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以及偏心配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899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以及偏心配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压力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以及偏心配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精细程度不断加深,偏心注水井的验封、分层测压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油田监测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在油田采油领域中,为了提高采收率,需要向地层注水,而在注水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地层的情况定量注水,在停止注水后地层压力的恢复情况是地层地质分析的重要依据,需要采用堵塞式压力计进行测试,某些堵塞式压力计在使用时,将压力计放入配水器内,由于在使用中不能对测试层段进行正常注水,所以只能检测到油管中非目的层段的流动压力及压力计坐封后的地层静压,在此测试期间的井下压力状态同正常注水时不同,因而不能连续监测到偏心配水器在正常注入状态下的油管内压力以及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另外,在现有使用的堵塞式压力计由于结构原因在测试时不能检测并记录仪器外侧壁流体的渗漏程度,因而难以准确的判断测试资料的真实性,进而影响注水效率,降低采收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堵塞式压力计测试压力的同时不能保证正常注水,以及不能检测并记录仪器外侧壁流体的渗漏程度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

包括投捞模块、主体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投捞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模块的前端,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主体模块的后端,所述投捞模块用于进行投捞作业,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能;

所述主体模块包括主体腔、外压传感器和内压传感器;所述外压传感器和所述内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主体腔内,所述主体腔上设置有传压孔,所述外压传感器通过所述传压孔与外界连通;

所述主体模块第一密封盘和第二密封盘,所述第一密封盘设置在所述主体模块的前端外侧,所述第二密封盘设置在所述主体模块的后端外侧;

所述主体模块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外压传感器、所述内压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投捞模块包括鱼头、压簧、连杆和凸轮;

所述鱼头设置在所述投捞模块的前端,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投捞模块的后端,所述压簧与所述连杆连接,且所述压簧和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鱼头和所述凸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模块还包括压盖和腔体外管;

所述腔体外管套设在所述主体腔的外侧,所述腔体外管和所述主体腔之间密封设置,所述压盖设置在所述主体腔的后端;

所述压盖上设置有进液孔,所述主体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出液孔连通;

所述主体腔安装所述压盖的位置处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所述进液孔连通,所述内孔上设置有水嘴。

进一步的,所述投捞模块还包打捞腔体、打捞头盖和打捞底座;

所述打捞底座设置在所述打捞腔体的后端,且与所述主体模块连接;所述打捞头盖设置在所述打捞腔体的前端,所述打捞腔体用于放置所述压簧、所述连杆和所述凸轮。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模块还包括通讯插头;

所述通讯插头设置在所述主体腔的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模块还包括护帽;

所述护帽设置在所述主体腔靠近所述打捞腔体的位置处,且设置在所述外压传感器的前端;

所述护帽上设置传压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模块还包括锁块;

所述锁块设置在所述腔体外管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主体模块靠近中部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投捞模块还包括螺母、扭簧、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

所述螺母连接所述连杆,所述第一定位轴用于定位固定所述螺母和所述连杆;

所述第二定位轴与所述扭簧套接,且所述扭簧与所述凸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压传感器和所述内压传感器均采用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配水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堵塞式压力计测试压力的同时不能保证正常注水,以及不能检测并记录仪器外侧壁流体的渗漏程度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偏心配水器,包括上述的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还包括配水器本体;

所述配水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沿所述配水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工作筒,所述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安装在所述工作筒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包括投捞模块、主体模块和电源模块;投捞模块设置在主体模块的前端,电源模块设置在主体模块的后端,投捞模块用于进行投捞作业,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电能;主体模块包括主体腔、外压传感器和内压传感器,外压传感器和内压传感器设置在主体腔内,主体腔上设置有传压孔,外压传感器通过传压孔与外界连通;主体腔上海设置有第一密封盘和第二密封盘,第一密封盘设置在主体腔的前端外侧,第二密封盘设置在主体腔的后端外侧;主体腔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与外压传感器、内压传感器以及电源模块电连接;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在进行注水检测时,不能连续监测到偏心配注井在正常注入状态下的油管内压力以及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同时改善了现有使用的堵塞式压力计由于结构原因在测试时不能检测并记录仪器外侧壁流体的渗漏程度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检测资料的真实性,提高了注水效率,增加了采收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偏心配水器,包括上述的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还包括配水器本体,配水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沿配水器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工作筒,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安装在工作筒内,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偏心配水器在工作的同时不能保证正常注水,以及不能检测并记录仪器外侧壁流体的渗漏程度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投捞模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主体模块和电源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偏心配水器的示意图。

图标:10-投捞模块;20-主体模块;30-电源模块;101-鱼头;102-压簧;103-连杆;104-扭簧;105-凸轮;106-螺母;107-第一定位轴;108-第二定位轴;109-打捞头盖;110-打捞底座;201-主体腔;202-外压传感器;203-内压传感器;204-电路板;205-第一密封盘;206-第二密封盘;207-通讯插头;208-腔体外管;209-护帽;300-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1-电池;310-配水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0,包括投捞模块10、主体模块20和电源模块30;投捞模块10设置在主体模块20的前端,电源模块30设置在主体模块20的后端,投捞模块10用于进行投捞作业,电源模块30用于提供电能;主体模块20包括主体腔201、外压传感器202和内压传感器203,外压传感器202和内压传感器203设置在主体腔201内,主体腔201上设置有传压孔,外压传感器202通过传压孔与外界连通;主体腔201上设置有第一密封盘205和第二密封盘206,第一密封盘205设置在主体腔201的前端外侧,第二密封盘206设置在主体腔201的后端外侧;主体腔201还包括电路板204,电路板204与外压传感器202、内压传感器203以及电源模块30电连接。

具体地,投捞模块10主要用于进行投捞作业的部分,投捞模块10连接在主体模块20的前端,主体模块20主要是进行注水、检测压力的主要部分;主体模块20设置有沿该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主体腔201,在主体腔201内设置有外压传感器202和内压传感器203,在主体腔201的侧壁上设置有传压孔,传压孔包括第一传压孔和第二传压孔,外压传感器202和第一传压孔对应连通,内压传感器203主要用于测试该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0置于注水通道后外界的压力,即地层的流压,而且外压传感器202和外界连通,内压传感器203和第二传压孔对应连通;外压传感器202用于测试并记录验封与分层测压过程中随着井口工作制度的变化而引起注水压力的变化,即油管内的流压。

在主体腔201内还设置有电路腔用于放置电路板204,电路板204是外压传感器202、内压传感器203以及电源模块30之间的桥梁,用于连通整个主体模块20,进而实现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0的作用,且电路板204能够与外界的投捞所用装置电连接;在电路板204上设置有AD转换器,微控制器和存储器,电路板204能够处理传感器检测的信号并进行存储;电路板204采用了TG280高温板材,具有高温工作可靠、性能稳定,且电路板204与传感器之间的连接导线也均采用高温导线,以延长使用寿命。

主体模块20还包括第一密封盘205和第二密封盘206,第一密封盘205设置在主体模块20的靠前的位置处,即设置在主体腔201与投捞模块10的连接处,第二密封盘206设置在主体模块20的靠后的位置处,即设置在主体腔201与电源模块30的连接处,从而确保整个压力计的密封性,以改善注水时液体渗漏或者油液渗透导致压力计结构受损,测试结果精确度降低、采收率降低等问题。

当使用时,该压力计是安装在偏心配水器的偏心孔中,压力计相对于油管向上,即投捞模块10竖直向上,内压传感器203设置在外压传感器202的下方,水从地表的井口注入,投捞模块10在水压的作用下工作,水压的改变驱动投捞模块10相对主体模块20的直线距离,从而将投捞模块10的工作状态传递至内压传感器203,由内压传感器203检测并记录,并传递至后续记录采取设备中,以供工作人员进行分析操作。

其中,在主体模块20中还可以设置一个振动传感器,振动传感器能够用于测试该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0在进行作业时所处环境的冲击力,以确保该压力计的稳定性,进而测试仪器外侧壁液体的渗漏程度,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与之相连的显示模块上进行记录。

通过上述结构解决了在进行注水检测时,不能连续监测到偏心配注井在正常注入状态下的油管内压力以及地层压力的变化情况,同时改善了现有使用的堵塞式压力计由于结构原因在测试时不能检测并记录仪器外侧壁流体的渗漏程度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检测资料的真实性,提高了注水效率,增加了采收率。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3所示,投捞模块10包括鱼头101、压簧102、连杆103和凸轮105,鱼头101设置在投捞模块10的前端,凸轮105设置在投捞模块10的后端,压簧102与连杆103连接,压簧102和连杆103设置在鱼头101和凸轮105之间。

进一步的,投捞模块10还包括螺母106、扭簧104、第一定位轴107和第二定位轴108,螺母106连接连杆103,第一定位轴107用于定位固定螺母106和连杆103;第二定位轴108与扭簧104套接,且扭簧104与凸轮105卡接。

具体的,连杆103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鱼头101的后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压簧102的前端连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压簧102的后端连接,且另一端与凸轮105抵接,凸轮105与扭簧104卡接,在鱼头101、连杆103和扭簧104的作用下凸轮105能够实现转动,且凸轮105在收拢后不凸出配水器的最大外径,鱼头101用于进行投送,感受配水器工作筒中注水压力的变化,从而带动连杆103发生位移,改位移通过压簧102传递至凸轮105,凸轮105转动。

当将压力计上提通过偏心配水器的工作筒时,凸轮105受到阻碍向下翻转顶住投捞器上连接鱼头101的控制杆,迫使投捞器上的弹簧抓张开,投捞器上的锁杆随控制杆一起上行,投捞器上的投捞爪失锁,并在压簧102的作用下向外弹出张开,从而可进行投捞或投送。此处压簧102的作用在于进行投捞时控制鱼头101和连杆103,并且顺利的控制凸轮105的方向;凸轮105的主要作用就是投捞时能够顶住配水器内的台阶固定,能够使仪器可靠在配水器内正常位置工作。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3所示,主体模块20还包括压盖和腔体外管208,腔体外管208套设在主体腔201的外侧,腔体外管208和主体腔201之间密封设置,压盖设置在主体腔201的后端,压盖上设置有进液孔,主体腔20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孔,进液孔与出液孔连通。

进一步的,主体腔201安装压盖的位置处设置有内孔,内孔与进液孔连通,内孔上设置于水嘴。

具体地,腔体外管208设置在主体腔201的外侧,并包裹主体腔201,用以防护主体腔201,腔体外管208和主体腔201之间采用密封连接,降低压力计在使用过程中液体渗漏的几率,改善电路板204、传感器在操作过程中受到破坏,同时增加采收率;在主体腔201的后端处设置有压盖,压盖保证置于主体腔201内部的零部件的安全性,在使用时不会破坏外压传感器202、内压传感器203、振动传感器以及电路板204,特别是电路板204上零部件复杂较多,且都是微型结构,极易容易损坏。

在主体腔201的后端设置内孔,在内孔上设置有水嘴,压盖设置在主体腔201的后端,压盖上设置有进液孔,该进液孔与内孔连通,在主体腔20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液孔,内孔、进液孔和出液孔三者连通,注入水经过水嘴、内孔、进液孔、出液孔流通并注入地层;在内孔上设置有陶瓷水嘴,经过陶瓷水嘴的水质清洁,使用寿命长,控制水量很方便,生产技术相对便捷,零部件规范性高,通用性强,更换容易,生产成本也不高。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3所示,投捞模块10还包括打捞腔体、打捞头盖109和打捞底座110;打捞底座110设置在打捞腔体的后端,且与主体模块20连接,打捞头盖109设置打捞腔体的前端,打捞腔体用于放置压簧102、凸轮105和连杆103。

具体地,打捞腔体用于存放打捞头,打捞头盖109设置在打捞腔体的前端,打捞后盖设置在打捞腔体的后端,且打捞后盖与主体腔201密封连接;打捞头盖109、打捞腔体和打捞后盖用于保护置于打捞腔体内的打捞头。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3所示,主体模块20还包括通讯插头207,通讯插头207设置在主体腔201的后端。

具体地,通讯插头207设置在主体腔201的后端,通讯插头207可以用以连接外部的通讯设备,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在电源模块30内放置电池301已提供整个压力计的电量;通讯插头207的外壳采用黄铜材料,上部包裹的绝缘体采用PEEK(polyetheretherketone中文名称:聚醚醚酮)材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相对体积较小,便于安装布置空间。

其中,电源模块30采用专用的高温电池301,在电池301的外部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对外采用插头连接,电池301为AA,1/2AA或Sub C型高温锂电池301,且电池301插头与通讯插头207的材质相同。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3所示,主体模块20包括护帽209;护帽209设置在主体腔201与打捞腔体的连接处,且设置在外压传感器202的前端,护帽209上设置有传压孔。

具体地,护帽209设置在主体腔201的前端,且位于外压传感器202的前端,护帽209形成外压传感器202的阻挡室,将外压传感器202包裹在内,不至使得外压传感器202暴露在外,用于防护外压传感器202在压力计进行操作时受到外界液体或者外界环境的损坏;护帽209上设置有传压孔便于压力传递与压力传感器进行检测记录。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3所示,主体模块20还包括锁块,锁块设置在腔体外管208的侧壁上,且位于主体模块20靠近中部位置处。

具体的,在主体腔201的靠近中部侧壁上还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锁块,以实现压力计进入配水器偏孔后的定位,即将该压力计卡接在配水器偏孔上部的扩孔处;其中,锁块设置为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上弹簧片和下弹簧片,上弹簧片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以保证压力计脱离时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下弹簧片具有较小的倾斜角度,便于将压力计固定在偏孔中。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3所示,外压传感器202和内压传感器203均采用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

具体地,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体积较小,因而占用空间相对较小,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同时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检测更为准确。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偏心配水器,如图4所示,该偏心配水器包括上述的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0,还包括配水器本体310,配水器本体310的内部设置有沿配水器本体31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工作筒,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0安装在工作筒内。

具体地,在配水器本体310内设置工作筒,工作筒包括有偏心孔、中心孔以及桥式通道,配水器安装在管柱上,将堵塞式双探头压力计300安装在偏心孔配水器的偏心孔内,并由计算机控制,进而实现井下分层流量地面直读和实时调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