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014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包括:桩基、承重台和顶板,桩基下部设置有桩尖,桩基两侧设置有进水孔,桩基内部设置有出水孔,承重台下部通过支撑柱和支架与桩基进行连接,承重台上部通过顶柱与顶板进行连接,顶柱两侧设置有筋板,支撑柱与桩基之间设置有抗震垫,抗震垫是耐磨、耐腐蚀的硅胶胶垫,具有良好的弹塑性,进水孔和出水孔是相互连通的,支撑柱和支架内部设置有弹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排出土中的水分,减小压力水,提高抗滑能力,能够吸收地震波的能量,减小变形,保证建筑物的完整性,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专利说明】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粧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
【背景技术】
[0002]在地下水比较多的地方,比如河岸附近或者比较深的地基中,土体中的压力水很容易造成桩基的倾斜、腐蚀从而造成失稳,发生危险。在一些地震多发区,地震波冲击,率先作用在建筑桩上,建筑桩发生变形破坏,进一步才会造成建筑物的损坏,只要能保证建筑桩的完整性,就能很大程度上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包括桩基、承重台和顶板,桩基下部设置有桩尖,桩基两侧设置有进水孔,桩基内部设置有出水孔,承重台下部通过支撑柱和支架与桩基进行连接,承重台上部通过顶柱与顶板进行连接,顶柱两侧设置有筋板。
[0006]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与桩基之间设置有抗震垫,抗震垫是耐磨、耐腐蚀的硅胶胶垫,具有良好的弹塑性,进水孔和出水孔是相互连通的,支撑柱和支架内部设置有弹簧。
[000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的抗滑抗震的建筑桩,结构简单,排出土中的水分,减小压力水,提高抗滑能力,能够吸收地震波的能量,减小变形,保证建筑物的完整性,保证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建筑桩结构图。
[0010]符号说明:
[0011]1:桩基2:7承重台3:顶板4:顶柱5:筋板6:支撑柱
[0012]7:支架8:桩尖9:进水孔10:出水孔11:抗震垫
[0013]I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包括桩基1、承重台2和顶板3,桩基I下部设置有桩尖8,桩基I两侧设置有进水孔9,桩基I内部设置有出水孔10,承重台2下部通过支撑柱6和支架7与桩基I进行连接,承重台2上部通过顶柱4与顶板3进行连接,顶柱4两侧设置有筋板5。[0016]进一步所述支撑柱6与桩基I之间设置有抗震垫11,抗震垫11是耐磨、耐腐蚀的硅胶胶垫,具有良好的弹塑性,进水孔9和出水孔10是相互连通的,支撑柱6和支架7内部设置有弹簧12。
[0017]建筑桩打进湿润的地基中,土中的压力会使水从进水孔9,然后从出水孔10排出,这样能排除土体中的压力水,提高建筑桩的抗滑能力。一旦发生地震,桩基I和承重台2之间设置的抗震垫11是弹性材料,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纵向地震波使建筑物上下晃动,支撑柱6和支架7内部的弹簧12发生形变,避免建筑物上下剧烈晃动,发生破坏,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完整性。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仅对抗滑抗震的建筑桩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任意变更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抗滑抗震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I)、承重台(2)和顶板(3),桩基(I)下部设置有桩尖(8),桩基⑴两侧设置有进水孔(9),桩基⑴内部设置有出水孔(10),承重台⑵下部通过支撑柱(6)和支架(7)与桩基⑴进行连接,承重台(2)上部通过顶柱(4)与顶板(3)进行连接,顶柱(4)两侧设置有筋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滑抗震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6)与桩基(I)之间设置有抗震垫(1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滑抗震的建筑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垫(11)是耐磨、耐腐蚀的硅胶胶垫。
【文档编号】E02D27/12GK203569581SQ201320718555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5日
【发明者】赵超, 唐东旗, 高均昭 申请人:许昌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