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9976发布日期:2018-06-22 11:46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滤砂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时代的进步,地层出砂出聚严重,常规机械防砂筛管如金属毡滤砂管、绕丝筛管等易与地层产出的粉细砂和老化聚合物等产生电性吸附、物理吸附,从而引起堵塞,产量大幅度降低,而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能够克服与粉细砂和老化聚合物等产生的电性吸附、物理吸附。

现有的滤砂管在使用过程中,抗折强度小、易破碎,给装置进行工作带来不便,并且渗透率低、不能适用于斜井工作,造成装置工作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滤砂管在使用过程中,抗折强度小、易破碎,给装置进行工作带来不便,并且渗透率低、不能适用于斜井工作,造成装置工作的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包括基管、冲孔测流保护层、第二液流孔、不锈钢筋块和梯形孔,所述基管的外壁设置有不锈钢压环,且不锈钢压环的外侧安置有砂体,所述冲孔测流保护层设置于砂体的顶部,且冲孔测流保护层的内侧安置有冲孔测流通道,所述基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液流孔,且基管的左端固定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的外侧安置有第一密封层,且第一接头的外壁设置有外丝,所述第二液流孔安置于基管的内侧,且基管的顶部设置有吸附层,所述基管的右端安装有第二接头,且第二接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层,所述基管的外壁安置有不锈钢筋条,且不锈钢筋条远离基管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不锈钢网,所述不锈钢块设置于基管的内壁,且不锈钢块靠近基管中轴线的内侧安装有内管体,所述内管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液流通道,且内管体的内侧安置有第二液流通道,所述梯形孔设置于不锈钢压环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压环的中轴线与基管的中轴线相重合,且不锈钢压环与基管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冲孔测流保护层的底部与砂体的顶端相贴合,且冲孔测流保护层内侧的冲孔测流通道的深度为1cm。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流孔与第二液流孔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液流孔与第二液流孔均等距有三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层的截面厚度为3cm,且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关于基管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筋条与基管的外壁呈垂直状连接,且不锈钢筋条的截面为矩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液流通道与第二液流孔的内侧宽度相等,且第一液流通道内侧的中心与第二液流孔内侧的中心距离大于不锈钢块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内管体的截面所在圆的圆心与基管的截面所在圆的圆心相重合,且内管体的截面面积小于基管的截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吸附层的截面高度为3cm,且吸附层的宽度与基管的宽度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设置有基管,且基管的中轴线与不锈钢压环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不锈钢压环的作用能够对不锈钢网两端进行固定,避免不锈钢网在装置进行工作时,产生偏移,同时,冲孔测流保护层的底部与砂体的顶端相贴合,在冲孔测流保护层的作用下,能够对砂体及基管进行保护,而冲孔测流保护层内侧的冲孔测流通道能够有效减缓液流的直接冲击力度,而第一液流孔与第二液流孔的形状相吻合,装置在进行工作时,能够通过第一液流孔及第二液流孔的作用,使得液体轻松的流入基管内部,且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关于基管的中轴线对称,通过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的作用,能够分别对第一接头与第二接头进行密封保护,避免装置造成腐蚀,出现损坏,不锈钢筋条与基管的外壁呈垂直状连接,在不锈钢筋条的作用下,能够增强装置的抗折强度且不易出现破碎现象,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而第一液流通道内侧的中心与第二液流孔内侧的中心距离大于不锈钢块的厚度,通过第一液流通道及第二液流孔的相对排布,能够使得装置在进行液流的滤砂工作时,更加彻底,确保采集的石油纯度更高,且提升渗透率,内管体的截面所在圆的圆心与基管的截面所在圆的圆心相重合,通过内管体的作用,能够对基管的内侧进行防护作用,当装置进行斜井工作时,避免工作中的基管内侧与外壁的承受力度不均匀,造成破碎,吸附层的宽度与基管的宽度相等,在吸附层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多个基管进行连接时的紧密性增强,避免产生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的第一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的第二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的第一接头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管,2、不锈钢压环,3、砂体,4、冲孔测流保护层,5、冲孔测流通道,6、不锈钢网,7、第一液流孔,8、第一密封层,9、第一接头,10、第二接头,11、第二密封层,12、第二液流孔,13、不锈钢筋条,14、不锈钢筋块,15、第一液流通道,16、内管体,17、第二液流通道,18、梯形孔,19、外丝,20、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包括基管1、不锈钢压环2、砂体3、冲孔测流保护层4、冲孔测流通道5、不锈钢网6、第一液流孔7、第一密封层8、第一接头9、第二接头10、第二密封层11、第二液流孔12、不锈钢筋条13、不锈钢筋块14、第一液流通道15、内管体16、第二液流通道17、梯形孔18、外丝19和吸附层20,基管1的外壁设置有不锈钢压环2,且不锈钢压环2的外侧安置有砂体3,不锈钢压环2的中轴线与基管1的中轴线相重合,且不锈钢压环2与基管1构成可拆卸结构,通过不锈钢压环2的作用能够对不锈钢网6两端进行固定,避免不锈钢网6在装置进行工作时,产生偏移,冲孔测流保护层4设置于砂体3的顶部,且冲孔测流保护层4的内侧安置有冲孔测流通道5,冲孔测流保护层4的底部与砂体3的顶端相贴合,且冲孔测流保护层4内侧的冲孔测流通道5的深度为1cm,在冲孔测流保护层4的作用下,能够对砂体3及基管1进行保护,而冲孔测流保护层4内侧的冲孔测流通道5能够有效减缓液流的直接冲击力度,基管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液流孔7,且基管1的左端固定有第一接头9,第一液流孔7与第二液流孔12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液流孔7与第二液流孔12均等距有三组,装置在进行工作时,能够通过第一液流孔7及第二液流孔12的作用,使得液体轻松的流入基管1内部,第一接头9的外侧安置有第一密封层8,且第一接头9的外壁设置有外丝19,第一密封层8的截面厚度为3cm,且第一密封层8与第二密封层11关于基管1的中轴线对称,通过第一密封层8与第二密封层11的作用,能够分别对第一接头9与第二接头10进行密封保护,避免装置造成腐蚀,出现损坏,第二液流孔12安置于基管1的内侧,且基管1的顶部设置有吸附层20,吸附层20的截面高度为3cm,且吸附层20的宽度与基管1的宽度相等,在吸附层20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多个基管1进行连接时的紧密性增强,避免产生松动,基管1的右端安装有第二接头10,且第二接头10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层11,基管1的外壁安置有不锈钢筋条13,且不锈钢筋条13远离基管1中轴线的一端固定有不锈钢网6,不锈钢筋条13与基管1的外壁呈垂直状连接,且不锈钢筋条13的截面为矩形状,在不锈钢筋条13的作用下,能够增强装置的抗折强度且不易出现破碎现象,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不锈钢块14设置于基管1的内壁,且不锈钢块14靠近基管1中轴线的内侧安装有内管体16,内管体16的截面所在圆的圆心与基管1的截面所在圆的圆心相重合,且内管体16的截面面积小于基管1的截面面积,通过内管体16的作用,能够对基管1的内侧进行防护作用,当装置进行斜井工作时,避免工作中的基管1内侧与外壁的承受力度不均匀,造成破碎,内管体16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液流通道15,且内管体16的内侧安置有第二液流通道17,第一液流通道15与第二液流孔12的内侧宽度相等,且第一液流通道15内侧的中心与第二液流孔12内侧的中心距离大于不锈钢块14的厚度,通过第一液流通道15及第二液流孔12的相对排布,能够使得装置在进行液流的滤砂工作时,更加彻底,确保采集的石油纯度更高,且提升渗透率,梯形孔18设置于不锈钢压环2的内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该不锈钢网树脂滤砂管,通过装置放置于油井的内侧,随后,启动装置,当装置进行工作时,能够通过第一液流孔7及第二液流孔12的作用,使得液体轻松的流入基管1内部,同时,基管1进行抽吸液体,吸力透过基管1上的第一液流孔7及第二液流孔12,经过不锈钢筋条13支撑起的空腔,气体窜动,均匀的作用于砂体3内壁上,砂体3内壁通过不锈钢网6进行支撑,能够增强装置的抗折强度,而在冲孔测流保护层4的作用下,能够对砂体3及基管1进行保护,而冲孔测流保护层4内侧的冲孔测流通道5能够有效减缓液流的直接冲击力度,通过第一液流通道15及第二液流孔12的相对排布,能够使得装置在进行液流的滤砂工作时,更加彻底,确保采集的石油纯度更高,且提升渗透率,并通过内管体16的作用,能够对基管1的内侧进行防护作用,当装置进行斜井工作时,避免工作中的基管1内侧与外壁的承受力度不均匀,造成破碎,而在第一密封层8与第二密封层11的作用下,能够分别对第一接头9与第二接头10进行密封保护,避免装置造成腐蚀,出现损坏,并在吸附层20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多个基管1进行连接时的紧密性增强,避免产生松动。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