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238发布日期:2018-09-04 20:3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沟破采的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沟装置。



背景技术:

开沟作业是工程施工中通过机械设备在土壤或岩层中形成沟槽的一种常规施工手段。早期的开沟作业方式主要包括,在硬度不高的岩层中普遍使用挖掘机搭载挖斗直接施工的作业方式,而在硬度较高的岩石层施工中使用爆破、破碎锤与挖掘机配合作业的施工方式。

之后市面上出现了专用的开沟设备,如意大利的泰斯美克开沟机、美国威猛公司等生产的专用开沟机整机,如专利号为CA1301093的开沟机,其中记载了具有旋转摩擦盘的开沟装置,其旋转摩擦盘即为切削轮,变速器包括在驱动装置中,切削轮由其配套的动力源平台提供动力源,但开沟装置没有轨道等运行的约束装置,切削力较差。市面上还有如专利号为JP61502827T、专利号CN203668994U和专利号CN203603129U的开沟机,其主要为链式开沟装置,主要由动力系统、减速系统、链条传动系组成,刀具安装在链条上,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链条带动刀具转动加平动,从而实现开沟;目前还有盘式开沟装置,凸齿安装在切削轮上,通过切削轮转动进行切削开沟。但是目前的链式开沟装置、盘式开沟装置都采用的是整体设备边移动边开槽的方式来实现连续开槽,受地形状况的影响大,开沟切削稳定性差,切削力低,难以对硬岩进行有效的切削开沟,开沟作业效率低下成本高,开沟效果差,适应能力差,应用范围小。

目前还有一种搭载于挖掘机的开沟装置,利用铰接的大小臂使开沟装置进行移位,挖掘机提供动力使开沟装置运转,灵活性好,但是,当岩层较硬需要较大切削力时,大小臂难以承受其反作用力,从而容易发生跳动,开沟切削稳定性差,切削力小,难以对硬岩进行高效切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开沟装置,解决目前技术中的开沟机开沟切削稳定性差,切削力小,难以对硬岩进行切削开沟,开沟作业效率低下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沟装置,包括提供动力的动力源平台,所述的动力源平台为具有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设备,还包括开沟切削机构,其包括绕轴转动的切削架、驱动切削架转动的切削驱动机构以及装置在切削架上随其转动的切削凸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带动所述开沟切削机构上下动作调整开沟切削机构高度的控深机构;

带动所述开沟切削机构横向运动的横向移动机构,所述的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沿横向设置的横跨于地面上方的主横梁,控深机构连接在沿主横梁横向动作的横移组件上,主横梁通过连接机构与动力源平台连接,开沟切削机构沿着主横梁路径运动进行开沟作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沟切削机构采用随切削架转动的切削凸齿来进行切削开沟处理,切削架具有稳定的结构,不易损坏,其转动时能具有低转速、大扭矩,切削架能对切削凸齿提供稳定足够的推动力,使得切削凸齿有效的对硬岩进行切削,有效提高切削力,保障开沟切削的效率,提高开沟效果。

并且本实用新型利用控深机构来控制开沟切削机构的高度,从而可灵活的控制开沟深度,并且在非开沟作业期间,可将开沟切削机构提升至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间距,方便移动运输,横向移动机构带动开沟切削机构沿着主横梁横向动作,使得开沟切削机构被约束在设定的路径进行开沟作业,提高开沟作业精度。控深机构和主横梁有效的约束了开沟切削机构的运动轨迹,使得切削硬岩时更加平稳、顺畅,提高开沟作业的精确性,使得开沟深度和路径满足设计的需求,控深机构和主横梁共同作用避免开沟切削机构在作业过程中发生跳动,从而有效提高切削力,能更好的对硬岩进行开沟作业。并且主横梁横跨在地面上方,能够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开沟切削机构沿着主横梁运动,不受崎岖地形的影响,能保障稳定的开沟深度和路径。并且在进行开沟作业时,只有开沟切削机构在横向移动,所需的驱动能耗小,相对与传统开沟机在开沟作业时整个大型机械设备在移动所需的能耗要小得多,节能减排效果好。在进行开沟作业时,主横梁保持位置稳定不变,从而保证开沟作业的精度,控深机构灵活的调节开沟切削机构的高度来控制开沟深度,动力源平台为具有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设备,通过性好,适用于岩石开采环境的复杂路况。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深机构包括连接在横移组件上的立架,立架上设置了竖直方向的竖滑轨,开沟切削机构装置在沿竖滑轨上下动作的升降组件上,竖滑轨设置有平行的两根,结构简单,上下动作的稳定性好,可精确控制开沟切削机构的高度,从而精确控制开沟深度,在使用过程中磨损较大时可方便的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架上还设置了带动升降组件上下动作的升降驱动机构,升在调节升降组件高度的同时维持稳定的高度,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开沟切削机构的高度发生变化,保障开沟均匀稳定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为油缸,还可以是丝杆、电动推杆、链条结构等,精确、稳定的控制开沟切削机构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移组件包括横移主体,横移主体上连接有沿着主横梁长度方向滚动的滚轮组件,采用滚动导向的方式减小移动摩擦阻力,减小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驱动功耗,保障开沟功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横梁上相对的两侧壁上设置了沿主横梁长度方向的导向轨,横移组件上设置分别与两条导向轨滚动接触的若干个滚轮组件,提高导向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移组件上设置的与单条导向轨滚动接触的滚轮组件有两个,并且这两个滚轮组件沿着导向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利于承受较大的扭力,并把横移摩擦力降到最低,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移组件上与同一导向轨滚动接触的两个滚轮组件之间的间距为切削架转动直径的0.1~0.4倍。两个滚轮组间距较小时,开沟切削机构的有效横向移动行程较大,但横移组件的承载力较差,容易产生损坏的状况,难以保障稳定可靠的切削力;两个滚轮组间距较大时,开沟切削机构的有效横向移动行程较小,横移组件的承载力较好,能保障较大的切削力,为开沟切削机构提供稳定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的两条导向轨的间距为切削架转动直径的0.1~0.4倍,两条导向轨的间距较小时,制作成本低,但稳定性较差,难以满足大切削力的需求,而两条导向轨的间距较大时,稳定性好,能提供足够的承载力,但制作成本过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滚轮主体,滚轮主体上设置了相互垂直的水平滚轮和垂直滚轮,水平滚轮和垂直滚轮与导向轨滚动接触,限位精确,水平滚轮和垂直滚轮分别与导向轨上垂直的两个侧面接触,使导向更精准平稳。

进一步的,所述的滚轮主体上设置有两个水平滚轮,导向轨位于两个水平滚轮之间进行滚动接触,导向精准平稳,避免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横移组件由横移驱动机构带动沿着主横梁横向动作,所述的横移驱动机构包括在主横梁上设置的沿横向的齿条轨道,以及在横移组件上设置的与齿条轨道啮合的主动行走齿轮组件,结构简单,并且提供足够的横向推动力,提高切削作用力,提高切削开沟效果,主动行走齿轮组件与齿条轨道之间为沿横向的滚动接触方式,减小摩擦阻力,增大切削力的同时减小能耗,提高对硬岩的开沟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行走齿轮组件包括齿轮箱、连接在齿轮箱上的马达以及连接在齿轮箱上由马达驱动的并与齿条轨道啮合的主动行走齿轮,结构紧凑,驱动稳定性好,适应大范围移动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行走齿轮组件设置有2至4个,驱动稳定可靠,在保证大削力情况下增加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横梁上设置了支撑于地面的支撑组件,对主横梁提供稳定支撑,提高开沟时的平稳性,提高对硬岩的切削能力,使得开沟深度和路径满足设计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伸缩推杆和铰接于主横梁上的支撑脚,伸缩推杆一端铰接在主横梁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撑脚上,支撑组件采用可收放的结构,结构紧凑,在提供稳定支撑力的同时还便于回收后进行运输,在移动时能够避开底面障碍物对支撑组件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横梁上设置有配重,增加作业时主横梁的稳定性,避免开沟切削机构跳动,提高切削稳定性,从而提高对硬岩的切削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横梁的端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副横梁,能在整机不移动的情况下有效的增大作业范围,提高作业效率,所述的主横梁的端部未连接副横梁时,支撑组件装置在主横梁的端部,所述的主横梁的端部连接副横梁时,支撑组件装置在副横梁的端部或下部,连接灵活方便,保障稳定的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的动力源平台为挖掘机、推土机其中的一种,动力源平台的功率大于180kw,移动方便,地形适应能力更强,能够对各种复杂地形进行开沟作业,挖掘机、推土机为现有的设备,将开沟装置搭载在成熟设备上,由挖掘机、推土机提供开沟的动力,并且挖掘机、推土机还可以起到运输移动的作用,有效的降低建造成本,易于推广使用,挖掘机、推土机将开沟装置运输到需要进行开沟作业的区域,然后挖掘机、推土机保持位置不动,开沟切削机构沿着主横梁运动进行开沟作业,开沟能耗低、精度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削架呈圆轮状结构,结构稳定性好,圆轮状切削架的直径大,保障转动时具有低转速、大扭矩,使得切削凸齿能产生足够的切削力,所述的切削凸齿设置在圆轮状切削架的轮缘外环面上,圆轮状切削架能对切削凸齿提供稳定、足够的推动力,使得切削凸齿对硬岩进行有效切削。

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削架由若干个弧形的结构件拼接成完整的圆轮状,满足运输需要,过大外形尺寸的工件难以运输,因此,大尺寸的切削架采用若干个可拆装的结构件组成完整的圆轮状,在运输时拆开,在使用时组装好。

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削凸齿沿着切削架转动轴向设置有若干排,并且若干排的切削凸齿沿圆周方向排列,提高开沟效果,保障开沟的均匀性,所述的切削凸齿呈倒齿结构,从而切削凸齿在随切削架在转动时,切削凸齿的尖端能正对硬岩,提高开沟效率,延长切削凸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若干排的切削凸齿覆盖的开沟宽度大于100mm,满足大部分沟槽设计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削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切削架上沿其转动圆周的从动齿轮结构,以及与从动齿轮结构啮合的主动切削齿轮,主动切削齿轮由动力源驱动,从动齿轮结构的直径尺寸大于主动切削齿轮,采用此种传动结构有效增大传动比,高速的主动切削齿轮驱动从动齿轮结构转动,从而使得切削架低速转动,实现低转速、大扭矩,有效增大切削力,从而提高对硬岩的切削开沟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从动齿轮结构为设置在圆轮状切削架的轮缘内环面的内齿轮,有效利用切削架的轮缘,无需增设其他传动齿轮,结构紧凑,组装方便,减少设备装配部件,降低设备生产成本,切削架的轮缘具有足够大的直径,主动切削齿轮采用小尺寸结构,增大传动比,使得切削架实现低转速、大扭矩,提高切削凸齿对硬岩的切削力,提高切削开沟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动切削齿轮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同时与从动齿轮结构啮合,提高传动稳定性,主动切削齿轮采用较小的驱动力,即可实现较大的切削架的切削动力,降低故障率。

进一步的,切削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从动齿轮结构旁的用于清理从动齿轮结构的清理装置,避免岩石块在切削架运动时被带入机械传动部位,确保主动切削齿轮与从动齿轮结构之间能正常稳定的传动,保障开沟作业的持续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清理装置为相对于从动齿轮结构固定不动的除渣挡块,结构简单,清理效果好,并且除渣挡块结构稳固,能够有效承受岩石块的撞击,使用寿命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沟装置采用随切削架转动的切削凸齿来进行切削开沟处理,切削架转动时能实现低转速、大扭矩,切削架能对切削凸齿提供稳定足够的推动力,使得切削凸齿有效的对硬岩进行切削,有效提高切削力,保障开沟切削的效率,提高开沟效果;控深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约束了开沟切削机构的运行轨迹,使得切削硬岩时更加平稳、顺畅,提高开沟作业的精确性,使得开沟深度和路径满足设计的需求;控深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避免开沟切削机构在作业过程中发生跳动,进一步提高切削力,能更好的对硬岩进行开沟作业;并且主横梁横跨在地面上方,能够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开沟切削机构沿着主横梁运动,不受崎岖地形的影响,能保障稳定的开沟深度和路径;并且本实用新型开沟作业时的工作能耗低,开沟作业范围广,施工效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

利用开沟装置对硬岩层进行开挖沟槽,然后通过顶推扩张沟槽来使岩层产生足够的相对移位,顶推装置的顶推力大,顶推行程大,从岩石的内部施加扩张力从而有效的达到使岩石开裂破碎的效果,岩层破采效率高,作业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横梁和副横梁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控深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控深机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横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滚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导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滚轮组件与导向轨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主动行走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圆轮状切削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开沟装置,结构稳定、可靠性高,有效增大切削力,能对硬岩进行有效的切削开沟,提高开沟作业效率,降低开沟成本,提高适应能力,适用范围广。

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开沟装置,包括开沟切削机构、带动开沟切削机构上下动作的控深机构、带动开沟切削机构横向运动的横向移动机构,以及向开沟切削机构、控深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提供动力的动力源平台19。

在本实用新型中开沟切削机构主要由绕轴转动的切削架、驱动切削架转动的切削驱动机构和装置在切削架上随其转动的切削凸齿组成,切削凸齿在切削架转动轴的径向上突出于切削架,切削架转动时实现低转速、大扭矩,切削架能对切削凸齿提供稳定足够的推动力,切削凸齿有效的对硬岩进行切削,有效提高切削力,保障开沟切削的效率。

切削架1可采用各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切削架1呈圆轮状结构,切削凸齿2呈倒齿结构,切削凸齿2设置在圆轮状切削架1的轮缘外环面上或者轮缘的两侧,总之切削凸齿2需要在切削架转动轴的径向上突入于切削架1,从而在切削架1转动时,切削凸齿2能对岩层进行有效切削开沟。

切削凸齿2沿着切削架1转动轴向设置有若干排,并且若干排的切削凸齿2沿圆周方向排列,若干排的切削凸齿2覆盖的开沟宽度大于100mm,更适合于管路、电缆等埋设的实际需要,另外在破岩领域更利于吨位较大的裂石装置的作业,可大大提高破岩工作的效率。

为了提高开沟效率,切削架1尺寸会设计的较大,例如5米直径的切削架1,但这样的尺寸占用空间大,运输难度大,为了方便运输,将切削架1设计为拼接结构,由若干个弧形的结构件拼接而成完整的圆轮状,在运输时拆开,在使用时组装好。

驱动切削架1的方式可采用多种,采用联轴器直接对切削架1的转动轴进行驱动,或者是如本实施所示,切削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切削架1上沿其转动圆周的从动齿轮结构3,以及与从动齿轮结构3啮合的主动切削齿轮4,主动切削齿轮4由动力源驱动,采用齿轮传动的结构,传动稳定性好,并且从动齿轮结构3的直径大于主动切削齿轮4,高速旋转的主动切削齿轮4驱动从动齿轮结构3旋转,使得从动齿轮结构3实现低转速、大扭矩,提高切削力。进一步,从动齿轮结构3为设置在圆轮状切削架1的轮缘内环面的内齿轮,有效利用圆轮状切削架1的轮缘,确保了从动齿轮结构3具有大直径,结构紧凑,无需设置多余的齿轮,减少设备部件,降低设备制造成本,主动切削齿轮4采用小尺寸的齿轮,并且主动切削齿轮4设置有若干个,并同时与从动齿轮结构3啮合,在其中一个主动切削齿轮故障时,其余的主动切削齿轮还能驱动从动齿轮结构转动,确保能持续的进行开沟作业。

为了避免岩石块在切削架运动时被带入机械传动部位,切削驱动机构在从动齿轮结构3旁设置了用于清理从动齿轮结构3的清理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清理装置5为相对于从动齿轮结构3固定不动的除渣挡块,结构稳固,能够有效承受岩石块的撞击,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施例中,控深机构采用垂直升降的结构,控深机构包括立架6,立架6上设置了竖直方向的竖滑轨7,开沟切削机构装置在沿竖滑轨7上下动作的升降组件8上,并且升降组件8由设置在立架6上的升降驱动机构9带动上下动作,升降驱动机构可采用油缸、电动推杆、链条结构等,在调节升降组件高度的同时还需要维持稳定的高度,从而保障精确稳定的开沟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切削架1转动连接在升降组件8上,并且主动切削齿轮4和清理装置5也装置在升降组件8上,主动切削齿轮4驱动切削架1绕其在升降组件8上的轴转动,升降组件8的高度变化带动切削架1高度变化,从而实现切削开沟深度的变化控制。

横向移动机构包括沿横向设置的主横梁10,主横梁10为直线梁,主横梁10的端部可扩展连接可拆卸的副横梁11,增大作业范围,提高作业效率,控深机构的立架6固定连接在沿主横梁10横向动作的横移组件12上。

开沟切削机构的运行轨迹被控深机构、主横梁以及副横梁有效约束,控深机构使得开沟切削机构只能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主横梁使得开沟切削机构只能沿横向直线运动,从而使得切削硬岩时更加平稳、顺畅,提高开沟作业的精确性,使得开沟深度和路径精确度满足设计的需求。并且主横梁横跨在地面上方,能够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开沟切削机构沿着主横梁运动,不受崎岖地形的影响,并且控深机构保持开沟切削机构的高度不变进行开沟作业,能保障稳定的开沟深度和路径,在遭遇地面凸起或凹陷时也保持开沟切削机构的高度不变,从而保障均匀的开沟深度,在遭遇凸起的地面时,开沟切削机构受到的阻力增大,开沟效率有一定的减慢,但能保障开沟作业的精确度。并且在进行开沟作业时,只有开沟切削机构和控深机构在进行横向移动,横向移动所需的驱动能耗小,降低作业功耗,节能减排效果好。

横移组件12包括横移主体21,横移主体21上设置有沿着主横梁10和副横梁11长度方向滚动的滚轮组件22。在本实施例中,在主横梁10和副横梁11的上下侧壁上设置了沿主横梁10和副横梁11长度方向的导向轨20,滚轮组件22与导向轨20滚动接触从而确保横移组件12横向运动稳定性,横移组件12上设置的与单条导向轨20滚动接触的滚轮组件22有两个,并且这两个滚轮组件22沿着导向轨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横移组件12上与同一导向轨20滚动接触的两个滚轮组件22之间的间距为切削架1转动直径的0.1~0.4倍,并且两条导向轨20的间距为切削架1转动直径的0.1~0.4倍。

当滚轮组件22之间的间距为切削架1转动直径的0.1时,其可有效利用移动行程较大大,但承受力差,对部件的强度设计不利,当滚轮组件22之间的间距为切削架1转动直径的0.4时,横移组件承受力好,有利于设计较大的切削力,但会减少有效行程。以主横梁轨道长度15米,切削架直径为5米为例,当滚轮组件22之间的间距为0.5米时,有效行程为14.5米,当滚轮组件22之间的间距为1米时有效行程为14米,当滚轮组件22之间的间距为2米时有效行程为13米。当滚轮组件22之间的间距小于0.5米时,横移组件12的强度难以满足要求,设计异常困难,滚轮组件22之间的间距大于2米则过于牺牲有效行程,并且横移组件12尺寸过大,制作成本高。

两条导向轨20的间距为切削架1转动直径的0.1~0.4倍,当导向轨20的间距为切削架1转动直径的0.1时,主横梁的横截面尺寸小,制作成本低,但承受力差,导向稳定性差,难以满足大切削力的需求,当导向轨20的间距为切削架1转动直径的0.4时,主横梁的横截面尺寸大,承受力好,导向稳定性好,有利于设计较大的切削力,但重量过大,移动不变,制作成本高。以主横梁轨道长度15米,切削架直径为5米为例,导向轨20的间距可以为0.5米、1米或2米。

滚轮组件22包括滚轮主体23,滚轮主体23上设置了相互垂直的水平滚轮24和垂直滚轮25,水平滚轮24和垂直滚轮25与导向轨20滚动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滚轮主体23上设置有两个水平滚轮24,导向轨20位于两个水平滚轮24之间进行滚动接触,导向精度高,稳定性好,保障开沟精确度。

为了驱动横移组件12沿着主横梁10和副横梁11横向移动设置了横移驱动机构,横移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油缸链条、钢绳等其它牵引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横移驱动机构包括在主横梁10和副横梁11上设置的沿横向的齿条轨道13,以及固定在横移组件12上的与齿条轨道13啮合的主动行走齿轮组件14,主动行走齿轮组件14又动力源驱动进行转动,从而驱动横移组件12沿着主横梁10和副横梁11移动,能对开沟切削机构提供稳定的沿横向的推动力,保障足够的切削作用力,并且采用滚动前进的方式,减小摩擦阻力,增大切削力的同时减小磨损和能耗,提高对硬岩的开沟效果。

主动行走齿轮组件14包括齿轮箱26、连接在齿轮箱26上的马达27以及连接在齿轮箱26上由马达27驱动的并与齿条轨道13啮合的主动行走齿轮28,主动行走齿轮组件14可以设置2至4个。

主横梁10或副横梁11上设置了支撑于地面的支撑组件15,支撑组件15采用可收放的结构,收回后可减小占用空间,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也方便收回后进行运输,支撑组件包括伸缩推杆17和铰接于主横梁10或副横梁11上的支撑脚16,伸缩推杆17一端铰接在主横梁10或副横梁11上,另一端铰接在支撑脚16上,伸缩推杆17的伸缩动作驱动支撑脚16旋转收回或支撑于地面,伸缩推杆17可采用油缸、气缸等部件。

主横梁10的端部未连接副横梁11时,支撑组件15通过支撑板装置在主横梁10的端部,支撑板通过螺栓与主横梁10的端部连接,支撑脚16的一端与支撑板铰接,伸缩推杆17一端铰接于支撑板,另一端铰接于支撑脚16;主横梁10的端部连接副横梁11时,取下支撑板,将主横梁10的端部与副横梁11对接,支撑组件15装置在副横梁11的端部或下部。

为了进一步增加作业时的稳定性,避免发生跳动,在主横梁10或副横梁11上设置有配重18,保障开沟作业的精确度。

主横梁10通过可拆卸的连接结构连接在驱动开沟切削机构、控深机构和横向移动机构动作的动力源平台上,动力源平台19为具有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设备,通过能力强,动力源平台19的功率大于180kw,动力源平台可以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地形适应能力强,造价低,可广谱使用。

采用上述开沟装置的岩层破采开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预设沟槽的开设方向、宽度以及深度,沟槽平行间隔设置若干条,并且沟槽平行于岩层的边线进行开设,从而沟槽到岩层边线的岩石厚度相同,避免出现岩石厚度过大而无法有效破碎的状况,保障破采效率,利用顶推装置从靠外侧的沟槽开始依次对每条沟槽进行顶推扩张作业,使得岩层从最外侧的沟槽开始逐步向内侧破裂,实现高效的破采;

开沟作业是岩层破采方法的主要成本,因此沟槽宽度不宜过宽,以利于成本和效率的控制,同时为了使岩层能有效的破碎开裂,开设的沟槽宽度大于等于200mm,以利于推力和行程较大的顶推装置放入,顶推装置的行程大能有效提高岩层破裂的效果,提高岩层的破采效率,同时沟槽的开设深度需要大于等于800mm,沟槽越深对岩层的稳定性破坏越大,使得岩层能整体破碎开裂,否则即使对沟槽进行了顶推扩张也只有岩层的表层部分破碎开裂,沟槽的开设长度根据实际的岩层面积大小设置,沟槽的开设间距根据岩层的裂纹状况来设置,裂纹越多,相邻沟槽的距离越大,反之越小;

B.将开沟装置的主横梁10沿着预设的沟槽长度方向架设;

C.开沟切削机构由控深机构带动运动至预设的沟槽深度位置;

D.开沟切削机构沿着主横梁10运动进行开沟作业;

当开沟切削机构的开沟宽度小于预设的沟槽宽度时,则需要开沟装置重复进行开沟作业来增宽开挖出的沟槽,在开沟切削机构在沿主横梁10的路径运动完一次后,控深机构抬起开沟切削机构,然后将主横梁10沿垂直于沟槽长度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控深机构再放下开沟切削机构,开沟切削机构再次沿主横梁10的路径进行开沟作业将此条沟槽宽度扩宽,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沟槽的宽度达到预设的宽度。

在沟槽开设完成后,沿沟槽长度方向按照预设的间隔距离设置若干的破岩位置,在破岩位置处采用顶推装置对沟槽两侧壁进行顶推扩张,使得岩层松动或破裂。在一个破岩位置顶推扩张完成后,再将顶推装置放入此条沟槽内与此破岩位置相邻的破岩位置进行顶推扩张作业,重复以上过程直至此条沟槽的破岩位置全部顶推扩张作业完毕;在整条沟槽的破岩位置全部顶推扩张作业完毕后,在相邻破岩位置的中间位置处再对沟槽进行顶推扩张作业,确保岩层完全松动,提高岩层破碎效果,减少大块岩石的存在,使破采后的岩石满足装车的要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