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726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包括:筒体(2)、至少一根进油管(5)、中心管(3)和堵塞器(1),所述中心管(3)设置在筒体(2)内且与筒体(2)内壁连接,所述堵塞器(1)下端设置在中心管(3)内,堵塞器(1)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油口(6),上部设置多个出油口(7),堵塞器(1)进油腔内壁上部设置成圆弧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消除本层油气在堵塞器(1)流动中进油腔上部的死角,防止油气中粘度较大的组分在死角里黏附堆积,在采油管震动作用下脱落后随着本层油气进入出油腔,防止突然变粘稠的流体将出油口(7)堵塞。
【专利说明】一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的油井生产层的井下机械设备,具体是一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
【背景技术】
[0002]砂岩油田的基本地质特征是非均质、多油层。为避免层间干扰,充分发挥中、低渗透层的产油气的能力,进一步调整油层的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突出,必须采取分层采油措施,合理调配每层采油量,进行分层配产。分层采油工艺管柱采用同心、偏心配产器分层开采工艺实现了分层配产。配产器由配产器筒体和堵塞器构成,本层油气经过进油管进入堵塞器进油腔,经与进油腔联通的出油腔,由出油口进入配产器筒体上部与下层油气混合。现有配产器进油腔内壁呈上大下小圆锥台状或圆柱状,本次油气在堵塞器中流动在进油腔的上部存在死角,本层油气中粘度较大的组分会在死角里黏附堆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在采油管震动的作用下脱落,并随着本次油气进入出油腔,突然变粘稠的流体对出油口存在堵塞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改善了本层油气在配产器中流动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油气开采中对每层油气的可控开采。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包括筒体、至少一根进油管、中心管和堵塞器,所述中心管设置在筒体内且与筒体内壁连接,所述堵塞器下端设置在中心管内,堵塞器下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油口,上部设置多个出油口,所述堵塞器进油腔内壁上部设置成圆弧面。
[0005]作为优选,所述进油管依次穿过筒体和中心管,与进油口对中布置,此结构有利于减小本层油气进入堵塞器的阻力。
[0006]作为优选,所述筒体、中心管、堵塞器的轴线重合,采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利于堵塞器的安装、打捞和更换。
[0007]作为优选,所述出油口在周向上均布设置,采用这种布置方式,可使本层油气向下层油气中周向混入均匀,有利于改善本层油气与下层油气的均匀混合效果。
[0008]所述堵塞器与中心管配合间隙之间设置O型圈,设置此结构,可阻隔配产器中本层油气与下层油气混合前各自的流动空间,稳定本层油气进入配产器中的阻力,更好的实现分层开采中对每层油气的选择性采集。
[0009]更进一步,所述堵塞器与中心管配合间隙之间设置的O型圈的数量为四个,这种设置在达到密封效果的同时是O型圈的数量的优选,节约O型圈用量。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较现有配产器进油腔内壁呈上大下小圆锥台状或圆柱状,堵塞器进油腔内壁上部设置成圆弧面,采用这种结构,可消除本层油气在堵塞器流动中在进油腔的上部存在的死角,防止油气中粘度较大的组分在死角里黏附堆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在采油管震动的作用下脱落,随着本层油气进入出油腔,突然变粘稠的流体将出油ロ堵塞。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诉ー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的ー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堵塞器的局部剖视图。
[0013]图示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堵塞器,2、筒体,3、中心管,4、0型圏,5、进油管,6、进
油ロ,7、出油ロ。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如图1,本实施例包括筒体2、至少ー根进油管5、中心管3和堵塞器1,所述中心管3设置在筒体2内且与筒体2内壁连接,所述堵塞器I下端设置在中心管3内,堵塞器I下部设置有至少ー个进油ロ 6,上部设置多个出油ロ 7,所述堵塞器I进油腔内壁上部设置成圆弧面。
[0017]所述进油管5依次穿过筒体2和中心管3,与进油ロ 6对中布置;所述筒体2、中心管3、堵塞器I的轴线重合;所述出油ロ 7在周向上均布设置;所述堵塞器I与中心管3配合间隙之间设置0型圈4 ;所述堵塞器I与中心管3配合间隙之间设置的0型圈4的数量为四个。
[0018]本层油气自进油ロ 6、进油管7进入堵塞器I下部进油腔,自下而上从出油腔出油ロ 7注入筒体上部与下层油气混合。下层油气自筒体2下部往上流动,堵塞器I与中心管3配合间隙之间设置的0型圈4,对本层油气和下层油气起密封隔绝作用。
[0019]实施例2:
[0020]如图1,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更进一歩,把本实用新型所述ー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包括设置的:进油ロ 6,设置成多个,进油管5沿筒体周向均布,进油ロ 6沿堵塞器I周向均布,所述进油管5和进油ロ 6 —一呈对中布置,采用此结构,本层油气进入堵塞器I阻力小,且从四周喷入堵塞器下部进油腔的本层油气相互碰撞,可充分混合改善本层油气在堵塞器中的流动效果。
[0021]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ー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ー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包括筒体(2)、至少ー根进油管(5)、中心管(3)和堵塞器(I ),所述中心管(3)设置在筒体(2)内且与筒体(2)内壁连接,所述堵塞器(I)下端设置在中心管(3)内,堵塞器(I)下部设置有至少ー个进油ロ(6),上部设置多个出油ロ(7),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器(I)进油腔内壁上部设置成圆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5)依次穿过筒体(2)和中心管(3),与进油ロ(6)对中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中心管(3)、堵塞器(I )的轴线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ロ(7)在周向上均布设置。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ー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器(I )与中心管(3)配合间隙之间设置O型圈(4)。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ー种堵塞器进油腔无死角配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器(I )与中心管(3)配合间隙之间设置的O型圈(4)的数量为四个。
【文档编号】E21B43/12GK203430491SQ20132053558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贺昶明 申请人: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