高达所述基础工作荷载100-120%的荷载被施加到桩12上,直到牢固为止,并在该位置保持预定的时间。这导致来自液压千斤顶25的正向垂直合力顶到位于桩12顶部的桩锚头板17上。而这又会向上拉上述这对锁定销24e,使其顶靠传力梁23的基底,因此而通过位于所述地粱或地基的下方的传力梁23,使得所述基础提升。
0046在顶托操作中,以15分钟的间隔来记录沉降基础的沉降,以便检验桩承载能力。这意味着桩12能够承受工作荷载,而没有明显的非弹性沉降(通常至少要小于12.5mm)。一旦通过读取液压千斤顶25的压力表确认预加荷载没有明显损失,在所述操作中,桩锚头板17便随即被焊接到桩锚头11的内表面,以有效地锁定这一预加荷载。在桩锚头11的两面上,可形成与传力梁23接触的其它额外的焊接线。此外,也可将四个或六个三角楔形件(未示出)焊接到桩锚头11以及传力梁23的顶部凸缘,以形成非常刚性的整体的桩锚头11与传力梁23。
0047图7示出了预加荷载的完整桩锚头的详细封闭过程。当设定点令人满意,就通过将桩锚头板17焊接到扁平中空区段16的内部,而将桩锚头11锁定到桩12。通过将多个楔形件71b焊接到传力梁23及焊接到桩锚头11,可形成更多的加强部分71a。在桩锚头11与传力梁23之间,可形成更多额外的焊接部分71d。一旦完成焊接,桩12即被认为完全可供使用,且两个锁定销(未示出)被从止推块24上卸下。这样就留下预加荷载的桩12牢固地焊接到桩锚头板17和传力梁23,从而支撑建筑基础梁。与现有技术的通常承载约1到10吨的调整托架及锁定螺栓的系统相比,这种焊接的效力是,能够通过每一桩锚头承载高达200吨的非常大的荷载。尽管在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中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优点,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仅受限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提升和支承沉降基础的支承桩,包括一桩;所述桩配备有一桩锚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锚头配备有一提升装置,用于提升所述沉降基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桩,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桩,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紧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桩,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凸缘位于所述桩锚头的相对的平坦平行表面上,以使得在每个相对的侧面能放置一传力梁。
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承桩,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桩锚头具有一扁平中空区段,用于容纳所述桩。
6.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承桩,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桩锚头配备有一锁定装置,用于保障所述桩相对于所述桩锚头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承桩,其特征还在于所述锁定装置是桩锚头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承桩,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桩锚头板与所述桩锚头的扁平中空区段内的小间隙相配合。
9.一种用于提升和支承沉降基础的支承桩系统,包括一桩;一桩锚头;一顶托装置;一传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锚头(21)配备有一提升装置,用于提升所述沉降基础。
10.一种用于提升和支承沉降基础的支承桩系统,包括一桩;一桩锚头;一顶托装置;一传力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装置包括一液压千斤顶及一止推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支承桩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止推块包括一水平部件,该水平部件在其端部具有两个垂直支柱,在所述支柱的端部附近形成有穿过该支柱的通孔,且在形成所述孔的相同侧面处还固定有楔形件,以使所述止推块能够通过在每个支柱中所述楔形件与所述传力梁的顶面的基底接触,来放置在所述传力梁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承桩系统,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止推块具有两个实心杆,所述实心杆可滑动穿过位于所述止推块的两个支柱的基底处的所述通孔,为所述顶托装置产生顶靠所述传力梁的基底的反作用力。
13.一种使用支承桩系统来提升和支承沉降基础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靠近所述沉降基础挖出一孔;将一桩锚头置于所挖出的孔内;铺设传力梁,使得该传力梁放置在所述桩锚头的凸缘上;安装一顶托装置;穿过所述桩锚头的扁平中空区段放置一桩;驱动所述桩直到牢固;及将所述桩锁定到所述桩锚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铺设传力梁包括将所述传力梁固定到所述桩锚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是通过将多个楔形件焊接到所述传力梁及所述桩锚头。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固定装置是紧固栓,其对所述传力梁和所述桩锚头的楔形件进行紧固。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顶托装置进一步包括一止推块及一千斤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止推块进一步包括一水平部件,该水平部件在其端部具有两个垂直支柱,靠近所述支柱的端部形成有进入该支柱的通孔,且在形成所述孔的相同侧面处还固定有一楔形件,以使所述止推块能够通过在每个支柱中所述楔形件与所述传力梁的顶面的基底接触,而放置在所述传力梁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止推块具有两个实心杆,所述实心杆可滑动穿过位于所述止推块的两个支柱的基底处的所述通孔,为所述顶托装置产生顶靠所述传力梁的基底的反作用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驱动是在多个桩上重复进行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桩锁定到所述桩锚头是通过将一桩锚头板紧固到所述桩锚头的所述扁平中空区段的内部进行的。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紧固是通过焊接来进行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使用支承桩系统的方法,其中所述紧固是通过螺栓连接来进行的。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支承桩,从而提供了有效、简单及可靠的方法来驱动和提升基础,同时保障了预加荷载的直接传递,而不存在从建筑物到新近完成的被驱动桩内的预加荷载的进一步损失。提供了桩锚头(11),其容纳桩(12)并配备有提升装置(13)。桩锚头(11)和提升装置(13)承受建筑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桩(12),其实际上允许使用任何种类的材料及形状的桩(12)。
文档编号E02D35/00GK1836075SQ200480023083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1日
发明者王志财 申请人:王志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