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形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0895阅读:7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D形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密封件,更具体地说尤其是应用在煤矿单体液压支柱、 悬浮式液压支柱及液压油缸中的橡胶密封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煤矿所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和悬浮式液压支柱缸体的密封件都是Y形 密封圈。工作过程中发现,液压支柱在矿井下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泄压降柱现象,给煤 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Y型密封圈是依靠密封圈边缘唇口呈环形线状的密封面与液压缸体配合实现密 封。由于矿山井下工作环境恶劣,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比如支柱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乳化液 配比浓度不够,缸壁受到腐蚀产生锈斑麻坑;显露在外的缸体受到炮崩、摩擦划伤和有害潮 湿气体侵蚀而生锈;少量煤粉通过缸体和柱体的结合缝隙进入缸内,造成缸体与密封件之 间产生缝隙;支柱在制造或维修过程中防腐工艺达不标准,缸体很快产生锈蚀麻点等。这些 不利因素会很容易使Y形密封圈边缘密封部位产生划伤和缝隙,导致支柱出现泄压降柱现 象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D形密封圈,以 其适应条件恶劣、环境复杂的矿井下工作环境,有效解决支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自动泄压 降柱的问题,提高生产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D形密封圈的结构特点是由动密封面、静密封面、充压及回缩槽和基 座构成,所述动密封面为半圆形,静密封面为平面,位于动密封面和静密封面之间的充压及 回缩槽呈“V”形。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1、支柱在空载和初撑低压状态下,D形密封圈靠自身弹性与缸壁保持涨紧力,使支 撑过程不漏液、不带水。缸壁如出现轻微椭圆或上下直径不均勻现象,密封圈能够体现出很 好的补偿性能;2、卸载降柱时,支柱内部压力降低,密封圈靠自身韧性自动向内回缩,在弹簧拉力 作用下,支柱顺畅回柱,降柱速度每分钟大于40mm,回柱过程不卡阻,不渗液。3、当支柱缸壁局部出现锈斑、麻坑时,由于密封圈与缸壁贴合面较宽并且具有补 偿功能。在撑柱压力升高时,密封圈覆盖填补锈斑麻坑,有效防止缸体渗液,避免支柱泄压 降柱的发生。4、本实用新型D形密封圈具有密封涨紧、密封扩张、密封补偿和卸载回缩的各项 功能,在支柱使用周期长、使用频繁和密封件有磨损的情况下,能有效补偿密封损失,延长 支柱使用周期,减少支柱更换率和维修费用。[0012]5、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安装使用于单体液压支柱和悬浮式液压支柱,不需要改变现 有支柱任何结构和零部件尺寸。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单体液压支柱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悬浮式液压支柱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动密封面、2静密封面、3充压及回缩槽、4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D形密封圈是由动密封面1、静密封面2、充压及回缩槽 3和基座4构成,其中,动密封面1设置为半圆形,静密封面3为平面,位于动密封面1和静 密封面2之间的充压及回缩槽3呈“V”形。具体实施中,应用在单体液压支柱中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D型密封圈安装在单 体支柱油缸内的活塞上。动密封面1紧贴在油缸内壁上,静密封面2紧贴在活塞外壁上,实 现缸壁与活塞之间缝隙的密封。活塞在缸内上下移动主要是靠动密封面1与油缸内壁的密 切配合实现单体支柱有效密封。应用在悬浮式液压支柱中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D型密封圈安装在悬浮式液压 支柱手把密封槽内。动密封面1紧贴在活柱体外壁上,静密封面2紧贴在手把密封槽内壁 上,实现缸体与活柱体之间缝隙的密封。活柱体上下移动,主要是靠动密封面1与活柱体外 壁密切配合实现液压支柱有效密封。图1与图2所示为不同应用场合中的不同实施方式,其中,图1所示为活塞式液压 油缸密封圈,其动密封面1向外、静密封面2向内;图2所示为柱塞式液压油缸密封圈,其动 密封面1向内、静密封面2向外。具体实施中,“V”形开口朝向液压支柱底座方向;在支撑支柱时,充压及回缩槽3 在压力介质作用下,使动密封面1向外扩涨达到密封效果,在回柱时充压及回缩槽3自动回 缩,在弹簧作用下使支柱顺畅回柱到位,保证支柱安全性能及操作性能的密封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D形密封圈,其特征是由动密封面(1)、静密封面O)、充压及回缩槽(3)和基 座(4)构成,所述动密封面(1)为半圆形,静密封面(3)为平面,位于动密封面(1)和静密 封面⑵之间的充压及回缩槽⑶呈“V”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动密封面(1)向外、静密封面(2) 向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形密封圈,其特征是所述动密封面(1)向内、静密封面(2) 向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D形密封圈,其特征是由动密封面、静密封面、充压及回缩槽和基座构成,其中动密封面为半圆形,静密封面为平面,位于动密封面和静密封面之间的充压及回缩槽呈“V”形。本实用新型能适应条件恶劣、环境复杂的矿井下工作环境,有效解决支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自动泄压降柱的问题,提高生产安全性。
文档编号E21D15/51GK201924942SQ20112001858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温中纯, 温俊杰, 温玺杰 申请人:温中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