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层超稠油油藏采油方法

文档序号:530524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浅层超稠油油藏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浅层超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 采原油的方法,该方法也可应用于中等深度的超稠油油藏的开采和浅层特稠油油藏的蒸汽 吞吐式开采。
背景技术
对于浅层超稠油油藏,除了需要降低原油粘度,增加稠油的流动性之外,由于油层 埋藏浅,地层压力低,原油在油层中流动的驱动力小,所以还需要补充地层能量,才能实现 经济有效开发。同时,在浅层超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还存在注汽压力高,易压裂地层,地 层被压裂后,蒸汽沿裂缝窜流,造成蒸汽大量浪费,并且蒸汽在油层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超覆 作用,不能使油层整体得到动用,以及生产过程中油层产量低等问题。目前就浅层超稠油油 藏而言,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①降低原油粘度的蒸汽吞吐技术(刘志军解永霞,特稠 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实践及认识,内江科技);②提高浅薄层稠油泄流面积的水平井开采 技术(刘富,彭顺龙,浅层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新疆石油天然气,2006年第2卷 第3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井注汽压力,和提高产量;③降低注汽压力和提高驱油 效率的油溶性降粘剂辅助热采技术(张太亮,龚科.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剂CYJJ的性能评 价,钻采工艺,2007年第30卷第2期),④降低对油粘度和补充地层能量的氮气辅助热采技 术(王启尧,吴芝华,八面河油田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 报,2006年第19卷第6期)。虽然这些技术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上述技术都只能满 足浅层超稠油油藏开发的其中一个要求,不能很好地、全面的解决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 问题,因此本领域内仍然需要一种新型的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工艺技术,同时实现降低 原油粘度、补充地层能量、降低注汽压力、防止蒸汽超覆、增加泄流面积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筒隔热、降低注汽压力、油层降粘、增加驱动能量,提 高油井产量的浅层超稠油油藏采油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勻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勻配汽管 柱,上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 ;该管柱的特点为一是采 用均勻配汽阀,实现了水平井长井段的均勻注汽,二是采用注采一体化泵,实现了注汽采油 一趟管柱,减少了作业工作量和热量损失,三是由于井浅和油套环空配注氮气,可直接采用 油管注汽,减小了生产成本;b.注降粘剂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向井筒注入 油溶性降粘剂;注油溶性降粘剂时,计算油管容积,先用油溶性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 出,防止井筒液体进入油层后污染油层、稀释油溶性降粘剂、以及浪费热能。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注入完油溶性降粘剂;c.注队和蒸汽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同时通过油管向油井注入氮气,调整氮 气注入速度,使注入蒸汽全程均勻配注氮气;油套环空配注氮气,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小 井筒热损失达到70%,蒸汽与氮气同时注入有利于防止蒸汽超覆,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以及 增加原油生产过程中的驱动能量,先注氮再注蒸汽的方式,会使氮气在井筒周围形成氮气 段塞,阻止后序注入的蒸汽对地层原油的加热,如果先注蒸汽后注氮气,氮气起不到井筒保 温和地层增能的作用,在注蒸汽过程注意记录注汽压力变化,以便及时根据压力调整注汽 参数;d.焖井注完蒸汽和氮气后焖井2-7天;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量及井口压力, 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e.放喷当井口压力降落0.5MPa/天时,油井放喷,用油嘴控制放喷,防止因放喷 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畅喷至3t/d液量时转抽,在放喷阶段每他测量一次产 液含砂量,确定合理的油嘴;f.启抽待畅喷至3t/d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b步骤所述的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量为10-40吨,c步骤所述的蒸汽注入量为 1500-2500 吨,氮气注入量为 25000-55000Nm3。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中等深度的超稠油油藏的开采和浅 层特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式开采。通过油溶性降粘剂降低注汽压力,防止开地层,提高蒸汽 比容,扩大加热体积和热焓利用率;通过油溶性降粘剂、氮气的协同作用,可在较大范围内 降低油层原油粘度,在降低注汽压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原油的流动性,和 驱动能量;通过氮气和蒸汽的协同作用,在注汽过程中,油管注汽,油套环空注氮气,氮气可 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减小井筒热损失,在地层中,由于氮气的密度小,在油层中运移可 移会产生上超作用,从而阻止了蒸汽的超覆作用,提高了蒸汽的利用效率,由于注汽过程中 注入压力较高,地层中高压压缩后的氮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的弹性能量,成为浅层 超稠油油藏重要的原油驱动力之一。综上所述,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井筒隔热、降低注汽压 力、油层降粘、增加了驱动能量,提高了油井产量等问题。本发明的实验情况如下(1)水平井长井段泄油面积大,1 口水平井的控制储量相当于4 口直井,而且水平 井的周期产油量是直井的7. 1倍,水平井的油汽比是直井的1. 3倍。
井号砂厚注汽 压力注汽 温度注汽 干度累积注 汽生产 时间平均日 产液平均日产 油平均 含水周期 产油累积油 汽比mMPa"C%tdt/dt/d%tt/t排6015. 51030070 .5451782.92. 224.23080. 56排 601-平17. 110.5300703006. 714434.615.455.521940. 73 (2)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油溶性降粘剂降低注汽压力1 2MPa,提高蒸汽驱替效率 20%以上。
(3) PVT试验分析表明,N2降低原油粘度20 % 30 %,提高原油高弹性能2. M %以 上,在120°C,相同溶解汽油比条件下,氮气对地层能量的增加值(10% )为二氧化碳(5% ) 的2倍。(4)通过室内岩心驱替验验,氮气和油溶性降粘剂具有协同作用来提高驱替效率, 蒸汽+氮气驱提高驱替效率10. 32%,蒸汽+5%油溶性降粘剂驱提高驱替效率14. 62%,蒸 汽+氮气+5%油溶性降粘剂驱提高驱替效率34. 57%。蒸汽+氮气+油溶性降粘剂提高的 驱替效率比单独加氮气和单独加降粘剂提高驱替效率之和还要大。
实验类型驱替介质绝对渗透率 (μ m2)孔隙度 (%)原始含油饱和度 (%)驱油效率(%)纯蒸汽5.5532.685. 0535.83单蒸汽+N25. 5233. 187. 1946. 15管蒸汽+降粘剂6. 2936. 787. 6850. 45蒸汽+降粘剂+N25. 3644.680. 2970. 4(5)本发明融合了常规的热复合化学体系、气体以及水平井提高热采效果的全部 优势,并产生了新的预料不到的积极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本发明融合了常规的热复合化学体系、气 体以及水平井提高热采效果的优势,既体现化学剂和气体在热采中的驱油作用,又体现了 水平井泄油面积大的特点。发明的效果注降粘剂20t,氮气配注量为30000Nm3。注蒸汽量2000t,闷井时间 2-7天。从下表可以看出,12 口井周期平均单井日产液20t,单井日产油11. 3t,含水43. 6 %。 周期平均单井产油量1157t,平均油汽比0. 57。方案指标为0. 2,超出方案指标0. 37,实际 指标好于方案指标。第一周期生产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浅层超稠油油藏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勻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勻配汽管柱,上 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 ;b.注降粘剂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向井筒注入油溶 性降粘剂;c.注队和蒸汽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同时通过油管向油井注入氮气,调整氮气注 入速度,使注入蒸汽全程均勻配注氮气;d.焖井注完蒸汽和氮气后焖井2-7天;e.放喷当井口压力降落0.5MPa/天时,以油嘴控制放喷;f.启抽待畅喷至3t/d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浅层超稠油油藏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所述的油 溶性降粘剂注入量为10-40吨,c步骤所述的蒸汽注入量为1500-2500吨,氮气注入量为 25000-55000Nm3o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浅层超稠油油藏采油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上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b.注降粘剂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向井筒注入油溶性降粘剂;c.注N2和蒸汽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同时通过油管向油井注入氮气,调整氮气注入速度,使注入蒸汽全程均匀配注氮气;d.焖井注完蒸汽和氮气后焖井2-7天;e.放喷当井口压力降落0.5MPa/天时,以油嘴控制放喷;f.启抽待畅喷至3t/d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
文档编号E21B43/24GK102080522SQ201110001428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6日
发明者乔明全, 侯帅军, 孙建芳, 宋明水, 张广卿, 栾传振, 毕义泉, 王金铸, 盖平原, 荣雁, 马瑞国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