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隔热油管的吊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3440发布日期:2018-12-07 22:0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隔热油管的吊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稠油热采管材螺纹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隔热油管的吊卡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重油资源分布广泛,稠油在我国石油产量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各油田稠油产量也逐年提高。稠油主要用热力开采的方法开采,可分为蒸汽吞吐开采、蒸汽驱开采和蒸汽辅助重力驱开采。受高温影响,热采井的套损现象非常严重。目前国内大部分稠油热采油田使用隔热油管。

当前,隔热油管在井场吊装采用的普通吊卡通常采用两端面轴向插入长销轴的形式作为吊耳装置,其虽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的优点但因为销轴与本体为分体每次使用都要人工拔插,劳动强度大,且经常因为震动大销轴脱落而引起安全质量事故,同时普通吊卡与接箍倒角接触面为直角,易造成倒角划伤且不易对中扶正,特别是对强度、密封性要求高的特殊扣隔热油管影响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及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隔热油管的吊卡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隔热油管的吊卡装置,所述隔热油管包括管体部分和接箍,相邻两段管体部分通过所述接箍连接,所述吊卡装置设置在接箍下端承托接箍,其包括吊卡本体和自锁吊耳装置组成,所述自锁吊耳装置包括弹簧、销轴和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吊卡本体连接,且与吊卡本体连接一端连接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降低了劳动强度大,同时降低了经常因为震动大销轴脱落而引起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沿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箍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箍凸型扭矩台肩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齿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部分,2.接箍,3.外螺纹,4.外管,5.隔热材料,6.内管,8.内螺纹,9.凸型扭矩台肩,10.吊卡装置,11.弹簧,12.销轴,13.挡板,14.扶正斜面,15.吊卡本体,16.吊耳装置,P-螺距,H-齿高,a牙型角,R台肩角,L台肩长度,N台肩内径,D产品规格外径,d产品规格内径,M接箍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隔热油管的吊卡装置,所述隔热油管包括管体部分1和接箍2,相邻两段管体部分1通过所述接箍2连接,所述吊卡装置10设置在接箍2下端承托接箍,其包括吊卡本体15和自锁吊耳装置16组成,所述自锁吊耳装置包括弹簧11、销轴12和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一端通过销轴12与吊卡本体15连接,且与吊卡本体15连接一端连接有弹簧11。

在使用的时候,将吊装从挡板处卡入挡板13与吊卡本体15形成的卡槽内,吊装卡入的时候,挡板13的另一端以销轴12为中心旋转,挡板13的一端对弹簧11产生挤压变形,卡入后,弹簧11的弹力将挡板13自动复位,从而将吊装锁住。

另外,所述吊卡本体15上设置了与接箍2外端倒角一致的扶正斜面14。不会造成倒角划伤且容易与接箍对中扶正。

另外,在石油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油气井钻采作业向更大井深、更大井斜、更高温度、更高压力、更苛刻工况的条件方向发展及石油钻采本身工艺技术的进步,石油钻采用的隔热油管已无法满足油田开发的需求。标准隔热油管采用API(美国石油协会)偏梯形螺纹虽然连接强度较高,但抗扭性不强,以前的井较浅多数是直井,径向弯曲扭动较小,所以普通的井偏梯形螺纹连接强度,就足以满足,但随着行业的发展,标准的隔热油管已无法满足当今大井斜、大井深的工况要求;同时偏梯形螺纹密封性不好,热量损失严重,致使开采作业效率较低。所以,世界各大隔热管制造厂都致力于开发高强度和密封性能更优越的隔热油管。

因此,如图1-5所示,本申请中的隔热油管包括隔热油管管体部分1和接箍2,所述隔热油管管体部分1两端外圆周面设有外螺纹3,外螺纹前端面设有扭矩台肩7,内孔设有内管6,内管与外管4采用焊接形式相连,在内管6与外管4中间设有隔热材料5,所述接箍2的两端内圆周面设有内螺纹8,内孔中部设置了凸型扭矩台肩9,所述内螺纹8和外螺纹3的齿形均为圆螺纹,螺纹旋转啮合使用时,随着内外螺纹的逐渐旋紧使扭矩台肩7和凸型扭矩台肩9逐渐接触直至产生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内螺纹8和外螺纹3的齿形为等同的圆螺纹结构,其齿高H=2.54mm,螺距P=3.175mm,牙型角a=60°,锥度为0.0625mm/mm。

优选地,所述内孔中部设置的凸型扭矩台肩9的台肩内径N=外管4产品规格内径d,长度L=15.0mm,扭矩角R=90°。

优选地,所述产品规格外径D=89.0mm~127.0mm。

优选地,所述接箍外径M=D+14.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油管圆螺纹技术成熟可加工性好,节约了劳动时间也降低了成本;大规模生产的质量控制有保证,便于产品的推广和发展;

2、油管圆螺纹齿型为三角形,承载面与导向面均为过盈配合,密封性增强;

3、扭矩台肩的设计能大幅度提升抗复合载荷能力,增强抗扭性能;

4、扭矩台肩90°直角设计,既便于上扣定位,杜绝了错扣、粘扣现象,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

5、特别适应于深井、大斜度井等复杂井况下的工作环境,便于在产业上推广和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