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道式钻杆减扭降摩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871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道式钻杆减扭降摩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所用的井下作业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石油钻井大位移井中减小井下摩阻和扭矩的井下工具。
背景技术
在大位移井的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非常高,而且因为钻柱的抗拉能力优于抗扭能力,所以扭矩就成为钻大位移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技术人员已经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减少摩阻扭矩的井下工具。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几种减扭、减摩工具,其中部分是通过采用摩擦系数很小的橡胶材料等减小扭矩,有的是通过滚动轴承来减小扭矩。但这些已有的工具都是应用在套管内,而在裸眼段内,由于外筒不转而容易使工具底部的岩屑堆积,造成卡钻,所以目前国内在这一领域还没有理想的减扭、减摩工具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大位移井在裸眼段内没有理想的减扭、减摩工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流道式钻杆减扭降摩接头,该种流道式钻杆减扭降摩接头具有可在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裸眼段内降低摩阻和扭矩的作用,保护钻杆接头的完好和钻进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流道式钻杆减扭降摩接头,包括主轴、紧定螺钉、外套筒、内套筒,以及钢球、动密封圈,其中外套筒为具有凹槽的流道式结构,其与内套筒之间通过钢球连接,动密封圈嵌于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的接触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的流道式钻杆减扭降摩接头的内、外筒之间通过钢球连接,外筒和井壁接触,不随钻柱转动,由于外筒和内轴之间是滚动摩擦,所以摩擦力很小,因此可大大减少扭矩损失。此外,由于外筒做成流道式,可以防止由于大位移井水平段内工具贴近井底的一面,造成泥浆沉积而导致的卡钻。另外,主轴和外套筒做成凹槽式,之间的钢球还可以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比以往的此类工具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同时由于减扭接头比钻杆接头外径大,所以可使钻杆接头不与井壁或套管接触,起到保护钻杆接头的作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内套筒,2-钢球,3-外套筒,4-动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该种流道式钻杆减扭降摩接头,包括主轴、紧定螺钉、外套筒3、内套筒1,以及钢球2、动密封圈4。其中外套筒3为具有凹槽的流道式结构,其与内套筒1之间通过钢球2连接,动密封圈4选用VD动密封圈,这样可防止钻井液和岩屑进入轴承结构内。在本技术方案中,内、外筒之间通过钢球连接,而外筒和井壁接触,不随钻柱转动,外筒和内轴之间发生转动,所以外筒和内轴之间是滚动摩擦,因此摩擦力很小,可大大减少扭矩损失。同时由于减扭接头比钻杆接头外径大,所以可使钻杆接头不与井壁或套管接触,起到保护钻杆接头的作用。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套筒3做成流道式,以防止由于大位移井水平段内工具贴近井底的一面造成泥浆沉积而导致的卡钻。主轴和外套筒做成凹槽式,之间的钢球还可以起到轴向定位的作用,比以往的此类工具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实际使用时,将本种接头适用在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裸眼段内可以有效降低摩阻和扭矩,保护钻杆接头的完好和保证钻进的顺利进行。
权利要求1.一种流道式钻杆减扭降摩接头,包括主轴、紧定螺钉、外套筒(3)、内套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还包括钢球(2)、动密封圈(4),其中外套筒(3)为具有凹槽的流道式结构,其与内套筒(1)之间通过钢球(2)连接,动密封圈(4)嵌于外套筒(3)与内套筒(1)之间的接触面上。
专利摘要一种应用在石油钻井大位移井中减小井下摩阻和扭矩的井下工具。主要解决现有的大位移井在裸眼段内没有理想的减扭、减摩工具的不足。其特征在于该种接头由主轴、紧定螺钉、外套筒(3)、内套筒(1)以及钢球(2)、动密封圈(4)构成,其中外套筒(3)为具有凹槽的流道式结构,其与内套筒(1)之间通过钢球(2)连接,动密封圈(4)嵌于外套筒(3)与内套筒(1)之间的接触面上。具有可在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裸眼段内降低摩阻和扭矩的作用,保护钻杆接头的完好和钻进的顺利进行。
文档编号E21B17/04GK2861450SQ20052013379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1日
发明者李瑞营, 王洪英, 王大力, 关尔沫 申请人:大庆石油管理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