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7940发布日期:2018-11-30 20:46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降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井是形成地下煤矿生产系统的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有时把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喷雾降尘是一种新型的降尘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喷雾产生的微粒由于其及其细小,表面张力基本上为零,喷洒到空气中能迅速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大小灰尘颗粒,形成有效控尘。对大型开阔范围的控尘降尘有很好的效果,但是,目前煤矿井下巷道进行除尘时大部分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巷道内进行洒水降尘,而人工洒水需要耗费人力资源,并且人的体力有限,人体所能承载的水的重量也有限,耗时久,效率低下,并且不能对高处的空气进行降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基土层,所述基土层内设有巷道,所述巷道的底部两侧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的底部固定有保护箱,所述保护箱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滑块,两个滑块的一端共同固定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下端贯穿保护箱和固定箱的侧壁并延伸至基土层内,所述插杆的上端设有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一螺纹盲孔内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贯穿保护箱的侧壁并延伸至保护箱的上端,所述第二螺杆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贯穿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箱内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螺杆上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固定箱的一侧固定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上端贯穿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三螺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巷道内的底部一侧固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的底部固定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贯穿储水箱和U型框并连接在储水箱的上端一侧,且夹持板的下端抵触在输水管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通孔,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设有两个和第二螺纹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所述垫板的一侧固定有标记牌,且两个螺栓分别位于标记牌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输水管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喷孔。

优选地,所述输水管为PVC管。

优选地,所述储水箱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设有封盖。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上均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先将固定箱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在标记牌写上相对应的距离,将标记牌固定在垫板上,然后通过螺栓将垫板固定在固定箱上,然后转动第二转动轮,第二转动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插杆进行上下移动,插杆带动滑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将插杆移动进基土层内进行固定,然后将输水管放到每个U型框内,转动第一转动轮,第一转动轮带动第三螺杆转动,第三螺杆带动夹持板移动,从而对输水管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储水箱内的水泵将水输送到输水管内,通过输水管上的喷孔对矿井下的尘土进行除尘处理,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矿井的巷道内不同高度的大气进行降尘的功能,解决了因人工降尘占用人力资源,耗费时间,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巷道内的高处无法进行有效降尘的问题,操作简单,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的固定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输水管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输水管、2第一转动轮、3喷孔、4固定箱、5固定板、6插杆、7基土层、8储水箱、9进水管、10第二转动轮、11第一螺杆、12第一锥形齿轮、13第二锥形齿轮、14第二螺杆、15滑槽、16滑块、17保护箱、18标记牌、19第三螺杆、20 U型框、21夹持板、22螺栓、23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可循环自动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基土层7,基土层7内设有巷道,巷道的底部两侧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上端固定有固定箱4,固定箱4内的底部固定有保护箱17,保护箱17内的相对侧壁上均设有滑槽15,滑槽15内安装有滑块16,两个滑块16的一端共同固定有插杆6,方便插杆6进行移动,插杆6的下端贯穿保护箱17和固定箱4的侧壁并延伸至基土层7内,便于固定位置,插杆6的上端设有第一螺纹盲孔,第一螺纹盲孔内螺纹套接有第二螺杆14,便于带动插杆6进行移动,第二螺杆14的上端贯穿保护箱17的侧壁并延伸至保护箱17的上端,第二螺杆14的上端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12,固定箱4的一侧贯穿设有第一螺杆11,第一螺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箱4内的一端侧壁上,第一螺杆11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转动轮10,便于进行转动,第一螺杆11上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13,且第一锥形齿轮12和第二锥形齿轮13相互啮合,便于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螺杆14转动,固定箱4的一侧固定有U型框20,U型框20的上端贯穿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第三螺杆19,第三螺杆19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轮2,方便转动,第三螺杆19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夹持板21,便于带动夹持板21进行移动,巷道内的底部一侧固定有储水箱8,储水箱8内的底部固定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连接有输水管1,输水管1的一端贯穿储水箱8和U型框20并连接在储水箱8的上端一侧,且夹持板21的下端抵触在输水管1的一侧,方便对输水管1进行夹持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箱4的一侧设有垫板23,垫板23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通孔,固定箱4的一侧设有两个和第二螺纹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第二螺纹通孔内贯穿设有螺栓22,螺栓22的一端贯穿第二螺纹通孔并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便于安装和拆卸,垫板23的一侧固定有标记牌18,方便可以直接显示距离,且两个螺栓22分别位于标记牌18的两侧,输水管1上等间距设有多个喷孔3,方便进行大面积的降尘处理,输水管1为PVC管,储水箱8的上端连接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上端设有封盖,第一转动轮2和第二转动轮10上均设有防滑纹,防止在转动时打滑。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先将固定箱4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在标记牌18写上相对应的距离,将标记牌18固定在垫板23上,然后通过螺栓22将垫板23固定在固定箱4上,然后转动第二转动轮10,第二转动轮10带动第一螺杆11转动,第一螺杆11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3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3带动第一锥形齿轮12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2带动第二螺杆14转动,第二螺杆14带动插杆6进行上下移动,插杆6带动滑块16在滑槽15内进行滑动,将插杆6移动进基土层7内进行固定,然后将输水管1放到每个U型框20内,转动第一转动轮2,第一转动轮2带动第三螺杆19转动,第三螺杆19带动夹持板21移动,从而对输水管1进行夹持固定,然后储水箱8内的水泵将水输送到输水管1内,通过输水管1上的喷孔3对矿井下的尘土进行除尘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